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箫音,从7000年前的河姆渡中吟到了二十四桥,从传说中的吹箫引凤咏到小红低唱。7000年后,一群以箫为友的文人雅士,在钱塘江畔成立了“钱塘箫社”,他们的网站上写着“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而读者陈耀群先生为我们推荐的“文艺红人榜”,就是“钱塘箫社”创始人、社长沈英彪。
一通电话,只身赴京学艺
沈英彪说,他从小就觉得箫有种优雅的文人气,童年听身边的大人们吹箫时,他就已经为箫声深深迷醉。然而历史的风云,让箫声在这个社会渐渐消逝,最终难得一闻。箫声逝去的岁月里,他也和同时代的少年们一样,揣上了口琴,抱起了吉他,尽管弹吉他弹得也不错,但他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从小受的是中国传统教育,吉他弹得再好,也还是隔着文化的隔膜”。
大学毕业后,在社会上磕磕碰碰,让沈英彪重拾箫音,在他看来,箫的宁静悠远拯救了他,吹箫过程,也是思索自我、滋养心性的过程。
然而学箫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起初他自学,虽然吹得不错,但他并不满意,为此辗转打听到中国音乐学院张维良老师的电话号码,一通电话后,只身从杭州奔赴北京学艺。短短几日的学习,自然无法习得多少技艺,“但我现场听老师吹了一曲,就有种被震撼的感觉。从此决定潜心钻研”。这一钻研,就是20年。此后,他多次前往北京上海向专业老师求教。
学箫历程的坎坷,让沈英彪深深感到系统化洞箫教学的急迫。1999年起,沈英彪先后在杭州西子艺术学校、浙江西湖琴社、浙派琴筝乐府等地任教,培养了数百名学生。有不少人已经通过民乐考级十级优秀,能够独立授课了。
一座箫社,钱塘聚集风雅
2001年,钱塘江畔出现了一座钱塘箫社。在这个时常传出悠扬箫声的会馆,虽不能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但来学箫的人中的确不乏国学方面的隐世高人。
箫社的活动,也颇为风雅。每年春天,箫社都会去户外踏青,在寺庙论禅品茶,在大自然中吹箫吟诗,很有《论语》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遗风。到了秋天,箫社成员则会聚集一堂摆上桌,品蟹赏菊吹箫,谈艺论道,将酒香融入箫声,用花香沉醉诗意。
这样看似神仙般逍遥的日子,背后却有一番不为人知的辛苦。问起除了吹箫还有什么爱好时,沈英彪回答说:“说了可别笑话我啊,是投资理财。”办箫社本就不是为了挣钱,沈英彪说:“有钱就付一点,没钱不付学费也没关系。”比如箫社有一位学员,对诗词歌赋等都有涉猎,颇有才华,但经济拮据。他到箫社学箫,沈英彪从未收取分文学费。“不能因为钱的原因,埋没了这样的人才啊。”箫社不能带来盈利,但他也毕竟要养家糊口,吹箫之余,钻研投资理财,按他的话说是“为精神追求打好物质基础”。
一支旧箫,十年风雨相伴
沈英彪说箫是有性格的,“这就是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不同的地方,西洋乐器用标准的金属零件组成,但箫是用天然的竹子做的,管径的大小,手握的质感都是独一无二的”。
沈英彪手中的那支箫看上去很普通,可就是这支并不起眼的箫,已经陪伴了他学艺苦练、开班授课、建起箫社十多年了,虽然有很多地方开裂,但他一直舍不得丢:“去年,这支箫曾被汽车碾过,都压炸了,我就用胶水补了一下后竟然又能用了。这支箫我会一直用下去,直到有一天没法吹了,缘分尽时”。
宝剑配英雄,执剑走天涯。但沈英彪执一支旧箫,扎根在钱塘江畔,他说:“杭州山水之城的气质,和洞箫有一种契合”。他让箫声在杭城美景响起,将箫声带到大学校园,“我想为洞箫的推广,脚踏实地地做点事。用每一场表演,让更多人了解箫这个古老的乐器。箫声打动了在场的人,就是最好的推广。”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