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的一天,新中国乐器工厂刚刚度过周岁生日,工厂门前突然来了两辆黑色小轿车,朱德总司令在供销社经理谢邦选同志的陪同下来厂视察,孟献文厂长热情接待。
中南海的木料解了燃眉之急
朱德总司令认真地参观了厂房、并深入车间询问了乐器生产情况,他与工人们亲切交谈,不断地强调发展乐器工业的重要性,他还鼓励工人们说:“这个工厂很好,应当好好办,只许办好,不许办坏。”他特别叮嘱青年职工说:“要好好地向老师傅学习,将来你们就是新中国乐器制造事业的顶梁柱,发展新中国的乐器事业就靠你们啦。”当听到厂长孟献文汇报,乐器生产目前最大困难就是缺少质量好的木材时,朱总司令立即和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联系,不久从中南海基建处就调来了几棵大松木,生产急需的木料解决了。
中央首长的亲切教导与关怀给职工以极大的鼓舞,特别是与朱总司令握过手的干部、职工仿佛都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工作起来觉得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咱这个不过三十多人的小厂,成立刚刚一年,中央领导就在百忙之中亲自来视察,并且,还帮助咱们解决了大困难,这是对中国乐器工业发展的期望与鞭策,我们一定要以实际行动来回报中央领导的厚望。目前,除了多生产质量好的提琴、风琴和民族乐器之外,一定要造出一台钢琴来,向党、向新中国献礼。”
钢琴又称“乐器之王”,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其他任何乐器无法比拟的。可是要真正造出一台钢琴来也决非易事,钢琴结构精密复杂,它涉及到木材、铸造、声学、力学、机械、化工等多个学科知识,生产一架钢琴几百道工序,八千多个零部件,有二百多根琴弦排列在固定的铁板上,其张力达一万八千多公斤。这种“洋”乐器二百多年来一直由欧美垄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逐渐崛起,开始机械化生产钢琴,而在旧中国没有人敢试一试,生产钢琴只能是一个梦想。
第一台钢琴送到育才学校
在中央领导亲切关怀和感召下,创业者们凭借着多年接触外国钢琴的经验和体会,凭借着勤劳智慧的双手,决心要把钢琴制造出来。外国人能制造,中国人也一定能行,有志者,事竟成。说干就干,群策群力,因陋就简,刻苦钻研。王来安技师一心扑在钢琴制造上,白天出去忙各家各户的钢琴维修任务,晚上回到厂里和大家一起钻研,每天要干上十几个小时。眼睛熬红了,身体累瘦了,始终没有动摇要制造钢琴的决心。他把家里修琴用的材料全拿了出来,捐给厂里,包括重要的手摇打弦车。为了一个难题他多次利用修理钢琴的机会反复测试,寻找答案。没有生达呢他就用喇嘛的大红袍来代替;没有材料就到磁器口旧货市场上去“踅摸”,从旧家具中选用一些可用的木料做木部件;没有琴钢丝他就把轮船上用过的缆绳劈开用打弦机拉直再拔丝出来代用;钢琴的总档打眼精度要求高,又没有手电钻他就用木工手摇钻,反复测量,一点一点啃出来,制作一些木零件没有专用设备就用手工一点点抠出来。此外,他还从上海买来一些零件,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950年底,新中国的第一代乐器工人制造的第一台国产钢琴诞生了。后来,这台钢琴又经过王来安技师精心地、反复地检验和调整后,最终送到了北京市育才学校。
摩德利琴行的人也被吸引过来
1951年,新中国乐器工厂又生产出了十台钢琴。北京能制造钢琴的消息传出后,吸引了许多在上海摩德利琴行打过工的人。他们带着制作钢琴的特长和技能,带着报效祖国的决心和信念,携家带口来到北京,纷纷加入新中国乐器工厂,使北京乐器制造业大大地充实了技术实力,从此,工厂如虎添翼,为中国钢琴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厂内一批年轻的技术骨干也成长起来了。
新中国第一台钢琴的故事一直在钢琴集团的职工中一代一代地传颂着,它不仅是全厂职工的骄傲,更是鞭策和鼓舞钢琴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
相关标签:新中国 首台钢琴 朱德 中南海 大松木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