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 正文

龚琳娜夫妻呼吁民乐原创音乐发展空间大

2012年11月06日    来源:21CN娱乐    

  神州乐器网讯 主持人赵宁:因为之前跟CCTV的合作,我也有幸采访到很多的民乐演奏家,他们也提到一个现象,他们说他们从小无论是二胡,琵琶都是那些曲目,到最后还是那些曲目。

  夏雨:今年大赛引发更大的思考也就是关于创作的,今年有几个,因为民族乐器大赛,现在看选手们,尤其是职业组的选手们,专业院校出来的孩子们,他们的技术真得非常棒,可是技术下来之后,他运用这个技术应该怎么服务到音乐当中去,他服务到音乐当中去的时候,需要的其实是作品。我们这次也发现了在民乐演奏上,可能作品也是一个挺大的问题,民族音乐的发展它需要呼唤更多更好的音乐创作人、作曲家,能够帮助、推动整个民族音乐向前发展。像老锣刚才说的,这个舞台是开放的,我们可以具有各种各样的风格,各种各样的形式,但是我们真正的需要,大家能够一起,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可以共同地往前推进,而不是说我们从师承,从他的老师一开始是这样的演奏方式。

  吴彤:他们刚才一直在说怎么能够向国际的视野介绍中国的声音,刚才你也说世界需要中国的声音,需要什么样的中国声音,当然一定不是卡拉OK。也不单单是某些类似的一种创作,就是借助很多西方的模式的。在我印象当中,我小时候见过中央电视台有一场民乐大赛,有很多传统的吹鼓乐班子,他们的鼓在台上是翻天覆地,那种热情是挡不住的,并不是这个作品怎么样,而是活灵灵的人在那儿,甚至忘了技术,忘了风格,就是这种精神,人的热情。回归到音乐本身还不如回归到内心,我们这个民族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这种精神。

  夏雨:今年大赛在改革之初就提出了一个,我们今年一定要把技术型的赛事转化成艺术型的赛事,今年推出核心的理念就是音乐与人,我们希望推出的选手是非常立体的,丰富的,具有个人魅力,能够把握住这个舞台的,能够成为明星的概念。整个在赛制上的设计包括内容上的设计,都是按照这个思路走的。他不只要技术特别好,他还要有个人的舞台风采和个人的魅力,站在这个舞台上的时候,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这次大赛首次增加了非职组和儿童组,在整个直播过程中,非职组和儿童组是让我们特别感动的。那两天在导播台上,眼泪都要掉下来了,非职的马奶奶,一个72岁的选手,她一直特别执着地喜欢笛子,自己自学的,今年走到央视舞台上,那个时候可能大家关注的就是吴彤讲的,不是技术层面的东西了,他是把他的音乐和他的人生融在一起。包括几个儿童组的选手都特别可爱,他们还没有受到技术层面的干扰,而他表现出来跟音乐本身的融合,刚才龚琳娜提到了,乐如其声,他的性格是什么样,跟他的音乐表现风格是有关系的。

  主持人赵宁:有的时候看龚琳娜的演出,也会感觉她整个人是在音乐当中的,她所有的神态,她舞动的感觉都成为音乐延伸的部分。在这次大赛中,龚琳娜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选手或者一些段落?

  龚琳娜:我觉得非职组有一个拉二胡的选手,他第一声拉出来,当天他拉的是《一枝花》,他拉出来好美,一个税务干部,他50多岁了,他的梦想就是要上音乐学院。他那天拉出来特别有韵味。

  吴彤:很重要为什么我们都那么关注他,我们以前听到的二胡都没有二胡的味道,前面说的技术,现在技术会耽误音乐感情,但是基础也分不同层次的,我个人认为基础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专业基础,你想变成专业音乐家,你的技巧肯定是很好的。我们不要说不重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要耽误你的路。现在在二胡教育里,太重视小提琴的拉法,没有关注中国传统的拉法是怎么样,这也是技巧,是不一样的技巧。我们为什么都关注二胡声音,突然出来了一个中国的声音,之前我一直都认为用小提琴更好听。

  吴彤:我看这个人也印象特别深,在最后决赛的时候他也在,还拿了第二名。我第一个感觉是二胡这个乐器在他手里面让我有一个新的感觉,二胡这个乐器吃老不吃小,如果从年轻演奏这个乐器,越老这个乐器能升值。因为随着你生活的阅历越来越多,如果把你的心和乐器能够人情合一,感觉不到技术,但是他就是用琴唱歌。

  龚琳娜:现在年轻人拉二胡也好,弹琵琶也好,技术非常好,但是韵味少了。从我声乐角度来说,我们练声都是用钢琴练,我没有韵。声乐是很严重的,以前越来越不会唱韵味了。乐器用二胡的作品,它的韵很重要。在年轻的孩子里,也许听不到他很深的感情,但是可以听到韵很重要。

  夏雨:我的印象里,比赛有一个孩子,弹的是《红楼梦》里的选段,我在上面的时候,叫主持人,你问一下这个孩子看过《红楼梦》吗,主持人问他,他没看过,他都不知道。

  主持人赵宁:是教育的问题,无论学古典音乐,学钢琴的,还是学民乐的,培养的是你一定要不出错,技术上越来越好的同时,忘记了音乐是给我们宣泄情感的通路,这个最基本的。

  吴彤:大家把表演和演奏分开,其实演奏是因为你心里有话要说,你用乐器表达而已,最重要还是你要说,你要说的冲动如果没有了,只变成了这个乐器,我不能搞错,我的眼睛还要眉来眼去,你经常看到很多技术非常好,表情有点别扭,怎么夸张都夸张得不恰当。其实那位税务干部,他没有什么技术,他就是人琴合一,他表达的时候有内心的感受,这是很重要的。

