磋琴,是古时“筑”的后代,是一种在中国古代乐器史上已经濒临消失的乐器。“非遗”普查将身在青州的它重新发现,使得中国拉弦乐器的历史比西方早了1500年;打花棍,一种我国特有的传统舞蹈艺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已经渐渐被人们所遗忘……
磋琴:六旬老翁是唯一传人
日前,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在全省选出了63名省级非遗传承人,其中一人便是青州磋琴这件被称之为具有“活化石”意义和“半边辘轳头”(形意)的乐器传承人赵兴堂。12月8日下午,记者专程赴青州,采访了磋琴技艺全国唯一传承人赵兴堂。
师从祖父,成为磋琴唯一传承人
花白的头发,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一件藏蓝色的厚棉袄……12月8日,记者冒着大雪,来到青州市计山路赵兴堂老人的家中,赵老正手捧磋琴专心演奏,琴声或婉转顿挫,或悠扬灵秀,缓缓流淌在屋内的每个角落。不是亲眼所见,我们真的很难想象,这琴声竟出自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之手。
66岁的赵老告诉记者,磋琴,原来叫筑琴,正面用梧桐木,侧面用的香椿木。从正面看琴身呈“正半管状”,像半边辘轳头,琴背面有一个半圆形的洞。琴面每隔10度一个琴码,共13个琴码,26根琴弦,每个音级双弦发音,以传统的五声音阶定弦。琴弦用丝弦,琴弓用料有讲究,不是高粱秆哪个位置都能拉琴,只能用高粱秆顶端的两节。
赵兴堂告诉记者,他六岁时开始给祖父赵彩云背琴,八岁时开始跟祖父学琴,据1957年的资料记载,磋琴的出现已有200多年了,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磋琴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它的出现,使古代的“筑琴”有了延续,让中国拉弦乐器的历史比西方早了1500年。
1960年,80岁的赵彩云去世后,15岁的赵兴堂顺其自然成了磋琴的唯一传承人,磋琴流传至今,过程一波三折,期间几近消失。
亲手制琴,与磋琴结下不解之缘
由于家境贫赛,年轻时赵兴堂便外出谋生,直到1962年才回到青州老家,而家里只留下了一把磋琴和一本琴谱。但就是这唯一一把琴,也在不久后遗失了。赵兴堂很心疼,但在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制约下,他也无法去动手做一把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家里的条件已经有所好转了,赵老便决定亲手制作一把磋琴。
凭借着自己脑海中仅有的记忆,和祖父拉琴时拍的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赵兴堂反复对比,前后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经过浸泡、打磨、烤制、弯曲等多道工序,才终于将琴做好了,从此,磋琴才得以“死而复生”!
60岁那年,赵兴堂患上了脑血栓,有一段时间,右半边身子行动困难,琴弓也拿不了,赵兴堂心里着急,就一遍一遍地坚持练琴,最后,虽然这场病留下了行动慢、说话慢的后遗症,但老人在捧起磋琴演奏时,却丝毫不会停顿,一首首曲子如行云流水般溢出。赵兴堂老人告诉记者,现在能把祖父留下来的磋琴演奏技艺传承下来,自己感到非常欣慰。
传承愿望,谁为他守护这门技艺
今年夏天,让赵兴堂感觉最高兴也最欣慰的事儿,就是他带了两个徒弟。两个女徒弟都是中学生,利用暑假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她俩一个寿光人,一个临淄人,都是从网上看到报道以后找到家里来的。”赵兴堂说。如今,两个徒弟每人都能拉五六首曲子了。但赵兴堂最希望的还是他的儿女,孙子孙女成为磋琴传承人。如今,老人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已经学会拉琴了,但是因为他们平时工作太忙,学琴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赵老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磋琴的技艺传承下去,但谁能当这个传承人?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技艺,应该是传内不传外,但我现在特别希望有外面的人能来学。”如果有人想学琴,赵兴堂就会免费教,他说现在,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会专注于学习一门技艺。磋琴就像是他的一个老朋友,无法舍弃无法放弃,他非常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学会这门技艺。
