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大会堂,人们常常被一台巨大的钢琴吸引,大家不仅驻足观看,更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这台大钢琴前合影留念。
三千人舞台应摆多大钢琴
钢琴谁都见过,可世界上最大的钢琴就不一定谁都见过了。根据国际惯例,最大的钢琴也就是9英尺的三角钢琴了。然而,早在50年前,中国人就生产出了至今世界最大的15英尺超大型三角钢琴。这就是北京钢琴厂于1959年为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量身定做,也是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上的厚礼。
1959年,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北京搞了“十大建筑”,人民大会堂就是其中之一。竣工前,周恩来总理到人民大会堂视察,他看到万人大礼堂的舞台上摆放着一台只有六尺半的三角钢琴,感到有点不相称,他建议说能否做一个与舞台比例相称的大钢琴。当时,人民大会堂舞台的设计规模可以说是空前的,在舞台上可以容纳三千人同时表演。这样巨大的舞台,这样宏伟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少有的。要制作一个与舞台比例相适应的钢琴,那应当是多大呢?谁也没有见过,谁也没有做过。当时的人们都有一股革命的热情,都有一股大无畏的精神,只要敢想就敢干,既然总理作了指示,作为首都的乐器工人就一定要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办。
80天时限不能返工不能浪费
1959年7月12日,大钢琴的制作开始了,当时的厂领导和技术人员翻阅了大量技术资料,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钢琴只有9英尺,听说捷克做过12英尺的,可是谁也没见过。我们到底要搞多大的呢?既然人民大会堂是世界上少有的大型建筑,那么我们也要搞一台世界上少有的钢琴,创造一个世界之最。最后决定搞一台15英尺的钢琴,就这样,一个乐器行业历史性的大会战拉开了序幕。
钢琴属乐器之王,全部零件有8000多个,与制造其他乐器不一样,钢琴的制造过程与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息息相关。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原材料和零部件要涉及到这个国家的钢铁工业、铸造工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以及加工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作为一个刚刚脱离战火纷飞的年代,刚刚完成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新中国来说,制造一台前人所没有制造过的钢琴,困难何其多是可想而知的。外国人自从发明钢琴到现在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可当时中国人做钢琴只有9年的经历。一般情况下,制造一台大型三角钢琴需要8至12个月的时间。而这台钢琴必须要在9月29日送到人民大会堂,留给星海工人的时间不足80天。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根本就没有充分的研发时间,只能是边研究、边设计、边制造,而且必须要一次成功,从时间上就不允许出现返工和浪费。可以想象,当时的工人有多大的压力呀。回忆当时,有些人说:“当时我们的脑子里没有别的,想的只是如何保证完成任务,如何保证时间进度。”最后,他们的确按时把琴做出来了,也按时把琴送到了人民大会堂。
用做木桶的方法做出合格外壳
为了制作这台大钢琴,厂里成立了试制小组。因为大家心里都没底,许多地方都是摸索着来。考虑到这么大的钢琴,低音琴弦一定很长,高音、次高音一定会有问题,工人们就打破先例,在中高音区开创了每个音四根琴弦的设计方案,在音量上增加了辅助音。
在制作中还碰到了几个大难题,首先,就是如何保证钢琴的外壳和键盘不变形,然后是如何保证音板不开裂,如何保证铁板能承重,如何保证钢琴的大盖能轻巧自如地开启。此时,各种常规的加工方法已经不行了,例如,制作琴弦的“打弦车”就不够长了。还有,光做一个钢琴外壳的胎具就得两个多月。但是,在一心一意只求成功的星海工人面前,他们用经验和智慧把这些难题都一一破解了。例如,他们用南方制作木桶的办法制作的钢琴外壳就保证了不变形;用空心加龙骨的办法就保证了钢琴大盖的轻巧;打弦车不够长就把两台车连在一起打弦,总之,他们成功了。有几百年制琴经验的外国人连想都没想过的事,中国工人在78天里办成了。
许多钢琴家都在这里弹奏过,虽然它不是最好的,但音质、音色还不错。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国家歌舞团、芭蕾舞团用它演出过;20世纪80年代,前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思就用这台琴在人民大会堂为残疾人举行过义演;20世纪末,日本钢琴制造专家称这台钢琴是奇迹。每当人民大会堂举行重要的外事活动时,它都会在万盏灯光的照耀下,一次又一次地奏响嘹亮而辉煌的乐章。50年过去了,这台世界之最的大钢琴在人民大会堂,琴声依旧,风采依旧,它讴歌了新中国的丰功伟绩;它见证了新中国发展变化的经历;它解读了什么叫发明创造;它展示了什么叫光荣与骄傲;它唱响了改革开放的旋律;它褒奖了北京钢琴厂的创举。它把历史和现代紧紧地连在一起,成为星海人最美好的一段回忆。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