  夏雨:今年这个大赛,第一次这么改,也是希望通过这届的比赛,更多的是影响下一届来参赛的选手,我们希望今年增加了非职,增加了儿童,包括在组合的时候,特意开了传统民间器乐组合,我们希望来参赛的就是刚才吴彤说的那些,真正的民间的,还活跃在民间,他们是接地气的,如果他们能到这个舞台上,会呈现出一种更加丰富的状态。

  龚琳娜:我小时候特别喜欢传统民间器乐组合那场。

  老锣:这个也会给专业环境带来很多新的概念。

  夏雨:我们还是希望央视做的比赛用我们这个平台,推开更广的门,让更多的人能够进入到这里,今年大赛在社会上口碑跟声誉包括收视,今年是双赢,大家反映特别好,今年开通了微博,开通了热线的短信和电话,每天直播完了之后,都要去看一下评论,今年看到最多的,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很多观众都说第一次看到民族音乐,没有想到这么好看,这么好听,以后我的孩子我也让他学一样民族乐器,看到那个短信的时候,这个对我最大的安慰。你很欣慰,因为你把这个平台打开之后,让很多人看了之后,也许原来根本没有关注过民族音乐,但是关注过后,很多网友还在说,还是我们自己民族的是最好听的。

  龚琳娜:在民乐这块机会真的很少,对民乐演奏的人来说机会很少。现在歌手的机会非多,这个平台特别好,而且历时那么长时间,等于像一个系列了。那段时间我的生活变成每天必看这个比赛。

  吴彤:说到专业和业余,看业余的选手那场,我的感动成分一点不比专业那场少。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可能每天都在演奏,作为兴趣,有些人一辈子持续下来,有些专业的乐手他们未必真的喜欢那个乐器,他们未必会在茶余饭后可以在家里炫两段,他可能变成一种生存的方式或者工作的方法而已,但是的作为民乐这么广大的基数,真的是业余老百姓。所谓的专家,我的老师的老师就是来自于民间,那时候也没有专业和业余之分,也许有一天真的业余的可以做得那么好的时候,我们真的可以不做专业和业余的区别了,那是最好的。

  老锣:我们不需要分职业的和非职业的,也可以有很专业和业余的,专业的让自己搞音乐,如果我们这样分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职业的和非职业,谁上音乐学院和谁没有上音乐学院,这样的分法以后不太准确。

  夏雨:前两届大赛完了之后还有一个问题,所有获奖选手的出路问题,前两届大赛的选手基本上留校当老师了,还有一部分选手,当时特别棒,但是之后离开这个舞台了,他不从事这个工作了,让人觉得特别可惜。今年在大赛冠军之夜的时候,就增加了我们去四大国字头的团长在现场签约,郎昆总监挨个跟这些团长去聊,我们真的希望大赛比完之后,这个选手一定要去舞台上,他们放到更多的平台上,舞台上去锻炼,用他们的音乐去传递给更多的人,留校当然是很好的,但是舞台实践很重要。

  龚琳娜:舞台实践非常重要,即便是一个大学生,你就学了本科,又上研究生,你很少在舞台上,你再拿什么东西教给你的学生,还是老师教给你那些东西。我记得我十年前看吴彤在舞台上唱歌,我当时特别感动,他唱歌好享受,他那么成功,他放下了,开始做民乐,又吹又唱,有自己的乐队,他一直没有变,回到民乐的起点发展。一个人经历那么多,在中国舞台,在国际舞台,跟不同的音乐家有这样的合作,这样的人是最好的老师,会教给学生除了演奏技术还有怎么样真正地站在舞台上跟观众有所感情的交流。

  夏雨:我们在现场决赛那三天冠军之夜现场很火爆,因为那四大团长他们真的动真格,如果他们签约的话,每个人拿出非常优秀的条件,包括直接调进这个团,解决北京户口,正式地签约,很多诱人的条件。在这些条件的背后,更重要的是我们能给选手一个选择,如果你真的是喜爱,你热爱,我们希望他能够走到更大的舞台上去,而不是说获奖了,挺好了,我拿到这个奖了,代表我的成就,我就转行了,这个对民族音乐真得是太大的损失了。前两年我都觉得有很多选手特别可惜,最后推出的冠亚季军都给出这样的双向选择,而且我们有后续的选择。

  我们也真的希望在座的音乐家,他们能够带领着这些孩子们一起,反复地还是说的一句话,今年的理念音乐与人,另外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我们一直想传递给观众的,音乐应该是让人快乐的,你应该在这个当中找到快乐,儿童组有几个小孩子给我印象特别深,他们的状态,他很开心,在台上不是因为我一定要拿个奖或者怎样,而是我得奖,我比的时候很认真,下来的时候依然很快乐,小伙伴玩成一团,我们觉得特别好。在颁奖晚会上,明天录制,9号播出的颁奖晚会上,老锣就带了一群孩子,给我们展示一个音乐能带给人快乐的作品。

  龚琳娜:这两天我亲眼看见他们怎么排练的,他带着这群孩子,一开始不是拿着谱子,我们来玩即兴,一起有一个节奏,一起有一个合声,每个人有一个合声,注意听别人,发挥自己。在这个基础上,练自己的新曲子,是很快乐,很多家长在旁边听,最后都被他们音乐感染,因为他们自己是投入在音乐里。

  主持人赵宁:我也觉得这样的比赛真得是应该越来越多一些,因为你们是专业人士,而作为我的身份,可能我们是普通人,我们不是专业人士,但是我们也很希望让更多的普通人能够知道在我们需要情感宣泄,需要音乐,去宣泄我们情感的时候,我们能想起中国的乐器,而不仅仅是去学可能大家更熟悉的乐器,而那些是最能够自然表达的,因为那是我们民族的传承。