赵兴堂告诉记者,这把磋琴,陪伴了他一生。他希望在自己百年以后,还会有人继续拉下去,继续学下去。他对磋琴的热爱和眷恋,正如赵兴堂为祖父自谱的曲子《彩云追月》:“天边照射出霞光,古老的文明由你传递,为社会留下功绩……”
文/图本报记者贾慧殷梦
打花棍:68岁老太要发扬光大
提起“花棍”,可能很多市民都会觉得非常陌生。但殊不知,打花棍是我国一种特有的舞蹈艺术,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竟然渐渐被人们所遗忘。近日,记者在一次采访中,意外地结识了一位痴迷打花棍一生的老人,这位68岁的于淑坤老人,竟然是一位专业的花棍传人。
流传民间,打花棍艺术历史已久
据了解,民间流传打花棍是起源于秦末楚汉相争时期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相传项羽每攻下一座城池,便站在马上挥舞马鞭,高歌竞舞,这便是今日打花棍的雏形。
后来,这种兴奋的场景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舞蹈,流传至今。两千年来,打花棍历经时代的风雨、历史的坎坷,根系深深扎在民间艺术的沃土之中,其自身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完善中,向世人展示了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和无限魅力。
今年68岁的昌邑籍老人于淑坤从事教育工作近40年,是一位对花棍艺术非常了解的人。她告诉记者:“传统的花棍制作很讲究,用一根笔直的竹竿,长约120厘米,粗细均匀,直径约2厘米,在两端穿透竹竿各镶嵌三枚古代的圆形方孔铜钱,最后在竹竿末端绑上丝绸或彩带,这样就完成了。因为花棍选材特殊,制作工艺要求精细,所以必须是专门的木工才可以制作花棍。”
采访中,于淑坤从一个长盒子里取出了她的花棍,记者发现,这根她珍藏的花棍,跟她描述的传统花棍完全一样。于淑坤老人告诉记者,这根看上去很新的花棍,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制作的,30多年来,她一直精心保管。
自幼学艺,六十多年未间断练习
记者采访于淑坤时,她正住在华都颐年园老年公寓,采访中,记者发现这里很多人都知道于淑坤老人打花棍的绝活。
于淑坤老人告诉记者:“我从5岁开始学习打花棍,那时候就是觉得花棍很漂亮,挥动起来很好看。慢慢地,我就越来越喜欢打花棍了,也越来越爱学。我记得那时候跟师傅学习,经常一学就是一天,我才那么小,从来不觉得累。”于淑坤老人说,只要一看到花棍,就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自己的孩提时代,那是人生中无比美好的回忆。
于淑坤说,自己的师傅是一位复员军人,因为她那时候太小,还不怎么记事,所以只记得师傅姓李,高高的个子。“那时候师傅就三四十岁了,如今60多年过去了,恐怕师傅已经不在人世了。”
离开师傅后,于淑坤就坚持自己练习,60多年来竟然从未间断过。在长年的练习和传承中,她还在花棍原来的基础上加了不少改进。例如,原来的花棍使用单色的绸子,她将其改为用彩带,五颜六色的彩带更能显示“花棍”的缤纷特色。
传统艺术,努力传承并发扬光大
谈到打花棍的传承问题,于淑坤老人显得有些无奈和惋惜:“打花棍这项舞蹈艺术已经很少有人会了。据我所知,在潍坊市内,现在专业的打花棍者几乎没有了。往小了说,这是一种舞蹈;但往大了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艺术,所以,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让它失传。”
要将打花棍这种传统艺术传承和发扬下去,只靠个人小范围的表演和推广是远远不够的。于淑坤老人近年来一直在尝试寻求宣传和传承打花棍的有效途径。除了在现在的老年公寓积极宣传外,她退休后还参加了市老年大学,并将打花棍介绍给那里的人。最近正与老年大学相关负责人协商,准备组建一支专门的花棍队伍,由于淑坤老人系统地进行教授。目前,于淑坤正着手组织一支花棍表演队,由她授课,用一年时间教会他们,然后向有关部门申请,作为一种潍坊本地舞蹈艺术参加更多我市的文艺活动,向更多人展示打花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在打花棍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渐渐被人们遗忘的时候,我们应该庆幸有于淑坤这样的传人站了出来为它的传承做着不懈的努力。打花棍,应该让更多的人认识它、学习它、传承它,这是对老人多年来努力的一种慰藉和鼓励。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