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一支来自上海的“娃娃民乐团”站上了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36个孩子身着整齐的白衬衫、蓝背心,以欢快激昂的《赛马》曲拉开了表演序幕,悠扬的《茉莉花》、喜庆的《花好月圆》一曲接一曲,精彩的表演让观众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掌声经久不息。
这些孩子是中奥建交40周年庆典音乐会唯一受邀请的小学生。他们来自徐汇区爱菊小学“小云雀”民乐团,平均年龄只有9岁。别看年龄小,孩子们丝毫不怯场。在《三个和尚》合奏曲的演奏间段,三年级学生徐梓源大方地站在舞台中央,用流利的英语说着三个中国小和尚的故事,配合演奏的孩子们表情十分俏皮,把经典故事诠释得淋漓尽致。演出结束后,有的观众还跑到后台寻找上海娃,要求合影留念。
爱菊小学校长陈丽说,这些孩子不是专业学音乐的,甚至进小学之前从未接触过乐器,几年的学习和熏陶,培养了他们的艺术修养,更塑造了他们的良好品质。五年级学生付宇阳学的是二胡,但民乐团里二胡、竹笛、琵琶、扬琴都有,独独缺了板胡。为了民乐的“大团圆”,他去年临时“改行”学起板胡,没有丝毫怨言。板胡和二胡的把位、指法都不一样,小宇阳一遍遍纠正,有时一练就是几小时,终于成了“小领奏”。学柳琴的二年级学生李明珠,刚进学校时胆子比较小,不擅于和同学交流,学了柳琴之后,她自信心大增,变得开朗起来。她排练从不缺席迟到,凭着一股韧劲,成了民乐团中年龄最小的柳琴“一把手”。
带队的音乐老师何健说,有了音乐这根“交流棒”,孩子们变得更懂事、更知礼了。何老师记得学生们刚到民乐团时,一排练就叽叽喳喳,从琴房到排练房,几步之遥,乐器也要家长代拿,弹完了不收拾就走人。“老师希望大家不仅能弹得好,还要有与之匹配的修养。”在音乐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培养了自制力,排练表演时专注于音乐,排完后自己收好琴谱和乐器;在台下欣赏音乐时不与同伴窃窃私语;一进排练厅不吃零食、不大声喧哗。现在和父母外出看音乐会或艺术展时,有的孩子还会提醒“手机关了吗”、“东西不能吃”。正是这份专注力和自制力,让这批孩子学习照样顶呱呱。何老师自豪地介绍:“这支民乐团中,有3个大队长,10多个中队委员,不少是学习尖子。”
如今,在爱菊小学,几乎每个学生都要学会一门乐器。除了“小云雀民乐团”,还有“太阳花舞蹈团”、“畅想合唱团”、“爱韵弦乐团”、“银号铜管乐团”等。陈校长说,学音乐并不是“不务正业”,“因为音乐,会让孩子们变得更美。”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