  老锣:你刚才说的,我们更多要重视一下中国民间乐器,而不是现在那么熟悉的,现在年轻人认为那么多乐器不是中国乐器。

  主持人赵宁:我说的是现在孩子都学钢琴,现在学的民乐里多一点是古筝。

  夏雨:现在古筝学的人是最多的。

  主持人赵宁:事实上有很多音乐家会采风,走到民间,回来说失传的那些乐器,那些演奏的方式,一些艺人。

  老锣:我们俩应该多一些孩子要学笙,笙是太好的乐器。

  吴彤:笙有三千年的历史,笙的价值一直在渐弱,最开始笙完全是宫廷的雅乐,而且笙是一个君子的象征,我最近这几年一直在找古代的笙赋,唐诗宋词都有记载。我后来总结出来有四点,有四个精神,叫合、德、清、正。合就是和谐,笙就是合声乐器,它也是手风琴,它影响了手风琴和管风琴。同时自己也是管乐器,在这方面笙是极为少见的乐器,到现在始终还在用,他演奏合声是优势。而且这种合声,笙在演奏的时候,不像古筝学的那么难,我在开始学的时候只吹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学了两年。每个音是传统合声,笙是按照怎么熟怎么舒服来的,单音很顺,但是要吹合音的时候完全乱了,那个时候我爸说我要吹得好,给我买块巧克力,给我急得,都哭了。后来就慢慢地过了那个阶段以后,你可以享受。这是合的部分,这个合和中国天地人合,天人合一,也可以上升到这个高度,笙本身没有二胡的弯音,笙永远是直的,直本身是君子的性格,是一种品德,是一种坚守,很多的时候我在想笙怎么表现出来又那么费劲,我想柔一下柔不起来,后来发现当我要吹一个慢的旋律,会让人觉得非常有气质你要表达但是又不过分,所谓乐而不淫,乐而不伤,这是中国的表达方式。

  清,笙的音色是清凉,清裂,我记得李后主有一首小诗,笙有簧片,簧片用铜和石磨成粉涂在簧片上,当簧片运动的时候,是金属和石头也在碰撞,也在产生共鸣,那个声音是听口琴的声音不一样的,这个声音像镶了边,很虚幻的音色。

  正,很简单,因为笙永远是一个音是准的,在每次演奏之前,花两个小时定音和校音。大家都知道滥竽充数,有的时候过几场的时候,这是什么,你知道滥竽充数吗?知道。一方面知道这个坏人在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其实它也体现了当时那个朝代笙的推广,它的流行程度,它重要的程度。

  老锣:我真的很希望这个宣传了以后,希望下一个比赛能见到更多的笙。

  夏雨:上一届有个笙组合,十几个人,这届很少。今年的比赛挺奇怪的,打击乐也没有。现在可能民族音乐发展不平衡。古筝是最大的,古筝报名人数是最多的,然后是二胡,这两大项。但其他的真的是不是特别均衡。

  龚琳娜:老锣你多写点好的笙的作品。

  夏雨:如果他的表现好,音乐好,演奏对它的驾驭,中国乐器最大的都是特别有个性,每一个乐器都很有个性。

  龚琳娜:可以这样说,中国音乐现在的发展空间很大。

  老锣:可做的事挺多的。

  龚琳娜:夏导下次也可以把音乐厅的演出市场,音乐厅的经理请来,我经常跟音乐厅聊,为什么这里演民族乐器少,观众是需要的,但是老是那些作品。

  夏雨:今年3月份的时候请到全国研讨会,请到唱片出版界和公司的,当时专门有一个话题在讨论这个,后来的四大团长的现场签约就是在那次研讨会当中产生的想法,就是想不能光把这些选手做出来,他们得奖了之后,我们可能有责任跟义务,为他们去拓展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这个平台是什么,就是帮他们走向舞台,有一个真正能够让他们去接地气的舞台。

  吴彤:特别地开心可以看到中央电视台在引领大家对民乐的关注,也在推动实实在在的民乐事业往前走。有些人也在质疑,最后的冠军之夜的时候有些作品好像有点欠时间,欠多一点时间来打磨。我们如果一直能够推动这些新的作品,电视大赛也一直在做,如果我们还可以继续保持我们在要求新作品的事态的话,我想有更多的老师可以关注,可以更多的时间花在新作品上,到那个时候,下一次就像天所说的,不但是团长签约,还有剧院,还有出版,真的会变成另外一番天地。

  龚琳娜:民乐大赛不光是能够选拔出很好的人才,每次民乐大赛能够推出很好的作品。

  主持人赵宁:对,有更多的人投身到创作当中去。

  龚琳娜:真正推动中国民乐的发展。

  夏雨:我们现在也在考虑要不要做一个作品的征集,之前做过流行歌曲创作大赛,那个大赛推出了很多很好的流行音乐的作品,现在我们也在想说要不要去征集民族音乐的作品,对他们专门的征集可能会对创作人是一个鼓励。也能拿出很好的作品在我们以后的下一届大赛或者后面的节目当中通过电视媒体的平台,能够推广出去

  主持人赵宁:今天在这里非常感谢四位嘉宾,借由我们来聊2012年CCTV民族器乐大赛引发很多的讨论,希望今天所有的好的愿景能够一步一步成为现实,能够真的实现,再次感谢各位,谢谢你们,我们这场聊天先到这里结束了,感谢大家!

  新浪娱乐讯 2012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即将拉开帷幕,11月2日,节目四位主创人员导演夏雨、嘉宾歌手龚琳娜和她的老公老锣,以及评委吴彤做客新浪畅聊大赛台前幕后点滴。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赵宁:欢迎各位新浪网友,这里是新浪直播间,我是主持人赵宁。2012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即将拉开帷幕,今天非常有有幸请到四位嘉宾跟大家畅聊民族器乐大赛,欢迎首先导演夏雨

  夏雨:大家好,

  主持人赵宁:同时欢迎民族器乐大赛的特约评论老锣。

  老锣:大家好,我是老锣。

  主持人赵宁:欢迎龚老师。

  龚琳娜:大家好。

  主持人赵宁:同时欢迎评委老师吴彤。

  吴彤:大家好。

  主持人赵宁:现在请介绍一下民族器乐大赛的情况。

  夏雨:我们大赛在29号已经赛完了,今年是台里举办民族器乐电视大赛第三届。今年的大赛跨度的时间比较长,从6月12号启动的,在798,正式启动了之后,大概近五个月的时间,经过了前期漫长的路演、报名一直到初选,到预选赛,到分组赛,到决赛。29号的时候,所有冠亚季军全选完了,颁奖晚会即将播出了。

  主持人赵宁:三位老师怎么样和CCTV民族器乐大赛结上缘分的,比如老锣你是怎么了解这个大赛,又是怎么参与的?

