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昨日,2012年喀什上海文化周四联展在喀什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上海书展”喀什专场、“我眼中的喀什——上海”摄影展、沪喀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以及“情满天山 驭动喀什”汽车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往观展。其中,江南丝竹和维吾尔木卡姆的交相辉映,现场碰撞出两地文化交流的火花。
现场:豪放遇上婉约
昨日的喀什国际会展中心聚集了超高人气,不少观众一大早就慕名赶往。刚进入会展中心,高亢粗犷的歌声和豪放苍劲的民族乐器,极具感染力,如磁石一般把大部分观众都召了过去。穿过围成数圈的人群,眼前“混搭”景象令人有别样的惊喜。在展馆一处地毯上,7名身着白色维吾尔民族服装的粗犷中年汉子席地而坐,4名打起手鼓唱起歌,3名各自抱着乐器或弹或拉,自由奔放的随意气氛煽动得观众不由自主地随乐摇摆起来。而在维吾尔汉子的后面,坐着4位年轻汉族姑娘,大红衣服,扮相婉约,面带浅笑地欣赏着维吾尔汉子的表演,不时悄悄地应着节奏轻敲板凳。不一会,等到维吾尔汉子们停下了歌舞,年轻姑娘们款款端起手中乐器,或拉二胡、或吹笛、或弹琵琶,风格精细,乐声悦耳动听,透出的优雅宁静感觉,也吸引刚刚还大喊大叫的维吾尔汉子凝神静听。两种风格的音乐无障碍交流、碰撞,两地音乐人与乐会友,相映成趣,成为一大亮点。
互动:音乐是相通的
据悉,维吾尔汉子表演的是维吾尔族刀郎木卡姆,年轻姑娘展示的则是江南丝竹。前者分布在新疆叶尔羌河至塔里木河流域为中心的刀郎地区,作为一种民俗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者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坐在7名汉子中央的艾买尔·玉素因是“主唱”,相比音乐交流的无障碍,他几乎不懂普通话。在乐队带队人买买提·艾力的翻译帮助下,艾买尔·玉素因告诉记者,他今年45岁,和乐队其他成员都是麦盖拉县的农民,木卡姆在他们家是代代相传,他的表演就是父亲教会给他的,没有经过任何专业院校训练,“我们平时都是干农活,碰到农闲、谁家结婚办喜事什么的,我们才凑一起唱。”至于歌词意思,艾买尔·玉素因摆摆手,表示自己也说不清楚。他还介绍,刀郎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拉弦乐器艾捷克、拨弦乐器卡龙、刀郎热瓦甫,以及手鼓等,这次全部都有。
相比之下,江南丝竹的四位表演者年轻了不少,几乎都是上海财经大学的大一、大四在读学生。拉二胡的闵瑞介绍,她们都是大学民乐团的,学江南丝竹是大学才开始的,“但我们都有‘童子功’,进大学前都有器乐基础。学校民乐团有江南丝竹老师,会教我们,不然就要失传了。”她笑着表示,之前听说“刀郎”,只知道是个歌手名字,不知道还是民间音乐,刚听了觉得刀郎木卡姆很有意思,“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接下来还有几天一起表演的时间,一定向他们好好请教,虽然风格不同,但音乐的语言是相通的,大家互相多交流。”
交流:沪喀两地交融
据介绍,上海作为“通商码头”、喀什作为“丝路明珠”,两地诞生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沪喀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活动,为两地精心挑选。除了江南丝竹和维吾尔木卡姆的交相辉映外,还有上海金山农民画对应维吾尔模戳印花布技艺、各具风情的两地传统民族乐器实物陈列。此外,“四大联展”其他环节也很好地体现了交流、互动、你我交融的特点。其中,“上海书展”喀什专场,有独具特色的维吾尔文书籍;“我眼中的喀什——上海”摄影展展示的都是两地摄影师分别体现上海、喀什人交流的作品,连现场接受记者采访的喀什摄影家协会主席包迪都是居住在喀什的上海人……多方面的水乳交融,几乎让人很难分出城市界限。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