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古 琴 > 正文

古琴:绕梁千载,余音未绝

2013年05月08日    来源:    

古琴:绕梁千载,余音未绝

  【神州乐器网讯】2003年,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人来说,提起古琴,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琴道:中华文化的代表

  相传上古伏羲削桐为琴,神农绳丝为弦制成古琴。此后,黄帝用琴定宫商,唐尧以琴歌南风,舜作五弦之琴,文王吊子、武王伐纣各为古琴加一弦,成为文武七弦琴。自古留下琴谱二百多部,琴曲三千多首,并形成涵盖琴学、琴论、琴家、琴斫、琴谱和诗词歌赋的中国琴道。

  《太古遗音》曰:“琴,雅乐也,妙阴阳之理,宣天地之和,上古圣贤制之,以为冶心养性之具也。”古琴因其苍古典雅的音色,被寄寓了超脱傲骨的品格,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抒情述志的特殊乐器,被视为琴、棋、书、画四大雅品之首。班固《白虎通》认为,“琴者,禁也,所以禁淫邪,正人心也。”东汉刘向著有《琴说》,指出琴能“明道德,感鬼神,美风俗,流文雅”。以《溪山琴况》等闻名的明代徐青山推崇古琴的“中和、古淡、雅正”,发展出集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身的琴道。历史上与古琴结缘的文人雅士不胜枚举。

  古琴艺术超出音乐范畴,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1977年,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中,放置了一张可以循环播放的喷金唱片,其中,就收录了古琴大师管平湖演奏的古琴名曲《流水》。

  四大名琴:号钟、绕梁、绿绮和焦尾

  古琴属于指板乐器,每根弦在指板和面板上可按出无数个音。古琴琴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面有十三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加闰月。琴面和筝一样呈弧形,而底部是平的,象征天圆地方之说,琴头广、琴尾狭则象征尊卑有别。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外合五音,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是所谓“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古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是为“龙池”、“凤沼”。

  史上公认的“四大名琴”分别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位居四大名琴之首的“号钟”乃周代名琴,属神农式。相传其琴声洪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琴仙”伯牙曾用过此琴。后来,此琴传到齐桓公手中,齐桓公通晓音律,珍爱古琴,虽收藏许多名琴,但尤爱“号钟”。

  古语有云“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琴以“绕梁”命名,足见其声必然是余音不断。据载,楚庄王自得“绕梁”之后,整日弹琴作乐,甚至七日不临朝。

  “绿绮”则因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而别具浪漫色彩。此琴本为汉代梁王收藏,腹内有铭文“桐梓合精”。司马相如曾为梁王献上《如玉赋》,梁王大喜,遂以“绿绮”赐之。司马相如用“绿绮”弹奏《凤求凰》,向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求爱,有情人终成眷属。

  “焦尾”是蔡邕所制的一张传世名琴。相传,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听到吴人烧饭时的桐木爆裂声,断定此木乃制琴良材,便抢出以成琴,果然音韵俱佳。因琴尾尚留有烧焦之痕,故名“焦尾”。

  千古绝唱《广陵散》

  古琴名曲《广陵散》萌芽于秦汉时期,到魏晋之时已逐渐成形定稿。《广陵散》曾绝响一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方使这古曲重见天日。

  人们即使没有听过《广陵散》,也知道“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在临刑前,他曾弹奏此曲:“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不过,今人知道此曲讲述战国时期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一事的人却不多。或许,嵇康就是品出《广陵散》蕴藏的反抗精神,才会深爱此曲。

  提到《广陵散》,不得不提到“广陵派”这一古琴流派。在清康熙年间,此流派由扬州人徐常遇创建,历经三百多年,吸收了“南柔北刚”的特点,形成了绮丽细腻、跌宕多变、刚柔并济和音韵并茂的独特风格。

  如今,虽然民间学琴、弹琴、赏琴、藏琴和斫琴之风有升温之势,但古琴艺术现状仍不乐观。2006年,在著名琴筝研制专家田步高的推动下,扬州华夏琴筝艺术博物馆正式建立,填补了我国琴筝主题博物馆的空白。针对古琴的传承与保护,田步高认为,“要弘扬伯牙精神,让古琴艺术走进人民大众;要关心少儿学琴,让古琴走进青少年;要支持创新和发展,让古琴走进新时代,成为与时俱进的民族音乐艺术瑰宝。”

企业库|乐器商城

更多新闻请登录神州乐器网网站:https://www.chinayq.com/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神州乐器网微信关注

责任编辑:陈星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