  老锣:我已经好几年知道有这个比赛,我关注过。这次我还真不知道怎么会得到邀请。

  龚琳娜:有一天他接到电话。

  老锣:就是有一天接到电话,想邀请我当评委嘉宾,一直到最后,都留下来了,我觉得蛮有意思,从头到尾都参与了。

  主持人赵宁:龚琳娜老师您也是同样的,跟您爱人一起?

  龚琳娜:三年前,我们俩住在德国的时候,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给我们发了信,希望演奏老锣的作品参加民族器乐大赛,那个时候就关注这个比赛。今年老锣接到比赛的邀请的时候,我们都支持他,都鼓励他,你应该去。因为每天他都去,我都每天关注电视,他在场内做评论,我就在场外,在新浪微博发言。我觉得他讲得很多话都特别真实,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评论,所以挺好的。

  夏雨:其实老锣做客今年大赛评论席也是比赛改革创新一大亮点之一,今年大赛台里要求,今年一定要进行非常大胆的改革,因为我们中央电视台每年有很多品牌赛事,像青歌赛,舞蹈大赛,相声大赛,小品大赛等等一系列,以往的央视大赛给观众的印象都是比较严肃的,比较端着。今年台领导有一个指示,在整个大赛筹备最初,今年一定要改革,要创新,要接地气,要能够贴近广大的观众和音乐爱好者。所以今年我们大赛整个总结下来有十个亮点,在赛制整个设置上,内容的设置上,电视手段的呈现上,包括评委的结构,包括老锣,我们当时邀请外国友人来做客器乐大赛,充当评论嘉宾,都是今年整个创新的一个亮点。

  当时我们在讨论的时候,我跟老锣之前有一次节目的时候,老锣跟龚琳娜参加我们的节目,我对龚琳娜很熟悉,对老锣并不是很熟悉,在那次节目上,突然发现一个外国人对中国很了解,而且他很热爱中国的文化,老锣是很幽默,很细腻的人,同时在那个节目中,他跟龚琳娜就合作了《在森林里》,当时老锣弹他的琴,龚琳娜在唱歌,一下就打动我,我觉得特别好。在做大赛的时候,如果评论席上能够请到老锣,他对中国音乐一直在研究,我们也想说能够有一个另外的声音,有一个不同的角度,能够来看待中国的民族音乐,我们想可能这样应该会是一个很新的角度。所以当时我们就请了老锣老师。结果当时老锣答应来了之后,也是说我先看一下,结果从评论席一直坐到总决赛,坐了16场,中间有13场。

  主持人赵宁:刚才提到是今年赛事上增加的新的亮点就是评论嘉宾,吴彤是评委,这次评委上也有创新?

  夏雨:吴彤是我们三届的评委。

  吴彤:我非常荣幸能够一直和大赛,包括陪着这些选手一起成长。从我自己来讲是非常荣幸的一件事。因为我自己是生在一个民乐的家庭里,我是第四代,我自己演奏的乐器是我们家人自己制作的,我姐姐做的,而制作这个乐器的记忆已经是第四代了,还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笙,无论我吹的唢呐、管子都是我们自己家制作。虽然我后面有很多时间花在摇滚上,花在流行音乐上,花在世界音乐上,但是传统这个脉一直没有断。传统的发展有的时候需要吸收新的不同音乐元素,让他眼界更宽。有的时候我出去以后,再回来,发现有些国外的传统,那种灵活,那种即兴,那种热情,甚至演奏或者作曲的方法,传统的即兴的方法跟中国传统的方法,有的时候极为相似的,我特别希望能够站在夏导他们身边做我一点点的力量,作为他们来讲,夏导并不是民乐出身,但是作为中央电视台可以连续三届一直做下来,在全国造成那么多的年轻人的影响,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在我小的时候有那么几次,在我长大20年的时候,30年的时候,只两三次非常高水平民族音乐的表演在电视上呈现,这次夏导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赵宁:这次增加了评委示范的新环节。

  夏雨:评委示范是第一届大赛就有了,因为器乐大赛跟其他大赛不一样,最大的不同是我们这些评委,像吴彤,包括老锣,老锣作为评论嘉宾都上台示范了。他们有很深的音乐造诣在这里。比如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大赛,不仅能够给这些孩子一个平台,让他们通过这个大赛能够得到锻炼,尤其今年增长了非职和儿童,他们见到名家,见到音乐大师,他们很激动,除了有得到评委的点评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也可以通过评委示范的演奏,能够更多的去明白到底应该怎么样去对待音乐,包括观念,评委技术的运用和对音乐的理解,对他们都是很有帮助的。

  主持人赵宁:我想知道老锣本来想去看看,感受一下,但是却坚持到最后,为什么,这中间发生了让你觉得一定要坚持下去?

