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清《梁祝》封面
我从1988年开始演奏《梁祝》,至今已有21个年头了,是我演奏得最多的曲子之一。记得第一次拿起《梁祝》的谱子是在我刚刚获得意大利帕格尼尼大奖之后。谱子早在1978年,父亲就抄好了,那时他是借来曲作者何占豪、陈钢的原谱抄的。父亲当时的想法就是喜欢这支曲子,也希望帮助更多喜欢这支曲子的音乐家们解决找不到谱子的困难。谁知10年之后,被他自己的儿子派上了用场。于是,父亲把谱子重新封订了一份寄给了我。这份谱子我至今仍保留着,天蓝的封皮虽然已变成了陈旧的灰蓝,但仍能看到父亲那隽秀的笔迹,除曲名和作者名之外,上面还有父亲给我的留言:“重新封订寄思清子用,望你将它演奏出神话般的传奇……”虽短短几个字,但我知道这是父亲对儿子最大的期望。21年来,我已在中国及国际音乐会上演奏这首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三百余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这支曲子的内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以一种更深更大的气魄和更宽阔的视野,演绎这段凄婉悲壮、美轮美奂的爱情故事。
《梁祝》是中国小提琴曲中的精品,也被认为是最能代表中国音乐创作水平的名曲。我是从中国走向世界的音乐家,所以《梁祝》好像成了我的固定节目,每次演出都会拉这个曲目。从某种意义上讲,《梁祝》现在跟我已合二为一。《梁祝》的作曲家何占豪、陈钢都是我十分尊敬的老师,我和他们接触过多次,从小就有机会向他们请教,所以我对这支曲子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把握。
另外,我也找来俞丽拿、盛中国等前辈们演奏的《梁祝》版本来听,从中学到不少东西。为把这支曲子拉好,进一步挖掘作品的内涵,我在速度、力度、段落的处理上加强了对比,使作品的感染力更强。小提琴是外来的艺术形式,用它来演奏中国的作品,不可避免地要作一些探索。演奏《梁祝》时,我在表现语句和滑音处理上努力贴近中国民族的风格,但是又不简单地模仿二胡的演奏。在弓法的处理上,我会努力使它更符合于小提琴的特点,为的是更能让世界小提琴家所喜爱接受。在演奏个性上,我绝不取中庸之态,而是喜欢把大悲大喜推到极致,并在速度、力度和段落的处理上加强了对比,使我的演奏能达到觉悟处细腻、委婉;激情处坚决、有力。在“抗婚投坟”一段的表演中,我特地加快了演奏速度,以急促的弦音让音乐达到高潮。
我已拉过《梁祝》几百遍,但每次的感觉都会不一样。可以这样说,在这几百遍中,没有两遍是完全重复的,很多地方听起来都会不一样。这倒不是我故意而为,而是因为每次演奏,总会有一些临时的、转瞬即逝的灵感在里面。我认为,小提琴演奏更重要的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让演奏打动人心。音乐要通过表演感染别人,这是一个公认的准则。有的观众可能从没听过古典音乐,或者不懂古典音乐,但如果听了后说:原来古典音乐也这么好听啊!这一句话就足够了。但要获得这样一句评价,音乐家要付出很多,比如对音乐结构的剖析、音乐起伏的设计,还包括每一次演出时灵感的即兴抒发。正因如此,即使演奏同一支曲子,也不会有两次表演是完全一样的。
在海外的演出中,我也多次演奏过《梁祝》。因为我是中国人,因此有责任把我们中国音乐家的风采展示给世界各地的观众,更有责任把这首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曲子介绍给更多的人们。在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音乐已走向融合。世界好像越来越小,大家渴望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了解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人文精神。而我作为一个演奏家心里一直都有这样一个愿望:让不同国家的观众了解中国音乐和中国音乐家,让中国观众了解世界不同国家的音乐。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