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 正文

它不是吉他是杆秤

2011年11月19日    来源:钱江晚报    

  昨天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开幕的“竹韵慈溪木艺堂藏古代竹雕艺术品特展”上,传来啧啧感叹声那些美轮美奂、精致有味的竹刻器,如同一个个尤物,讨人喜欢。

  从晋代的“竹林七贤”、王徽之“何可一日无此君”,到宋代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喜欢将竹人格化。

  而从晚明到清中期竹刻艺术黄金时期的知名竹人,几乎个个都是美术家。他们自图自刻,将绘画原理运用于竹刻,以刀代笔,用刀痕表现笔墨趣味。这一件件被赋予性灵的“薄技小器”,攒成了质朴、儒雅的竹刻艺术史,也铸就了竹刻艺术特有的文人气息和中国特色。

  本次展览是浙博推出的“浙江民间收藏精品走进博物馆系列特展之六”。展出的竹刻器70余件,均为宁波人郭永尧的私人收藏精品。

  看昨天展览上的那些竹刻器,一把模样类似于现代吉他的精巧竹刻器,上面有着细细的刻度,让很多人一时猜不出其用处。原来,它是民国时期的戥(deng)子盒戥子,学名戥秤,正是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这秤都能做得如此精致,难怪昨天的现场,大家都在感慨旧时的好岁月。

  郭永尧说,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涉足收藏,最为幸运的便是结识了鉴赏家王世襄。王世襄先生传授给他许多文物鉴赏方面的秘诀、技巧,令他受益匪浅。

  在多年的收藏岁月里,郭永尧走南闯北,有许多难忘的经历。3年前,郭永尧在山东德州一位80多岁的老农家里,购到一只用上等紫檀木精制的雕莲纹佛龛,这成了他最喜爱的一件藏品。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神州乐器网微信关注

责任编辑:张继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