  老锣:我经常看电视节目,从外面看不了解里面要解决什么问题和怎么面对现在的民乐环境,但是我跟他们接触过,我觉得他们做的比赛非常认真,一方面我也想参与,另外也很有意思,在这个比赛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好的选手,也真正聊了很多追究民乐现在的问题,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中国民乐现在在一个很重要的变革过程中,在变革过程中,有很多发展的空间,但是也很容易会迷路了。你要不停地调整,要不停地问你自己,我做了这样子的意义在哪儿,我们会不会丢掉我们的根,我们新做的音乐是为了什么做的,就是为了得到市场的效果还是我们在里面有什么话可说的。中国现在要面对这个问题,中国的音乐必须要国际化,很需要。怎么样做到的,肯定不要出去拍西方的马屁,跟着他们到处跑,绝对不是这个意思。但是就是要不停地问自己,世界的声音怎么样,我们怎么在世界做一个中国的21世纪的声音,这还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赵宁:在这方面龚琳娜老师是非常有体会的。

  龚琳娜:我想我和吴彤都是站在舞台上,走出中国,在国外演出,有自己的乐队,而且都是现场,跟国内的晚会是不一样的,都是演专场的。就我个人来说,我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的青歌赛出来的,那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青歌赛出来以后,当我遇到老锣的时候,他是一个很好的作曲家,一个制作人,他告诉我怎么去发展,比如说他说到中国那么多传统的演唱技巧,吸取里不同的行当,不同的戏曲唱法,你为什么不用这样的声音来唱歌?我觉得戏就是戏,歌就是歌,那是不可混的在我的观念里。你为什么唱歌就是在学校里学到的一种声音,你不要唱戏,要用传统的演唱的音色,那种韵味,但是我给你重新写歌,这样唱出来既是中国的,它的特色完全是中国的,可是我们的创作上又是新的,现代的。这是他第一让我坚持的,我这么多年一直在研究中国传统声乐的技巧和韵味。再加上他一直强调不要用伴奏带,不要卡拉OK每次都一模一样,音乐应该是真实的,应该跟音乐人一起共同创造出来的,这样作品在舞台上观众真正被打动。而且在现场做的音乐,才能真正代表中国的音乐进入国际演出。我们都有这种经验。对我来讲,以前都是独唱,跟伴奏带,跟民族乐团,大乐队,后来我们成立了小乐队,主要用的乐器也是中国乐器,我从来没有这种经验,跟小乐队现场唱90分钟的演出,通过跟乐队音乐家演出过程中,第一关注配器,不像过去那么容易,跟着伴奏带,这个时候进就进了。第二要关注每个音乐家的性格,比如说我们吹笛子的乐手,他的性格比较内涵,我可能要推一点,我们吹笙的乐手他很热情,那我俩有碰撞多一点,各种不同,根据不同的作品。在作品里,有分很民间的风格,那你要唱得非常野,非常大自然,很帅性的,他写了很多中国古代诗词,很有韵味,很内涵的,内敛的,也要有不同的风格。

  这些年老锣给我打开了这扇门,让我非常幸福,幸运的走在舞台上,可以真实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在中国国内获得了观众的喜欢,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

  夏雨:今年老锣在现场的评论,还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一方面他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另外真正的今年的大赛比前两届更高的一点,倒不是其他的,我倒是觉得是因为他的很多观点引发了业界的讨论,我们前两天北京青年报一整版刊登了我们各个评委他们写的大赛的评论文章,题目就叫世界需要真正的中国的声音。这也是我们中央电视台花这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来办这样的大赛,我们的目的是推出新人,推出更好的作品,我们也希望能够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但是它怎么发展,应该发展什么样,包括对年轻的孩子他们的未来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这个是在大赛背后应该引发,我觉得是业界、专家包括媒体人共同要来探讨和思考的问题。恰恰今年通过老锣全新的身份和视角,引发了这样的讨论。在现场的时候,我们都是有评论席跟评委之间的碰撞,也有跟台上的选手的一些碰撞,这些碰撞恰恰把我们希望能够传达出来的信息把它表现出来了。就比如刚才老锣跟吴彤在外面等的时候,他们俩一直在讨论,讨论得很热乎。

  主持人赵宁:你们当时在讨论什么?

  吴彤:其实还是有些不同,无论一个中国人跟一个德国人也好,哪怕两个中国人也有不同的意见。从我们个人来讲,我们都认为应该认真地做高品质的音乐,这点我们是一致的。我跟他讲,我非常地钦佩他,敬重他,可作为德国人的身份可以扎根中国,热爱中国的音乐,这么多年,还给中国人提意见,可能有些人还不爱听。你作为中国人去德国这么做,是不是有热情,是不是有持久的耐性去这么做,从这点来讲我很尊重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尤其作为现在对于业余的选手,对于广大的中国的现阶段,在音乐,在文化的可用的资源,包括资金的投入,还不是那么丰富的情况下,我们不妨用一种顺其自然的方式,一方面我们告诉他一个高度,这个是我们应该做的,告诉他什么是真正的高品质的音乐,而且要让他明白,通过夏导,通过媒体公众管道告诉他们这是一种价值,而不是告诉我们要继承民族音乐,这种音乐可以让你生活变得更美,可以让你吃火锅的时候,你听贝多芬比听七匹二郎更有味道。如何让音乐在生活中产生作用,如何让孩子们在演奏的时候真心地爱上这个音乐。这个是重要的。

  在过程中的方法,我倒觉得可能,有的时候不一定真的就是乐队,如果没有机会有乐队的时候,卡拉OK也好,只要不是假唱,你自己能够表达自己,也不是不能接受对我来讲。

  夏雨:至少音乐让人快乐的,这个很重要。

  吴彤:我一定是推荐,一定是全力地支持现场,所有的东西,所有的人全是现场。你在舞台上会有很多可能性,如果每个人都是现场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站起来了,音乐可能就停掉了,或者有个观赏效果特别好,音乐可能更有宣泄的可能性。现场的变数是对每个艺术家的考验,也是奖赏。

