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 正文

如何面对古典音乐传统?

2013年01月11日    来源:    

  【神州乐器网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会诞生出不同的艺术形式,之后就会形成一种传统。传统的河流流经我们的时候,我们则必须表明姿态——如何面对传统?

  最近,CCTV音乐频道推出了“光荣绽放”系列演出,并在其官网上不断进行推介、宣传,新浪微博上也不断进行转载,的确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形成了一定的收视热点。甚至有朋友让笔者帮忙投票为了能够挤入“十大”之列,颇有些“我要上春晚”的意思。看完了其中几场之后,其演出方式和艺术品位引发了笔者对于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下统称为“古典音乐”)如何在当下生存和发展的些许反思。

  诚然,CCTV音乐频道的“光荣绽放”系列旨在传播古典音乐、向大众介绍近十年来我国涌现出的青年演奏家,其用意不可谓不善;而要做到善始善终则要求主办方能够尊重并遵循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规律,尊重不同艺术形式的传统。

  西方古典音乐自19世纪之后逐渐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但其自身形成并保留了一套约定俗成的传统,如演员身着黑色礼服、不佩戴任何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饰品、不用主持人播报曲目等,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让观众能够专注于音乐家演奏/演唱的声音,而非其他。尽管在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传统被人为放弃,如交响乐队中不用女性演奏者等,但是上述传统延续至今。当一位演员身着时尚的服饰并装扮以时尚的造型演出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其间有不甚相干的串场嘉宾,还有娱乐节目风格的主持人,如此的演出不会有人将其与古典音乐联系起来,但这却是“光荣绽放”系列演出的实况。

  “光荣绽放”系列演出无疑是在用流行化的模式来重塑古典音乐及其演奏者甚至演奏曲目。这些演出中,演员的形象都经过了一番精心的设计,甚至对“十大女高音”演出的报道中出现了“将流行音乐殿堂化,让古典音乐散发出时尚的气息”这样的词句——流行音乐的“包装”甚至“销售”模式套用于古典音乐究竟是否妥当?采用在小提琴上演奏《江南style》的方式来取悦观众又是否可取呢?

  按照人类学的观点,西方古典音乐在我国属于“亚文化”,我国的传统音乐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亦非主流;但谁都不会否认其性质的高雅。古典音乐本身就是受众面相对较小的艺术形式,在西方国家也非大众的文化消费领域。如果要对公众进行古典音乐的宣讲,那最好的方式无疑就是以其最纯正的方式来展现。一位这次也参加了“光荣绽放”系列演出的音乐家曾在几年前就和笔者说过,观众的审美是需要演奏家来引导的,普通观众的审美趣味是要由演奏家来培养的——如果连演奏家都甘愿对流行艺术“以身相许”,那观众又怎么会欣赏到纯粹的古典音乐呢?的确,面对商业演出的巨大压力,很多演奏家都不得不放弃原本对于古典音乐的美好的追求,为了票房当然也是为了生存而(带有些无奈的)自觉走上了贴近流行音乐的道路。

  诺曼·莱布雷希特在《谁杀了古典音乐》一书中的中心论调就是“经纪人的缺德、唱片业的唯利是图、音乐家名利熏心,联手把古典音乐搞成金钱游戏”;或许,我们现在也可以在这里审视一下大众媒体是否也起了某种坏作用?面对具有精英文化意义的古典音乐,主流媒体应该如何去引导大众对古典音乐的接受?就在这商业演出不可避免的时代,如何去告诉观众什么是有价值的音乐?

  西方古典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戏曲曲艺、流行音乐、爵士乐……如此众多的音乐形式足可以让大众根据其喜好而选择,能否欣赏古典音乐亦非是一个人文化层次、艺术修养的标尺,哪怕你根本不喜欢音乐。古典音乐原本辉煌,在其繁荣了三百年并受到了流行音乐的巨大冲击之后也绝不会消亡。既然如此,又何必要拉着弘扬古典音乐的大旗做破坏古典音乐的事情呢?在当下以及未来,我们要做的不是革新,而是对传统的悉心呵护。以流行化的方式来取悦那些并非对古典音乐有兴趣的观众完全无效,而此举还不可避免地“伤害”了那些更愿意听到纯正的古典音乐的观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媒体,CCTV音乐频道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的“再诠释”就像是一个阿拉伯人把中国的京剧与肚皮舞嫁接在一起一样荒唐。波兰女音乐美学家卓菲娅·丽莎的论断在此显得特别有价值:“表演者必须要对他所表演的特殊体裁有明确的认识,以便使自己的表演方式与之相适应”——原本属于古典音乐的范畴,又何必要借助流行的手段来表达呢?

  我们真的应该认真考虑如何面对传统了,应该认真考虑如何去面对并尊重不同艺术形式的艺术规律,也应该认真考虑一下用更广范围内的有意义的方式来“建设”文化。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像是请CCTV音乐频道在播放交响曲时去掉在乐章之间插播的广告一样简单——更直白的说法就是以传统的方式去唱歌、演奏,还传统以传统。古典音乐是阳春白雪就让它是阳春白雪,丧失了阳春白雪性质的古典音乐与让流行音乐走“古典化”的“高端”路线一样愚蠢,因为这只会有损于原有的艺术品质。正如莱辛在《拉奥孔》中所言:“我认为一门艺术的使命只能是对这门艺术是特别适宜而且唯一适宜的东西,而不是其它艺术也能做得一样好的东西。我发现普鲁塔克有一个比喻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他说:‘谁若使用一把钥匙去劈柴而用斧头去开门,他就不但把这两种工具都弄坏,而且自己也失去了这两种工具的用处’。”

  数场名为“光荣绽放”的演出已经举办,冠以“十大”的艺术家也越来越多。但有多少人记住了其中的青年演奏家?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开始热爱上古典音乐?琵琶、古筝、竹笛、男高音、女高音、小提琴、钢琴……一场又一场的绽放,随之而来的必将是一场接一场的被人遗忘。这些经过“建设”的演出起于善的始,是否结于善的终?文学艺术需要弘扬,需要建设,只是为了这绽放之后的忘却,也让我们思考一下该如何进行真正的文化建设吧!

  西洋乐器|民族乐器

  更多新闻请登录神州乐器网网站:https://www.chinayq.com/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神州乐器网微信关注

责任编辑:陈星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