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 正文

范宁平和他的二胡人生

2012年05月23日    来源:兰州晚报    
范宁平和他的二胡人生

  范宁平与日本艺人同台演出

  神州乐器网讯  一双从6岁就开始拉二胡的手,一个在30岁才开始计算“艺龄”的演员,一个被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家们称为老师的人,一个被誉为甘肃二胡界领头羊的人,一个伴随《丝路花雨》走过五湖四海的音乐大师。

  他,就是范宁平。“无论从业务成就还是从艺术修养来说,范宁平老师都算得上是当之无愧的大家。他是一个德艺双馨的演员,是我们甘肃文艺界的骄傲。”甘肃省歌舞剧院院长陆金龙这样说。

  甘柏林的得意门徒

  2009年5月13日,在甘肃歌舞剧院会客室里,我们见到了范宁平老师。眼前的范宁平少了舞台上的激情与张扬,谦和、儒雅。

  我们的采访就从范宁平的从艺之路开始了。

  范宁平的父母都是普通干部,亲朋好友中也没有人搞音乐。“是环境影响了我。”范宁平告诉记者,童年时候他家住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院子里,由于院里有很多艺术界的人,幼小的范宁平对二胡情有独钟。6岁的时候,范宁平开始接触二胡。上小学以后,先后在当地的少年宫接受辅导,开始了正规的二胡学习。

  范宁平的启蒙老师是被世人誉为“活着的阿炳”之称的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甘柏林先生。“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甘柏林先生的精心培养是分不开的。”用范宁平的话来说,“在甘柏林老师那里两年的学习,给了我一生的影响。”范宁平告诉记者,甘柏林先生给他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功夫底子。1964年,15岁的范宁平因为父亲工作变动来到白银市,并在白银读了小学和中学。

  虽然环境变了,但范宁平对二胡的挚爱并没有受到影响。在特殊年代,因为二胡拉得好,范宁平被抽调到工厂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经常参加各种汇报演出。1969年,范宁平以工人身份被借调到白银公司宣传队(半专业的业余文工团队),用他的话来说从此成了一名典型的“以工代干”者。

  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范宁平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的招生考试。当时甘肃省共初试后参加考试的有17人,但在北京最后进入复赛的只剩下范宁平一人了。然而,在他通过复试并参加了体验之后,却由于年龄偏大,出身不好(祖辈为地主阶级)等因素未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没有能够进入音乐的最高殿堂去深造、学习,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范宁平说。

  1978年,当时的甘肃省歌舞团(现甘肃省歌舞剧院)由于《丝路花雨》编排时急需音乐人才,在全省公开招纳贤才。范宁平凭借自己多年来扎实的功底,顺利进入了甘肃省歌舞团。范宁平说,这是他艺龄的开始。

  这一年,他29岁。在《丝路花雨》铺满鲜花的音乐殿堂里,从此多了一个虔诚的朝拜者。

  最持久的乐章

  由于范宁平扎实的业务功底,在进入《丝路花雨》剧组不久,他便成为了二胡演奏的副首席。“当时乐队《丝路花雨》剧组的二胡手有不少,范宁平虽然是新来的,但他的综合能力是很强的。让他直接上副首席,没人提反对意见。”甘肃省歌舞剧院院长陆金龙告诉记者,在担任了两年多副首席后,1982年,范宁平正式担当《丝路花雨》的二胡首席演奏家,从此他也成为《丝》剧乐队的领头羊。

  从《丝路花雨》进京汇报演出开始,30年过去了,在1300多场各种演出中,范宁平在他的琴弦中拨出了人生最持久的乐章。

  “歌舞剧团的首席演奏家,并不光是业务上的排头兵,还得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和大局观念。实际上他所承担的是乐队副指挥,是整个乐队的灵魂人物。”陆金龙院长说。

  甘肃省歌舞剧院的很多演员都知道,范宁平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不管是外出演出还是上班休息,他练琴的习惯从来也不间断。“乐器需要天天练,才能保证音准与演奏的高质量。行内都流行这样的顺口溜,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范宁平说。即使现在已经功成名就了,但范宁平依然坚持每天练功。范宁平还有个习惯,在每次去外地表演的时候,都要尽最大可能抽时间去拜访当地的音乐专家和学者,以便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学无止境,一个好的琴手必然是一个博采众长的人。”范宁平说。