  老锣:你刚才说的跟我没有任何冲突。我们现在绝不要要求孩子们和音乐家你们必须这样做,必须那样做,我的意思肯定不是这个,我们应该跟专业环境的人,我们要给大家看到什么是好的,我们现在要讨论发展会是什么样,我们哪儿走,这个交流是很重要的。因为路是各不同的,你可以做很民间的音乐,也可以往更不同的方向发展,你可以流行音乐,跟摇滚音乐,跟别的世界,中国传统音乐跟印度传统音乐,什么可能性都有,但是有的是很需要的。我更认为现在一个很重要的是,中国需要很定期的高雅艺术,这个方面空一点,因为迷路怎么发展,但是并不代表别的不要了,我们应该要找到一个很宽的路,中国的路不会小小的一根线。

  民乐创新新作太少 应鼓励更多原创

  主持人赵宁:因为之前跟CCTV的合作,我也有幸采访到很多的民乐演奏家,他们也提到一个现象,他们说他们从小无论是二胡,琵琶都是那些曲目,到最后还是那些曲目。

  夏雨:今年大赛引发更大的思考也就是关于创作的,今年有几个,因为器乐大赛,现在看选手们,尤其是职业组的选手们,专业院校出来的孩子们,他们的技术真得非常棒,可是技术下来之后,他运用这个技术应该怎么服务到音乐当中去,他服务到音乐当中去的时候,需要的其实是作品。我们这次也发现了在民乐演奏上,可能作品也是一个挺大的问题,民族音乐的发展它需要呼唤更多更好的音乐创作人、作曲家,能够帮助、推动整个民族音乐向前发展。像老锣刚才说的,这个舞台是开放的,我们可以具有各种各样的风格,各种各样的形式,但是我们真正的需要,大家能够一起,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可以共同地往前推进,而不是说我们从师承,从他的老师一开始是这样的演奏方式。

  吴彤:他们刚才一直在说怎么能够向国际的视野介绍中国的声音,刚才你也说世界需要中国的声音,需要什么样的中国声音,当然一定不是卡拉OK。也不单单是某些类似的一种创作,就是借助很多西方的模式的。在我印象当中,我小时候见过中央电视台有一场民乐大赛,有很多传统的吹鼓乐班子,他们的鼓在台上是翻天覆地,那种热情是挡不住的,并不是这个作品怎么样,而是活灵灵的人在那儿,甚至忘了技术,忘了风格,就是这种精神,人的热情。回归到音乐本身还不如回归到内心,我们这个民族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这种精神。

  夏雨:今年大赛在改革之初就提出了一个,我们今年一定要把技术型的赛事转化成艺术型的赛事,今年推出核心的理念就是音乐与人,我们希望推出的选手是非常立体的,丰富的,具有个人魅力,能够把握住这个舞台的,能够成为明星的概念。整个在赛制上的设计包括内容上的设计,都是按照这个思路走的。他不只要技术特别好,他还要有个人的舞台风采和个人的魅力,站在这个舞台上的时候,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这次大赛首次增加了非职组和儿童组,在整个直播过程中,非职组和儿童组是让我们特别感动的。那两天在导播台上,眼泪都要掉下来了,非职的马奶奶,一个72岁的选手,她一直特别执着地喜欢笛子,自己自学的,今年走到央视舞台上,那个时候可能大家关注的就是吴彤讲的,不是技术层面的东西了,他是把他的音乐和他的人生融在一起。包括几个儿童组的选手都特别可爱,他们还没有受到技术层面的干扰,而他表现出来跟音乐本身的融合,刚才龚琳娜提到了,乐如其声,他的性格是什么样,跟他的音乐表现风格是有关系的。

  嘉宾谈选手表演:技术会耽误音乐感情

  主持人赵宁:有的时候看龚琳娜的演出,也会感觉她整个人是在音乐当中的,她所有的神态,她舞动的感觉都成为音乐延伸的部分。在这次大赛中,龚琳娜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选手或者一些段落?

  龚琳娜:我觉得非职组有一个拉二胡的选手,他第一声拉出来,当天他拉的是《一枝花》,他拉出来好美,一个税务干部,他50多岁了,他的梦想就是要上音乐学院。他那天拉出来特别有韵味。

  吴彤:很重要为什么我们都那么关注他,我们以前听到的二胡都没有二胡的味道,前面说的技术,现在技术会耽误音乐感情,但是基础也分不同层次的,我个人认为基础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专业基础,你想变成专业音乐家,你的技巧肯定是很好的。我们不要说不重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要耽误你的路。现在在二胡教育里,太重视小提琴的拉法,没有关注中国传统的拉法是怎么样,这也是技巧,是不一样的技巧。我们为什么都关注二胡声音,突然出来了一个中国的声音,之前我一直都认为用小提琴更好听。

  吴彤:我看这个人也印象特别深,在最后决赛的时候他也在,还拿了第二名。我第一个感觉是二胡这个乐器在他手里面让我有一个新的感觉,二胡这个乐器吃老不吃小,如果从年轻演奏这个乐器,越老这个乐器能升值。因为随着你生活的阅历越来越多,如果把你的心和乐器能够人情合一,感觉不到技术,但是他就是用琴唱歌。

  龚琳娜:现在年轻人拉二胡也好,弹琵琶也好,技术非常好,但是韵味少了。从我声乐角度来说,我们练声都是用钢琴练,我没有韵。声乐是很严重的,以前越来越不会唱韵味了。乐器用二胡的作品,它的韵很重要。在年轻的孩子里,也许听不到他很深的感情,但是可以听到韵很重要。

  夏雨:我的印象里,比赛有一个孩子,弹的是《红楼梦》里的选段,我在上面的时候,叫主持人,你问一下这个孩子看过《红楼梦》吗,主持人问他,他没看过,他都不知道。

  主持人赵宁:是教育的问题,无论学古典音乐,学钢琴的,还是学民乐的,培养的是你一定要不出错,技术上越来越好的同时,忘记了音乐是给我们宣泄情感的通路,这个最基本的。

  吴彤:大家把表演和演奏分开,其实演奏是因为你心里有话要说,你用乐器表达而已,最重要还是你要说,你要说的冲动如果没有了,只变成了这个乐器,我不能搞错,我的眼睛还要眉来眼去,你经常看到很多技术非常好,表情有点别扭,怎么夸张都夸张得不恰当。其实那位税务干部,他没有什么技术,他就是人琴合一,他表达的时候有内心的感受,这是很重要的。

