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古 琴 > 正文

杨鸿年将来到琴台音乐厅上一堂大师课

2013年10月25日    来源:    

  

点击浏览下一张

  杨鸿年:不倦追求天籁之声

  他从事音乐事业 60余年。

  他所创建的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被誉为世界十大童声合唱团。

  他带着中国孩子唱到了美国白宫,被世界音乐节誉为“真正掌握合唱艺术奥秘的大师”。

  【神州乐器网讯】10月26日,年满80岁的杨鸿年将来到琴台音乐厅,为江城的孩子上一堂大师课。日前,记者专访了这位中国合唱界泰斗。耄耋之年的他说话很慢,但思路清晰,谦和低调、和蔼可亲,难怪所有他“家”里的孩子,都亲热地称呼其为“杨鸿年爷爷”。

  天籁之声震撼里根总统

  “如果说从专业学习开始,我已经与音乐打交道快70年了。”回忆自己的艺术生涯,杨鸿年感慨良多。而谈起少年合唱团创立的经过,杨鸿年历历在目。1983年,北京一个艺术机构想办一个中国水平最高的少儿合唱队,便找到指挥家李德伦。李德伦向他们推荐杨鸿年,理由是他对乐队和合唱都很在行。杨鸿年爽快地答应下来,并承诺:“让合唱团一年之内变成北京最好的,两年成为全国最好的,四年达到真正国际水平。”为了不耽误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学工作,杨鸿年平时上课搞科研,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培养合唱团的孩子们。他说到做到,1987年,美国发来邀请函,这支合唱团成为中国第一个赴美演出的团体。不仅如此,孩子们此次访美并不是在音乐厅演出,而是在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当时,被孩子们的天籁之声所震撼的美国里根总统,甚至为他们签署了“最高鉴赏证书”。

  面对如此殊荣,杨鸿年十分淡然的一笑而过。其实,在那个年代的中国,这个证书并未让合唱团回国后一炮而红,反而遭到了解散的厄运。

  “大炮打蚊子”也值得

  但是杨鸿年不愿意让这么优秀的合唱团就这样消失,1987年下半年,杨鸿年再次自费将合唱团又组建起来。义务教学不说,为了省下复印的钱,杨鸿年更是自己手抄乐谱。当时,杨鸿年很多大学同事说他:“你这样做,完全是‘大炮打蚊子’,很浪费!”但是,在杨鸿年看来,中国的音乐艺术要与国际接轨,并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从孩子抓起:“不论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他们生下来嗓音是一样的,只要给他们很好的教育,慢慢积累起来,中国音乐一定可以达到国际一流。我觉得十个孩子有一个成材也值了。”

  到今年3月,合唱团已经创立整整30年。如今,杨鸿年的儿子、儿媳也都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也一直兼任合唱团的免费老师:“大家都和我一样,业余时间就投身到合唱团。累的时候也曾想过,如果不做这个团,我们会很富足轻松。”杨鸿年患糖尿病多年,经常开夜车编教材、写文章、改编曲目、编排音乐会的节目,似乎永远停不下来。他说:“如果你把工作作为职业,那只要完成任务就行,但如果作为事业来做,那就没有上班下班,脑子里想的就是要把事情做得尽可能完美,可以为它做到不能动为止。认定了这条路,就必须走下去,心甘情愿为它苦一辈子。”如今已经80岁的杨鸿年更坦言:“即使我不在了,我儿子也会将这个团继续下去。”

  缺少好儿歌是社会问题

  在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如今合唱团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合唱团。他经常应邀率团出国访问,足迹遍及美国、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无不掀起赞誉高潮。而随着合唱团的足迹,杨鸿年也将《歌声与微笑》、《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儿歌带去世界各地。但是,近几年,杨鸿年也越来越觉得,中国优秀的儿歌太少了。在他看来合唱团如果没有好作品就等于食物没有营养,选错作品就是浪费排练的时间。“好的作品可以流传百世,但是如今的乐坛充斥着太多无病呻吟的过眼云烟,”杨鸿年无奈地说,“但是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十分复杂,音乐人也不如原来那么单纯,迎合商业利益,怎么可能有精品?电台、电视台也都娱乐至上,一味追求收视便造成了现在这样俗文化泛滥的局面。”

  杨鸿年也写过很多儿歌,但是因为出版推广的巨额成本而“闲置”在家里:“我们去国外演出时,会唱一些我写的歌曲,但是这些作品想在中国出版并流传开来,太不容易了。”如何扭转这样的局面?杨鸿年坦言,只能慢慢来改变:“在国外,娱乐和艺术是互不影响的两种领域,它们彼此都能很好的发展,我们有一天也可以发展到那个阶段。”

  合唱帮助孩子与人相处

  一直从事儿童音乐教育的他认为孩子学习合唱是最好的,因为合唱中“只有我们,没有我”,这对孩子们长大后在为人处世上帮助很大。杨鸿年说,有一位老团员在美国上大学,毕业前就被瑞银集团录用了,现在已经当上部门主管。在合唱团的经历是他得到这份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国外很重视有这样的成长背景,认为这样的人更有集体意识,更懂得协作。

  在西方国家,只有合唱团的优秀指挥才能尊称为“大师”。相比西方国家,合唱在中国似乎“艺术地位”并不高,“西方国家都有很多教堂,每个教堂都有自己的唱诗班,这门艺术在西方已经有1500年历史了,但是在中国只有不到100年。但我很高兴地看到,近10年来,中国合唱艺术发展很快,它变成一门群众艺术迅速普及,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科学的指导。”所以近几年,已经患病多年的杨鸿年辞去合唱团指挥的工作,潜心于编教材等科研工作,“我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我想把我的教学经验记录下来,让大家都可以参照这个去培养下一代,只有这样,中国才能从‘合唱大国’,发展成‘合唱强国’。”杨鸿年把音乐教育比作农民种地,要深耕、细作、施肥、间苗、日晒,收获的时候便能粒粒皆辛苦。

西洋乐器|民族乐器

更多新闻请登录神州乐器网网站:https://www.chinayq.com/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神州乐器网微信关注

责任编辑:jenny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