英国外交官记谱
民歌《茉莉花》其实在1804年就曾被一名英国人记录下来并被传入西方,这比它在美国世博会亮相要早100年。
这名英国人名叫约翰·巴罗(John Barrow),他曾于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1792-1794)担任英国驻华公使的秘书。巴罗对中国文学与音乐有浓厚兴趣,在中国工作期间,每到一地出差和旅游,他总是尽心搜集当地的民间故事和民间音乐。民歌《茉莉花》就是这样被巴罗收集到的。
根据记载,最早出现《茉莉花》歌词的古籍,应当属乾隆二十八年至三十九年(1763-1774)间出版的中国戏曲剧本《缀白裘新集》。《缀白裘新集》是乾隆年间苏州人钱德苍编选的戏曲选集,收录当时剧场经常演出的昆曲和花部乱弹的零折戏。书名有“取百狐之腋,聚而成裘”之意,其曲文和说白都是以演出本为依据,所以深受读者欢迎。
乾隆刊本《缀白裘新集》没有曲谱。巴罗究竟是从《缀白裘新集》中找到《茉莉花》,还是自己从民间搜集到《茉莉花》,现在已不得而知。
1804年,回到英国的巴罗撰写并出版了《中国旅行记》(Travels in China),其中提到《茉莉花》“似乎是中国最流行的民谣”。巴罗将《茉莉花》歌词英译出来并以五线谱记载,这是中国民谣《茉莉花》最早进入西方世界的记录。
而居蜜博士在研究中发现,收录有《茉莉花》的《缀白裘新集》通过另外一个渠道也进入了西方,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的顾盛(Caleb Cushing,1800-1879)藏书中,就收有《缀白裘新集》乾隆年间刊本。
“顾盛是当时美国在中国的一名外交人员,曾通过购买等手段在中国收集大量图书运到美国,其中就不少珍本、孤本,后来都收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这就是后来的顾盛藏书。” 居蜜博士表示,“不过从年代看起来,巴罗仍然是最早(向西方)传播《茉莉花》的人,而且他无疑也是第一个为《茉莉花》记谱的人。”
因《图兰朵》再次扬名
《茉莉花》有幸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经典,张艺谋、宋祖英等中国艺术家也功不可没。张艺谋曾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让中国民歌《茉莉花》两次向世界亿万观众唱响。2006年,宋祖英在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举办的个人演唱会上,更是以《茉莉花》作为主打歌曲。
雅典奥运会上,主办方留给张艺谋导演8分钟的时间“表现”中国。8分钟的时间里,中国演员们上演了“中国歌舞”、“中国功夫”、“京剧艺术”三段中国文化艺术的精髓。而在“中国歌舞”部分,张艺谋毫不犹豫地把《茉莉花》这首中国民歌搬上了舞台。事后,一些中国观众曾有疑问,在中国浩如星海的民歌中,张艺谋为何单单挑中了《茉莉花》?其实,张艺谋是受到了意大利艺术家普契尼的启发。
1924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了一部歌剧《图兰朵》。该剧以中国元朝为背景,虚构了一位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朵的故事,剧中的角色全都穿着元朝服饰,充满了中国风味。在这部歌剧中,普契尼将《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将它的原曲改编成女声合唱。1926年,该剧在意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
1998年,张艺谋受邀参与执导《图兰朵》,并在北京紫禁城首演获得巨大成功。其后,张艺谋的团队继续执导《图兰朵》,在法国巴黎等世界各地巡演,都获得了成功。
世博历史之谜
《茉莉花》曲调明清已流行,如何流传演变?
据已故音乐史论家章鸣等专家考证,“茉莉花”小曲(即民歌)曲名为“鲜花调”,有几百种鸣唱法,但大同小异,实际就是一种,音乐界称为“近似音调”。这种曲调广泛流传于明、清的江浙地区。清代的“鲜花调”是在明代已流行于扬州的“鲜花调”基础上的发展,但长期以来它们都只有曲牌名及歌词,没有曲谱记载。
“鲜花调”国内最早记谱记载在清道光元年(1821年)刊行的《小蕙集》上,是用工尺谱(中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记载,由扬州清曲家王万卿演唱、张中操记谱、武俊达校订,王万卿演唱的“鲜花调”更接近当代流行的“茉莉花”。其后,1840年抄本《张菊田琴谱》曾记有该曲的工尺谱,但属于古琴曲。
1942年,音乐家何仿到扬州附近的仪征六合金牛山地区采风,从当地一位知名的民间艺人那里,采集到了这首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民歌“鲜花调”,将它的曲调及歌词录下来。原来的“鲜花调”有三段歌词,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银花和玫瑰花。1957年,何仿将原曲原词作了改编,三段歌词都用同一曲调,由原来歌唱三种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做结束,这就是现在的《茉莉花》。
何仿改编的《茉莉花》当年由前线歌舞团演唱,后来,中国唱片社又灌制了唱片。于是,这首民间歌曲开始在国内广为流传。
【 世博会荣誉榜 】·《茉莉花》
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最早记载出现在1763-1774年间出版的《缀白裘新集》。1804年,英国人巴罗在撰写的《中国旅行记》中将《茉莉花》用五线谱记载,并把该曲带到了欧洲。在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茉莉花》唱响美国。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