  作为乐队的首席演奏家,必须要具备兼通其他乐器的能力。因此,范宁平在乐队中不仅完成他的二胡演奏,还要担负起其间穿插京胡演奏等其他乐器的表演。《丝路花雨》剧的第一幕《英娘卖艺》中有一大段京胡演奏,多年来就是范宁平的保留内容。甘肃省文化厅有关官员戏说,因为有了范宁平这样的大师,歌舞剧院多年来“缺”一个京胡手的编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范宁平1978年结婚,爱人孟庆莉是白银公司子弟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刚结婚就分居两地,为了丈夫的事业,孟庆莉独自抚养孩子,操持家务,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八年。范宁平感慨地说“能够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妻子多年来在背后的支持与辅助。”

  从1978年开始的30多年时间里,范宁平凭借深厚的艺术功底,获得过国内外诸多好评及奖项。他曾多次随《丝路花雨》剧组到数十个国家进行演出,5次东渡日本,举办独奏音乐会。他的二胡演奏,在意大利米兰斯卡拉剧院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1983年,获得甘肃省第一届专业青年器乐大赛第一名……

  1987年,获得甘肃省第二届专业青年器乐大赛第一名……

  1999年,获得甘肃省首届声乐器乐大赛二胡比赛第一名……

  2005年,获得甘肃省第二届声乐器乐大赛二胡比赛第一名……

  ……

  范宁平笑着说他并不是一个学院派,也不是科班出生,因此更要比别人努力,所以他珍惜每一次演出和比赛的机会。尽管如今已经退休,可范宁平却是退职不退身,依然默默地在他挚爱的舞台上忙碌着。

  早在1972年还在白银业余文工团工作的时候,范宁平就开始收授门徒,主教二胡。现如今,他的弟子们遍布大江南北,且多有建树。

  近年来,随着民族器乐的普及,很多家长对于培养孩子早期艺术习惯非常重视,很多人都托关系找他给自己的孩子辅导。但范宁平对于二胡的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解。“学习二胡,最好是在幼年就开始,即5岁半左右。一般情况下,小孩的艺术兴趣、弦乐基础需要3到5年的时间,而年龄大则学习难度会相应增大。”范宁平认为,学习乐器,首先得热爱这门专业,不热爱,那就没有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再者,要具备一定的天分。最后就是勤奋了。“天分占十分之一,勤奋则是十分之九。如果够勤奋,那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便能够掌握好过硬的技术,打好演奏基础。”范宁平说,作为一名教授者,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提供可以演奏的平台,只有有了可以发挥的平台,学生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这门技术。

  写在后面的话

  范宁平说自己这辈子最大的幸运是站在了一个属于音乐人的平台上,他再三强调,自己是歌舞团培养出来。“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宽松、有激情的平台,才能让每个人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来。”“乐队是一个团体,个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离开这个团队,任何个人都是无本之木。”范宁平说“只有先做好了人,才能再做好事,育好人。”

  范宁平说自己是音乐大海中的一朵浪花,然而就是这朵浪花,也足以掀起传统民乐中的阵阵涟漪来。

  “范宁平尽管已经退休,可他人退心不退,职退艺不退。他对艺术、对事业的这种执著,代表了老一辈西部艺术家的风范操守,是很令人钦佩的。”甘肃省歌舞剧院陆金龙院长说“范宁平作为省内二胡演奏的领军人物,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型。”

  60岁的范宁平依然忙碌如初。偶尔闲下来的时候,他也会掏出装在口袋里孙子的照片,静静地看,痴痴地笑。

  大幕尚未落下,曲声依旧悠悠,范宁平的演出还在继续。

  人物简介

  范宁平,生于1948年。祖籍山东黑龙江牡丹江市。国家一级演奏家,二胡演奏家。甘肃省歌舞剧院乐队首席兼独奏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乐队会员,甘肃二胡协会副会长。

  甘柏林,二胡演奏家,教授,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1935年9月29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市,自幼因病双目失明。1946年春进入长沙盲校,跟随武泗玉(盲人)老师学习二胡、笛子、扬琴,1947年专攻二胡。1992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表演艺术事业突出贡献专家津贴,1998年被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神州乐器网微信关注

责任编辑:陈静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