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苏州虎丘塔外,水磨腔穿林渡水,婉转缠绵。游人纷纷止步,四顾相寻。
凉亭前,两个极美的扮相映入眼帘。主人公正在排演昆曲经典唱段《牡丹亭·游园》,只见莲步轻移头钗闪动,朱唇轻启水袖翻飞。
发自内心的热爱
“我叫胡易佳,我们全家人都喜欢昆曲……”
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才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胡易佳腾地站起身来,向前来挑选演员的“小京昆班”老师毛遂自荐。
胡易佳的家乡在昆山,这里正是昆曲的发源地。外公是个老戏迷,表阿姨和姨夫曾经是专业的锡剧演员,正因为平日在家中耳濡目染,胡易佳心中一早就埋下了昆曲种子。
就这样,她成为了学校“小京昆班”的一员。每个周末她跟着昆曲“传”字辈的老艺人从基本功学起,压腿、练功、走台步、跑圆场,学习手、眼、身、法、步等昆曲表演的一招一式。除了学昆曲外,她还跟随老师学习京二胡演奏和京剧表演。
有着高挑身材、披肩长发的范舟,自小也是一名闪烁着艺术细胞的苏州女孩。小学时,一位苏州评弹前辈想要收她为徒,但是父母以女儿读书为重婉言谢绝了。与评弹擦肩而过后,热爱舞蹈的范舟坚持己见学习了拉丁舞、芭蕾,正是因为从小打下的舞蹈基础,日后学习起昆曲身段,范舟得心应手。
2008年胡易佳考入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师范专业,第二年范舟考入苏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基地班。
“我是个不折不扣的昆曲票友。”胡易佳笑着说。不仅定期来校演出的专业昆剧表演场场不落,胡易佳还特地坐火车赶到北京,花500元钱买戏票,为的是欣赏青春版《牡丹亭》的第200场演出。受她的影响,宿舍里的其他几位同学也都迷上了昆曲。
一入大学,有着文艺特长的胡易佳和范舟就加入了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中的舞蹈团,陆续参与了昆舞《游园》、《吟兰》的排练和演出。“因为昆舞融合了昆曲元素,是许多昆曲表演的基础。”胡易佳说。
“昆曲名伶不是那么好当的”
只是自小的一个爱好,胡易佳和范舟也许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踏上艺术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并借此机会近距离接触昆曲这一古老的艺术瑰宝。
2011年11月,东吴艺术团收到了一份来自“相约维也纳—奥地利中国艺术节”组委会发来的邀请信。艺术团上下为之激动不已。
经过一番激烈的选拔,有一定表演基础的胡易佳和范舟最终获演《牡丹亭·游园》中的杜丽娘和春香两角色。
为了帮助她俩系统地学习昆曲,艺术团的指导老师将她们送到苏州昆剧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特训”。从唱功的吐字、行腔,到身段、步法,甚至是昆曲服饰、化妆,胡易佳和范舟都跟着演员老师、化妆老师们学了一遍。
范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昆曲演唱时运气必须像橄榄的形状,“不易掌握,要不断地自学、琢磨,再由老师纠正,几经磨合。”胡易佳表示,昆曲韵白中的中州韵是明朝时带有方言特色的苏州官话,发音与现在的苏州方言差别甚大。“即便是昆山本地人,念白的发音还要纠正很久。”
“昆曲名伶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她俩认为。
化昆曲的戏曲妆,必须要做“水片子”梳妆,按各人面形贴出最美的脸形。打片子的时候必须保证打好的片子粘在脸上,不掉也不滴水。化妆师告诉她们,如果没有打过上百个片子,根本掌握不了技巧。为此,她俩一直在练习,打了不下上百个片子。
繁复的昆曲戏服也是里三层外三层,容不得半点马虎。以杜丽娘为例,水衣、闺门帔、对帔、裙摆等至少四五层衣物,还有长长的水袖,繁重的发钗头饰、线尾子等,加起来足有三斤多重。一场演出下来,胡易佳挥汗如雨,还常因头饰勒得太紧而头疼不已。
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
漫舒水袖,云步轻点。拥有着140多年历史的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内,迎来了两位中国古装主仆。由胡易佳饰演的杜丽娘、范舟饰演的春香登台亮相,惊艳全场,昆曲柔美的唱腔、华美的扮相、行云流水般的身段,再加上艺术团中民乐团同学的笛子、古筝、琵琶、二胡、扬琴、笙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伴奏,现场的外国观众享受了一顿原汁原味的昆曲“大餐”。
节目结束后,观众席掌声雷动长达三分钟,同学们多次鞠躬谢幕。
“真的是太美了!”一名来自意大利的观众在观看完苏大同学的表演后不禁赞叹。这是他第一次欣赏昆曲和中国民乐团演奏。
“中国的音乐是最接近自然、直达心灵的。大学生音乐家们非常棒,我会永远怀念这个有关中国的美好夜晚。”自小就生活在奥地利的彭来女士,虽为华人,但在之前从未现场欣赏过中国的民乐和昆曲表演。
回想起当时演出的场景,胡易佳和范舟表示“很紧张,也很激动”。虽然表演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舞台上的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她俩注意着自己唱出的每一个字、表演的每一个动作,直到最后听到掌声响起的那一刻,心才终于定下来。
在当天演出化妆的时候,还出了一点“小意外”。冲泡刨花片必须用烧开的开水,可由于欧洲人没有喝热水的习惯,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准备室内众人到处都找不到烧开的开水。最后,还是艺术团的同学们帮忙解围在就餐的中餐馆里,用保温杯接了开水,迅速送到化妆间。
就在艺术团从维也纳归来不久,苏州大学携手苏州昆剧院启动了“久久流传”大学生昆曲传承工程,计划用一年时间打造出校园版昆曲《牡丹亭》。遗憾的是,这对昆曲姐妹花,一个将继续留在舞台上,一个则将在今年7月份毕业后回到家乡的中学任教。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