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君虹,生于1945年。出生在广州一个三代祖传的中医世家,自幼随父习岐黄术,并精通书法、武术。他师从岭南派名家杨新伦学琴,历数十年,成为岭南名家。他不仅是古琴演奏家,亦是斫琴和修琴大家,现为中国古琴学会乐器制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兼琴会常务理事。
之入选理由
岭南古琴是中国古琴一大流派。40多年来,区君虹对岭南古琴弹奏技巧的继承、琴谱琴曲的整理、古琴研制和创作、教学传授等方面,特别在传统古琴斫制和创新上取得突出成绩,成为岭南古琴制作、修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区君虹先后应邀举办了个人的古琴艺术展、岭南古琴演奏会、个人古琴演奏会等,并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广州市原市长杨资元的亲切接见,更被广东电视台、广州日报等传媒报道。
区君虹,8岁在二兄区潜云(区潜云曾以螳螂拳威震穗城,后成书法大家)督导下开始习武,曾在全省武术大赛中名列前茅。15岁,又随二兄专攻篆隶书法,小小年纪却极之崇尚摩崖石刻,举凡褒斜、灵台、石门等碑,涉猎临摹几遍。区君虹与琴结缘于1975年,时年30岁,区君虹说:古琴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古琴爱好者如同时加强学习更多的国学文化知识,便更能理解和表现到含蓄深邃的琴意。
100双“广州之手”之
“古琴修复、制作能手”
在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宣布中国古琴艺术被入选第二批“人类口传与精神遗产”。区君虹告诉记者:古琴艺术是继昆曲被授予这一称号后,中国第二个入选的项目。一个“雅”字,曲高和寡,古琴有别于其他乐器,在于它是自古中国文人用来陶冶性情的专有的圣洁之器,它的弹奏法、记谱法、琴史、琴律、美学等方面早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被称作“琴学”,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
2010年9月25日,区君虹被广州日报,广州市国家档案馆主办的“传承广州文化的100双手”中评选为“古琴修复、制作能手”。他修复了残缺不全、支离破碎的明代古琴“亚绿绮”,斫制了前无古人的“古木琴”,独创了意象形态的制式:区氏古木式、区氏蕉叶式、区氏竹叶式等,还凭借研制的一体式琴头制法创新了古琴结构斫制的新技艺,这一系列的成就为古琴修复、斫制、制式的创新都作出了非比寻常的贡献。“传承广州文化的100双手”的“手模”连同他的故事,将永远在广州档案馆作永久性展出。“七条弦上五更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区君虹40年爱琴伴琴,初衷不改。
今年10月,“2011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在北京路步行街举行,区君虹还应邀到设在财厅前的传统广府文化博览区现场献技,呈现传统而地道的广府文化,让市民一探岭南古琴演奏的清、微、淡、远的意境。
复活三尺古琴“亚绿绮”
2002年初,区君虹为一位收藏家修复了一张破旧的清代古琴,修旧如旧,收藏家十分满意,于是将一把见者都认为修复无望的残琴送给区君虹。区君虹从琴板的断纹、木质、琴款断定,这是一张制作于公元1374年即明朝洪武年间的古琴“亚绿绮”。古琴经历了六百三十多年的沧桑,已经破损得没有琴头,只剩两片烂板。面对两片残旧琴板,区君虹经过两个多月的苦心钻研,他将平生所学、所思、所悟尽注琴中。
传世古琴的修复,属文物的修复,但比其它文物修复要求更高。看着有些斑驳的“亚绿绮”,区君虹反复强调:传世古琴修旧如旧最重要的原则是漆灰的保留!残破的老琴多是由于年代久远,漆灰极之容易剥离,不但要修平老琴的驼腰或塌腰,还要保留珍贵的原始漆灰断纹,才是修复老琴的最高境界。
在区君虹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了修复后的琴底尾部新补漆灰处小行楷书刻的“修琴记”:“……吾倾平生所学,尽注琴中,如今不单复其原貌,更令其飘出古润澹静之琴音……岭南天虹琴馆区君虹刀笔。公元2002年元月。”
除了明琴“亚绿绮”,区君虹还修复过宋琴水仙、明琴大成、清琴风雷吼等十数张传世名琴。另有斫琴近百张,其中最得意之作是就一段古木制成一张琴材半裸露的古琴,区老师称之为“古木琴”。
1999年,区君虹在南海祖屋的天井中发现一段木材,他断定这段破旧的木头是可遇不可求的天然造琴良材,于是抱木回城。他看到剥落的树皮下展现出令人陶醉的斑驳木纹,更有虫蚀的天然图腾,于是,就顺应材形、留下旧痕,略加修饰,制成了一张清奇的世上独一无二的古木形琴。
风雅传世 祖孙三代的抚琴乐
区君虹是岭南古琴、斫琴、修琴第一人。1975年,正值而立之年的他拜岭南古琴大师杨新伦学古琴弹奏、传世古琴的修复技艺,在杨新伦大师的指导下开创岭南琴派修复、研制古琴的先河。后再得杨老师引荐拜杨氏太极拳嫡系传人傅钟文为师。1999年设“岭南天虹琴馆”授徒,传授古琴弹奏、修复斫制技艺和杨氏太极拳。
深得父亲影响的区宏山对古琴的传承与发展也有自己的看法:“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集中的特殊载体,它蕴含着有声艺术和无声艺术的两大内涵,古琴高、洁、清、虚、幽、奇、古、澹的琴音,既优雅含蓄又细致入微,传世千多套古琴曲集,三千多首的琴曲,是古琴有声艺术的主体。而传世古琴的修复、制作,古琴的书刻艺术,是中国诗词文学、书法篆刻、雕刻艺术,在古琴那优美的琴体造型和漆灰断纹上的完美展现,这些都是古琴无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区君虹老师的小孙女在公公的教导下也学会了弹奏数首古琴名曲,祖孙三人经常在一起抚琴、思琴、悟琴,怡然自得,乐也融融。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