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强是陈家台村银音会的骨干,一有时间他就会约几位乡亲奏上一曲,商量怎么把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传承下去。
神州乐器网讯 见到房山区佛子庄乡陈家台村村民马志强时,64岁的他手拿一副乒乓球拍正往家走。原来,村里一场早间乒乓球较量赛刚刚结束。
村里人说老马是“能文能武”。“武”是说他双手巧,不仅乒乓球打得好,全村至今没几个人赢得过他,而且他编织出的夻(注:音huà,一种装盛的农具)子除结实外,还像工艺品般耐看。“文”是指他才情高,1968年老高三毕业的他写得一手好词,“如梦令”、“浪淘沙”是他最常用的词牌;他还好音律,笙管笛锣样样在行。
不过,如果仅仅是他个人如此突出,村民们不可能封他为“活雷锋”30多年里,他义务为乡亲们编织如工艺品般的夻子2000余只;自从20多年前加入村里以表演古乐为主的银音会后,他不仅购置乐器重振其声势,还早早开始物色传承人;12年前,他退休后更是自掏腰包2000余元建起乒乓球室,至今约4000人次来此免费消遣。
“必须有十个八个的水平超过我”
乒乓球室距离马志强的住家也就两百来米,那里原本是马志强本家叔叔在村子里闲置的一处老宅院。2000年,从大安山煤矿退休后,老马正式开始实施他的“村民健身计划”,他要改变老哥儿们成天守在棋牌室、麻将桌前的现状。于是,他一方面游说自己的叔叔将空院子交由自己打理,自己拿出两千多元钱买回球案和球拍,一方面亲自上阵传授技艺,让更多人喜欢上这项运动。“当时,我就想必须要有十个、八个人的水平能超过我。”自此,地处房山区佛子庄乡深山中的陈家台村村民多了处消遣的好地方。
多的时候这里一天能来近20号人,少的时候也有四五人,一年365天,360天都有人光顾。老马每天到乒乓球室无外乎三件事。早晨七时去开门迎接第一批前来光顾的村民;其间要么和人切磋几局,要么教那些新加入成员如何打球;关门的时间并不固定,基本以屋内光线明暗度为限。
遇到不会玩球的村民,老马都是手把手地教他们。潘帅从念小学就开始跟着马老师练球,如今已念初中的他是良乡五中的削球高手。暑期刚刚开始,他就向马老爷子下了大战三百回合的“战书”。72岁的村民李怀荣现在已成为球室里的常胜将军。
马志强还将这里看作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地方,村里好几户结怨的家庭都在这里和解了。“身心舒畅了,气儿自然就顺了。”他说就像自己做这些事情后的感受一样。
编好夻子后,他送到田间地头
由于上了年纪,马志强编织夻子的速度越来越慢了。年轻时他一小时就能整出一个,现在得花上三个小时。不过,他依然坚持做着这份免费的手艺活儿。
夻子这种传统农具,在山村种地、盖房都少不了它。马志强说,自己十多岁的时候,就立下目标,坚持每年为父老乡亲编夻子五六十只。屈指算来,30多年里,马志强编织的夻子已经超过2000只,并且全部无偿送给村民们使用。
为了加快编织进度,美化编筐的外观,他在学习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还多方改进工艺。诸如最大限度地节省使用从深山里割回的荆条,在保证平衡的前提下,尽量减轻它的重量。佛子庄乡中心幼儿园老师姜玉央至今都舍不得用老马送给他的那件“艺术品”。
编夻子最危险的环节是上山割荆条。为了赶在春耕前多做几只,有一年春节刚过,老马就上山割条编筐了。一不小心,镰刀的手柄一打滑,刀刃砍在了他左手食指上,顿时血流如注。老马原本没当回事,没有马上医治,结果加重了病情。等后来去医院,医生诊断为细菌侵入血液后引起了肝部化脓。
村里有人会向他提前预订夻子,然后上家里来取。更多的时候,他主动将编好的夻子送到田间地头,堆在空旷的地方,任由大家伙儿取走使用。他多年来还上门为村民义务理发,用坏的推子有近30把。“国家给我的退休金已经不少了,可他们还要辛勤劳作。”他希望自己能帮助到村民们。
“我可以少吃几口,传承古乐的路不能中断”
数日前,马老爷子以“浪淘沙”为曲牌新作咏叹当地黑龙潭龙神庙的词一首。“相识多银髯,变迁几番?钟鼓夙夜,和秋蝉。戏楼一去何日返?问询八仙。”一如词中透露出的感伤,马志强现在也很为“半休眠状态”的民族古乐境况担忧。
所谓古乐,乐谱全是古老的“车工谱”,即“上一五六凡工车”,授徒传承都是用“车工谱”。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还在外地上班的马志强就加入村里恢复不久以演奏古乐为主的银音会,成为发起人之一。银音会如同民间花会一样,它是一种民间文化活动形式,不以一场一次计,音乐爱好者自发交流聚会。如今,这一深受百姓喜爱的器乐表演团体因为人员断层,人数已由最初的20多人减少到10人左右,而且绝大多数年纪都在60岁以上。
“老一辈的民间文化传统不能在我们手上失传了。”凭着这一信念,近些年,马志强从每月不到2000元的退休金中拿出上万元置办各式乐器,会员可以随意取用。如今,不少乐器都在会员家里供其练习。为了进一步扩大其影响,2010年,他还与人发起成立了房山深山区首家乡一级文联组织,每年庙会必带队到黑龙庙演奏。如今,马志强又尝试将乡村里发生的大小事情作为素材融入到古乐中去,“我可以少吃几口,但传承的路不能中断。”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