  夏雨:今年这个大赛,第一次这么改,也是希望通过这届的比赛,更多的是影响下一届来参赛的选手,我们希望今年增加了非职,增加了儿童,包括在组合的时候,特意开了传统民间器乐组合,我们希望来参赛的就是刚才吴彤说的那些,真正的民间的,还活跃在民间,他们是接地气的,如果他们能到这个舞台上,会呈现出一种更加丰富的状态。

  龚琳娜:我小时候特别喜欢传统民间器乐组合那场。

  老锣:这个也会给专业环境带来很多新的概念。

  夏雨:我们还是希望央视做的比赛用我们这个平台,推开更广的门,让更多的人能够进入到这里,今年大赛在社会上口碑跟声誉包括收视,今年是双赢,大家反映特别好,今年开通了微博,开通了热线的短信和电话,每天直播完了之后,都要去看一下评论,今年看到最多的,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很多观众都说第一次看到民族音乐,没有想到这么好看,这么好听,以后我的孩子我也让他学一样民族乐器,看到那个短信的时候,这个对我最大的安慰。你很欣慰,因为你把这个平台打开之后,让很多人看了之后,也许原来根本没有关注过民族音乐,但是关注过后,很多网友还在说,还是我们自己民族的是最好听的。

  龚琳娜:民乐者的机会少 大赛平台给了更多可能

  龚琳娜:在民乐这块机会真的很少,对民乐演奏的人来说机会很少。现在歌手的机会非多,这个平台特别好,而且历时那么长时间,等于像一个系列了。那段时间我的生活变成每天必看这个比赛。

  吴彤:说到专业和业余,看业余的选手那场,我的感动成分一点不比专业那场少。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可能每天都在演奏,作为兴趣,有些人一辈子持续下来,有些专业的乐手他们未必真的喜欢那个乐器,他们未必会在茶余饭后可以在家里炫两段,他可能变成一种生存的方式或者工作的方法而已,但是的作为民乐这么广大的基数,真的是业余老百姓。所谓的专家,我的老师的老师就是来自于民间,那时候也没有专业和业余之分,也许有一天真的业余的可以做得那么好的时候,我们真的可以不做专业和业余的区别了,那是最好的。

  老锣:我们不需要分职业的和非职业的,也可以有很专业和业余的,专业的让自己搞音乐,如果我们这样分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职业的和非职业,谁上音乐学院和谁没有上音乐学院,这样的分法以后不太准确。

  夏雨:前两届大赛完了之后还有一个问题,所有获奖选手的出路问题,前两届大赛的选手基本上留校当老师了,还有一部分选手,当时特别棒,但是之后离开这个舞台了,他不从事这个工作了,让人觉得特别可惜。今年在大赛冠军之夜的时候,就增加了我们去四大国字头的团长在现场签约,郎昆总监挨个跟这些团长去聊,我们真的希望大赛比完之后,这个选手一定要去舞台上,他们放到更多的平台上,舞台上去锻炼,用他们的音乐去传递给更多的人,留校当然是很好的,但是舞台实践很重要。

  龚琳娜:舞台实践非常重要,即便是一个大学生,你就学了本科,又上研究生,你很少在舞台上,你再拿什么东西教给你的学生,还是老师教给你那些东西。我记得我十年前看吴彤在舞台上唱歌,我当时特别感动,他唱歌好享受,他那么成功,他放下了,开始做民乐,又吹又唱,有自己的乐队,他一直没有变,回到民乐的起点发展。一个人经历那么多,在中国舞台,在国际舞台,跟不同的音乐家有这样的合作,这样的人是最好的老师,会教给学生除了演奏技术还有怎么样真正地站在舞台上跟观众有所感情的交流。

  导演:希望孩子从音乐中获得快乐

  夏雨:我们在现场决赛那三天冠军之夜现场很火爆,因为那四大团长他们真的动真格,如果他们签约的话,每个人拿出非常优秀的条件,包括直接调进这个团,解决北京户口,正式地签约,很多诱人的条件。在这些条件的背后,更重要的是我们能给选手一个选择,如果你真的是喜爱,你热爱,我们希望他能够走到更大的舞台上去,而不是说获奖了,挺好了,我拿到这个奖了,代表我的成就,我就转行了,这个对民族音乐真得是太大的损失了。前两年我都觉得有很多选手特别可惜,最后推出的冠亚季军都给出这样的双向选择,而且我们有后续的选择。

  我们也真的希望在座的音乐家,他们能够带领着这些孩子们一起,反复地还是说的一句话,今年的理念音乐与人,另外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我们一直想传递给观众的,音乐应该是让人快乐的,你应该在这个当中找到快乐,儿童组有几个小孩子给我印象特别深,他们的状态,他很开心,在台上不是因为我一定要拿个奖或者怎样,而是我得奖,我比的时候很认真,下来的时候依然很快乐,小伙伴玩成一团,我们觉得特别好。在颁奖晚会上,明天录制,9号播出的颁奖晚会上,老锣就带了一群孩子,给我们展示一个音乐能带给人快乐的作品。

  龚琳娜:这两天我亲眼看见他们怎么排练的,他带着这群孩子,一开始不是拿着谱子,我们来玩即兴,一起有一个节奏,一起有一个合声,每个人有一个合声,注意听别人,发挥自己。在这个基础上,练自己的新曲子,是很快乐,很多家长在旁边听,最后都被他们音乐感染,因为他们自己是投入在音乐里。

