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古 琴 > 正文

著名古琴表演艺术家陈雷激 展开古琴交流会

2015年07月22日    来源:姑苏晚报    

著名古琴表演艺术家陈雷激 展开古琴交流会

陈雷激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古琴独奏

神州乐器网讯  明天起,著名古琴表演艺术家陈雷激将在苏州桃花坞创意园叶氏红木举行为期5天的古琴交流活动。作为“文革”后中国第一位古琴专业学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第一声”演奏者,陈雷激对当下古琴热的解读令人深思。

从外号“稀有”到“第一声”

古琴渐热在意料之中

陈雷激1967年生于上海,因为父亲是上海电影乐团的长笛演奏员,9岁那年,陈雷激跟随父亲的好友龚一先生开始学习古琴,由此成为龚一的开门弟子,“最初我学古琴是因为家里人觉得我太调皮,希望通过学古琴让性格变好一些。我很怕我的老师,但是每天必须到他那儿学一个小时的琴,这样大约持续了有一年多的时间。”虽然今天陈雷激并不认为自己在古琴方面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潜质,但是12岁那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成为“文革”后中国第一位古琴专业学生,仍然是一件比较特殊的事件。

“我记得当时上音附中认为古琴实在太稀缺了,就尝试着招学生算是为古琴传宗接代吧,可是招生老师都不太明白古琴是什么。我去报考时一考就过,但是整个专业就我一个‘独养儿子’;在学校里,我因此得了个外号叫‘稀有’。”1979年,全中国弹古琴者不足百人,陈雷激成为最年幼的一个专业学生,稀有”确实是在情理之中。“

上音附中毕业后,陈雷激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继续古琴专业的本科学习,1989年大学毕业后旅居法国,攻读了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Reims音乐学院及Ruerl-Malmaison音乐学院的指挥专业。回顾当年的专业选择,陈雷激坦言是古琴的曲高和寡;然而,他在法国学习期间,仍然寄情于古琴:他先后举办的个人古琴独奏音乐会达百场之多,并与西方交响乐团合作,尝试了罗忠鎔作曲的古琴协奏曲《琴韵》、刘湲作曲的古琴协奏曲《幽兰》、陈其钢作曲的《静音古琴协奏曲》等作品。他还出版了十多张古琴专辑,其中由法国国家广播电台(RADIO FRANCE)“OCORA”出版的《梅庵琴谱——陈雷激古琴独奏专辑》荣获2005年法国Charles Cros基金会评选的“世界音乐最佳演奏唱片奖。”2003年,陈雷激回国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攻读指挥硕士学位。

因为在法国时与作曲家陈其钢的交游,2007年,陈雷激受邀参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第一部分《画卷》的音乐制作,“为了这个开幕式,大家不知道想了多少个创意,酝酿一个,替换一个,反反复复,但是想到用古琴来作为奥运会的第一声,却是一个自始至终都没有动摇过的创意。因为没有什么能像古琴那样表达中国及其文化。”人们对古琴认知的变化,很快就让陈雷激印象深刻:“遇到越来越多的人,告诉我说是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第一次见到古琴,第一次听到古琴,第一次知道古琴如此美妙!对于古琴今天的大热,这个开幕式演出的推动的确是有大功劳。”

“把古琴复杂化是落后的思维”

以古琴为代表的中国民族乐器在近几年来的兴起,已成潮流。但是在巨大的需求之下,少量的古琴专业教育力量难以满足,古琴热开始出现了一些乱相。“古琴是承载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乐器,它虽然有其自由、潇洒、即兴的一面,但是古琴仍有非常基本的乐理在其中,不是随随便便会几首曲目就能以大师自居的。”陈雷激对古琴界“大师云起”的现象深有不满,“把古琴复杂化就是一种落后,落后的思维。看看钢琴、看看琵琶,这些曾经有过演变与派别的乐器为什么在今天不再强调那些标签,正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从艺者的水准在提高,欣赏者的水准也在提高,好与不好之间有了标准有了标杆,不是靠某些披头散发的‘行为艺术’可以左右民众的。”

苏州市音协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陈勇非常赞成陈雷激的观点,他告诉记者,前年,上海音乐学院的一位硕士生导师带着30多位学生特意来到苏州评弹学校,请陈勇和同行为他们讲授20世纪20年代苏州评弹的流派演唱特色。陈勇拿着三弦、琵琶,为师生们讲解、示范,“现场反响非常热烈,那位带队老师感叹自己从来不知道苏州评弹流派早期形成时的不同特色风格有这么多,他还特别对他的学生说,在(苏州评弹学校)这样的校园里学习中国民族乐器,有多好啊!

陈勇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习西洋乐器不再是音乐爱好者们的首要选择,古琴、琵琶、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北京奥运会,大家认识到了古琴的魅力和文化内涵。”但是,如何为这种民众的喜爱输送正能量,却似乎未见跟进与努力。今年上半年,陈勇带评校学生参加一个学生技能大赛,赛场上的一幕让他深感焦虑:“我在比赛手册上看到了有古琴表演,当时还很高兴。不料,琴桌搬上台之后,又摆了个钵头似的香炉,再燃起一根粗壮的线香,参赛者身着汉服坐下后,一抚琴,让人不免摇头。现场的评委们就有议论道,这到底是弹古琴还是演古琴?”

古琴文化与技艺的推进

要从“一点点”做起

音乐爱好者对古琴的热情如何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陈雷激认为可分两个层面,首先是爱好者自身要加强音乐素养的学习,“某些大师们之所以横行江湖,是因为人们的辨别能力差。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想亲近古琴者千万不要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他认为,古琴界对古琴文化与技艺的推动负有更大的责任与担当:“我们要注重每一个还可以改进的细节,比如,琴弦已经从丝弦发展到钢丝弦了,但是能不能再好一点呢?琴桌,苏州的叶民先生设计、制作的琴桌就是一个出色的‘好一点点’。有不少品牌琴桌厂商也找过我,但是大部分就停留在琴桌款式的变化上。只有叶民想到了琴桌内共鸣箱对古琴音量、音色的改良,他的琴桌由此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贡献。这也是我非常乐意与叶先生合作的重要原因。”陈雷激特意用法国葡萄酒的品质来强调“好一点点”的难得与不易:“葡萄酒的价格差距在国外比较明显,有几百元到数千元的,有几万元到十几万元的,前一种档次的区别比较容易察觉出来,但后面那种档次之间的区别反而变得不那么明显了,因为在进入到数万元这种层级之后,为了比对手好一点点所付出的会更大更多也更不容易!”

从幼年时到苏州游玩,到赴法留学后梦想把网师园“复制”到法国,陈雷激认为苏州是一个让自己产生梦想的地方,“我一度努力要把网师园‘复制’到法国,就是想在国外营造一个从进门处就特别有意境的古琴空间。苏州古典园林与古琴的渊源深深地吸引着我。”

对于能在苏州与习琴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陈雷激真诚地表示:“我从一个琴童一步步走到今天,我知道习琴者成长的每一个关节与难处,希望能用我的经验帮助大家少走弯路、以臻妙境。”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神州乐器网微信关注

责任编辑:周亚男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