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 正文

山东“教授京剧展演团”折服韩国观众

2008年12月18日    来源:神州乐器网    

山东“教授京剧展演团”赴韩 折服韩国观众
 
作者:李雪萌  来源:www.globalmi.com  2008-12-18
    【本网讯】据济南时报报道, 在济南迎来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之前,一个特殊的“教授京剧展演团”远赴韩国进行了一次奇妙的京剧艺术之旅,以这种独特方式向海外弘扬了京剧这一中国传统的国粹艺术。

    近日,记者采访了此次展演的具体运作者、刚从韩国回到济南的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高新女士。

    传统国粹折服邻邦

    高新介绍,这次展演活动由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与韩国忠南大学孔子学院共同促成,其中除山东大学四位教授外,主要由济南市京剧院加盟,另外还特邀了山东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魏慧丽女士和省戏曲学院的两位教师,一行共16人。

    为了照顾韩国人的欣赏水平和欣赏习惯,演出主要是折子戏或者选段,如《白蛇传》、《八大锤》、《三岔口》、《上天台》、《拾玉镯》、《霸王别姬》等。同时,为了展示京剧使用的乐器和京剧音乐,还特别安排了《迎春曲》、《将军令》、《抬花轿》、《过场》等器乐合奏节目。

    高新说,这些节目都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第一站是韩国京畿道的安养市,我们作为安养市第8届市民节的特邀代表,在演出的30分钟里一直是掌声不断。观众们感觉到的不仅仅是新奇,更是佩服。我们自己也深有感触,京剧在国内演出时,戏迷们听的是京剧的韵味,而在国外演出,展示的则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我们在现场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市民们说,感觉很特别,很漂亮,很有意思,虽然听不懂,但是看懂了。”

    高新说,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认识中国的一个符号,但仅此是不够的。由于语言的障碍,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并不多,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中国的文化介绍给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朋友。“事实证明,韩国朋友对京剧很感兴趣,不少人说‘尽管看不太懂,但是只看服装也值了’。在釜山大学,他们在化妆间吊了很多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把演员们化妆的过程都拍下来,以备日后仔细研究”。

    亲身感受中韩不同文化

    从事了20多年对外汉语教学的高新,是韩国忠南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在韩国长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她切实感受到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以及不同文化间互相交流的重要性。

    “尽管我们与韩国都是东方文化国家,但双方之间的差异非常巨大。这次京剧展演也是我们文化推广的一个实际手段。”

    高新介绍,韩国文化非常注重长幼尊卑,“与欧美人的生活习惯完全不同,他们见面第一句话就先问年龄,一方只要大一岁,另一方立即就非常尊敬,说话必须用敬语。”

    韩国的公共信用体系比较完善。高新介绍,最近韩国的火车站取消了检票,完全没有任何监督,进站没有检票,出站也没有检票,“我们开始很不适应,一位同行的人上车后还忍不住说‘就这样进来就行了?真就没人管我们了?’”

    尽管不懂韩语,但是高新在韩国生活几乎没有感到任何不方便,“这有赖于他们的各种指示非常简洁、完善、明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处处为你着想’”。高新说,实事求是地讲,韩国的文明程度比我们要高一些;但是他们面对我们依然非常谦虚,对我们的艺术非常尊敬,由于这次京剧展演非常成功,他们强烈要求我们明年再去。“韩国各级政府对文化发展非常扶持,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神州乐器网微信关注

责任编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