  主持人赵宁:我也觉得这样的比赛真得是应该越来越多一些,因为你们是专业人士,而作为我的身份,可能我们是普通人,我们不是专业人士,但是我们也很希望让更多的普通人能够知道在我们需要情感宣泄,需要音乐,去宣泄我们情感的时候,我们能想起中国的乐器,而不仅仅是去学可能大家更熟悉的乐器,而那些是最能够自然表达的,因为那是我们民族的传承。

  老锣:你刚才说的,我们更多要重视一下中国民间乐器,而不是现在那么熟悉的,现在年轻人认为那么多乐器不是中国乐器。

  老锣呼吁重视人民间乐器 希望更多小孩去学笙

  主持人赵宁:我说的是现在孩子都学钢琴,现在学的民乐里多一点是古筝。

  夏雨:现在古筝学的人是最多的。

  主持人赵宁:事实上有很多音乐家会采风,走到民间,回来说失传的那些乐器,那些演奏的方式,一些艺人。

  老锣:我们俩应该多一些孩子要学笙,笙是太好的乐器。

  吴彤:笙有三千年的历史,笙的价值一直在渐弱,最开始笙完全是宫廷的雅乐,而且笙是一个君子的象征,我最近这几年一直在找古代的笙赋,唐诗宋词都有记载。我后来总结出来有四点,有四个精神,叫合、德、清、正。合就是和谐,笙就是合声乐器,它也是手风琴,它影响了手风琴和管风琴。同时自己也是管乐器,在这方面笙是极为少见的乐器,到现在始终还在用,他演奏合声是优势。而且这种合声,笙在演奏的时候,不像古筝学的那么难,我在开始学的时候只吹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学了两年。每个音是传统合声,笙是按照怎么熟怎么舒服来的,单音很顺,但是要吹合音的时候完全乱了,那个时候我爸说我要吹得好,给我买块巧克力,给我急得,都哭了。后来就慢慢地过了那个阶段以后,你可以享受。这是合的部分,这个合和中国天地人合,天人合一,也可以上升到这个高度,笙本身没有二胡的弯音,笙永远是直的,直本身是君子的性格,是一种品德,是一种坚守,很多的时候我在想笙怎么表现出来又那么费劲,我想柔一下柔不起来,后来发现当我要吹一个慢的旋律,会让人觉得非常有气质你要表达但是又不过分,所谓乐而不淫,乐而不伤,这是中国的表达方式。

  笙的音色是清凉,清裂,我记得李后主有一首小诗,笙有簧片,簧片用铜和石磨成粉涂在簧片上,当簧片运动的时候,是金属和石头也在碰撞,也在产生共鸣,那个声音是听口琴的声音不一样的,这个声音像镶了边,很虚幻的音色。

  笙,很简单,因为笙永远是一个音是准的,在每次演奏之前,花两个小时定音和校音。大家都知道滥竽充数,有的时候过几场的时候,这是什么,你知道滥竽充数吗?知道。一方面知道这个坏人在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其实它也体现了当时那个朝代笙的推广,它的流行程度,它重要的程度。

  老锣:我真的很希望这个宣传了以后,希望下一个比赛能见到更多的笙。

  夏雨:上一届有个笙组合,十几个人,这届很少。今年的比赛挺奇怪的,打击乐也没有。现在可能民族音乐发展不平衡。古筝是最大的,古筝报名人数是最多的,然后是二胡,这两大项。但其他的真的是不是特别均衡。

  中国音乐发展市场大 希望更多人投入民乐创作

  龚琳娜:老锣你多写点好的笙的作品。

  夏雨:如果他的表现好,音乐好,演奏对它的驾驭,中国乐器最大的都是特别有个性,每一个乐器都很有个性。

  龚琳娜:可以这样说,中国音乐现在的发展空间很大。

  老锣:可做的事挺多的。

  龚琳娜:夏导下次也可以把音乐厅的演出市场,音乐厅的经理请来,我经常跟音乐厅聊,为什么这里演民族乐器少,观众是需要的,但是老是那些作品。

  夏雨:今年3月份的时候请到全国研讨会,请到唱片出版界和公司的,当时专门有一个话题在讨论这个,后来的四大团长的现场签约就是在那次研讨会当中产生的想法,就是想不能光把这些选手做出来,他们得奖了之后,我们可能有责任跟义务,为他们去拓展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这个平台是什么,就是帮他们走向舞台,有一个真正能够让他们去接地气的舞台。

  吴彤:特别地开心可以看到中央电视台在引领大家对民乐的关注,也在推动实实在在的民乐事业往前走。有些人也在质疑,最后的冠军之夜的时候有些作品好像有点欠时间,欠多一点时间来打磨。我们如果一直能够推动这些新的作品,电视大赛也一直在做,如果我们还可以继续保持我们在要求新作品的事态的话,我想有更多的老师可以关注,可以更多的时间花在新作品上,到那个时候,下一次就像天所说的,不但是团长签约,还有剧院,还有出版,真的会变成另外一番天地。

  龚琳娜:民乐大赛不光是能够选拔出很好的人才,每次民乐大赛能够推出很好的作品。

  主持人赵宁:对,有更多的人投身到创作当中去。

  龚琳娜:真正推动中国民乐的发展。

  夏雨:我们现在也在考虑要不要做一个作品的征集,之前做过流行歌曲创作大赛,那个大赛推出了很多很好的流行音乐的作品,现在我们也在想说要不要去征集民族音乐的作品,对他们专门的征集可能会对创作人是一个鼓励。也能拿出很好的作品在我们以后的下一届大赛或者后面的节目当中通过电视媒体的平台,能够推广出去

  主持人赵宁:今天在这里非常感谢四位嘉宾,借由我们来聊2012年CCTV民族乐器大赛引发很多的讨论,希望今天所有的好的愿景能够一步一步成为现实,能够真的实现,再次感谢各位,谢谢你们,我们这场聊天先到这里结束了,感谢大家!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神州乐器网微信关注

责任编辑:陈星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