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伴英娘反弹琵琶
源于敦煌壁画的飞天造型、反弹琵琶的“S”形舞姿、变幻无穷的多臂菩萨……中国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从1979年首演至今已经演了31年,共1600多场,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9月28日、29日,新版《丝路花雨》将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演出剧目献演上海美琪大戏院。
31年前,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的首演地就是上海美琪大戏院。在昨天的发布会上,第一代首演演员之一周嘉明来到发布会现场,如今的他已人到中年,身体略有发福,“大家可能已经很难想象我曾经是个舞蹈演员了。现在一些50多岁的人还能记起当年的《丝路花雨》,包括里面经典的倒弹琵琶的姿势,还有那些印度舞、盘上舞等舞姿。每场演出都很受欢迎,几乎场场爆满。那时候的我们(演员)都很年轻,喜欢穿绿色的大衣。” 《丝路花雨》在某种程度上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初,作品就赴香港演出,并获得成功。紧接着便“走出国门”,使许多“老外”从此迷恋敦煌,进而来到中国并喜爱上了中国文化。
如今,在经过几次改编之后,这出由甘肃省歌舞剧院排演的新版《丝路花雨》在舞台样式、舞蹈音乐的设计方面都做了相应改进。主办方表示,“虽然有所改变,但在主题、人物、风格上依然坚持要保留传统。”为的就是要保存原有的敦煌风韵,在那些反弹琵琶的姿态中依然能让人联想到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
剧情发展所需要的特殊氛围如莫高窟内、月牙泉边、大漠烽火、古代波斯等将通过高科技手段与舞台设计呈现出来。而在舞蹈方面,在敦煌舞方面融入了更多的现代舞元素,将原有的舞蹈与戏剧表演程式相结合变为以舞蹈本体表演为主,主要人物的舞段更加个性化、主体化,群舞也更为灵动浪漫。在音乐方面原来完全以民乐为主,修排后以交响乐为主,对部分乐曲重新改写,管弦乐、色彩民乐和电声的相互融汇,为的是增强音乐的表现力、穿透力。
另外,在服装设计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新版《丝路花雨》依然保留原来的风韵,但对主要人物在不同舞段、不同场景的着装进行了创新设计,对几乎所有的群舞服装也给予了重新设计,使色调更加柔和多彩,风格更加飘逸洒脱,进一步增强了“丝绸之路,花雨缤纷”的历史特色、民族特色和西部敦煌的地域特色。
作品讲述了丝绸古道上,敦煌画工神笔张与波斯商人之女英娘之间的曲折故事。在上演的30多年中,造就了一代代“英娘”、“神笔张”、“窦虎”等主角演员。轮番演出的多主角制度使剧组能走南闯北无后顾之忧。在一些专业人士看来,作品在舞蹈排演方面功力深厚,观众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古典舞、敦煌舞、新疆舞,还可以欣赏到印度舞、黑巾舞、波斯马铃舞、波斯酒舞、土耳其舞等各种舞蹈形式,因而被称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