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凉山州美姑县柳洪乡的夜晚是那么宁静,村庄里隐隐传来口弦优美的旋律。
循着声音,在一户人家院落里,一位面容清瘦的彝族老阿妈正把两片薄薄的约3寸长的铜片放到嘴唇边,鼓动腮帮吹奏,手指轻轻地拨动铜片,优美的声音瞬间流泻出来。
“这是口弦,我们彝族特有的乐器。”吹弹口弦的彝族老阿妈叫约其阿觉,今年62岁了。
口弦,彝语称作“荷荷”,是彝族特有的一种簧乐器,分为竹制和铜制两种,因其音域宽广,能抑扬顿挫地表达各种感情,相互爱慕的彝族男女青年常用口弦传情,并以口弦相赠为最好的信物。
“这把口弦来自美姑拉马阿觉(地名),传到我母亲手上,母亲弹奏了十多年又传给了我。”约其阿觉说。约其阿觉从小就喜欢听阿姆(彝语:母亲)吹口弦。10岁时,她终于有了一副属于自己的竹制口弦,这是两块长约两三寸、宽不到半寸的竹片,中间精心雕刻出长形的簧牙。阿觉喜欢极了,把口弦装在精致的口弦筒里,佩戴在胸襟,这在当时可是最流行的装饰。
学习口弦并不容易,全靠用气鼓动簧牙产生音响和手指弹拨弦片的音韵交织在一起,形成旋律。想要吹奏出不同的音调,全靠口型、气力变化音色。“把心里想的词吹成曲,真的很困难。”阿觉说,那时候的她常吹得嘴唇麻木、手指酸痛,有时还因指法不对,被口弦戳破手指鲜血直流。“吹口弦的彝族阿咪子(彝语:姑娘)最美。”阿姆一句话,又让阿觉不顾疼痛认真地吹起来。到16岁时,约其阿觉已经能吹出好些完整的曲子。
“第一次听她吹口弦,我就喜欢上了她。”丈夫吉克夫机是约其阿觉的忠实听众,听了几十年,仍对阿觉的口弦着迷。
在彝族婚俗里,结婚后一般还要谈两三年恋爱,确定对方就是自己想托付终身的人后才能正式安家。婚后,阿觉用口弦吹奏了一首彝族情歌,含蓄地向丈夫表达了爱慕之情。“我从没听到过这么动听的口弦,当时让我感动极了。”吉克夫机回忆说:“那一瞬间,我忘掉了所有烦恼和忧愁。”
两人正式安家后,随着孩子们的出世,生活的压力让吉克夫机时常烦恼。每逢丈夫心情不好,阿觉都会吹口弦逗他开心。在田间小憩吹、在劳动回家吹、在月光皎洁的夜晚吹、围在火塘边吹,悠悠口弦为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
阿觉口弦吹得好,渐渐在彝乡有了名气。四邻八乡的乡亲只要有婚嫁、祭祀等大型活动,总要邀请她去吹几曲。为了把口弦技艺代代传承下去,约其阿觉动员她18岁的女儿阿西学吹口弦,把这一民间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