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 正文

朱哲琴:唱片已死?音乐不朽!1610天的月出

2013年11月27日    来源:    

  

点击浏览下一张

   【神州乐器网讯】经过四年零五个月,一共1610天,这张名叫“月出”的双唱片终于要出世了。

  在业界普遍公认“唱片已死”,音乐不再具有独立品格而沦为选秀附属物的当下,在创作低靡、业者悲观失守的今天,音乐人落入不知何去何从的迷茫中。希望这张唱片的完成和面世,对我、对参与完成的每一位、对音乐创作者或是行业本身,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和鼓励。

  也许“唱片已死”,可是我却相信:“音乐不朽”!音乐曾经也将在时光中转化成各种我们已知或未知的形式,存在、流传和感动。既然“音乐不朽”,音乐家就是这不朽神话的基因传递者。之所以世上存有不朽的音乐,是因为俗世中有音乐家不朽的灵魂与创作的坚守。

  此 刻,我的心中对这张唱片、对完成他所走过的长路和经受的考验等待挫折都充满了感激之情。它使我真正地知道自己是谁,使我无比清晰地面对自己的本性,音乐真正成为自己要做的事情。这个漫长的艰辛曲折历程自省、探索、挣扎也使音乐中的小我真正地独立成长,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如果你是小鸟,你注定要属于天 空;如果你是鱼,你注定要属于海洋。

  在 此,我要感谢所有参与制作的音乐人,感谢每一位“世界听见——民族音乐寻访之旅”中感动我们的歌乐师,感谢每一段被珍藏纪录的声音,与你们的声音相伴、共同工作的四年五个月中,我们用各自对音乐的希望、信念、坚持和努力,见证了中国原创音乐的突破和心路,而你们用你们每一位的名字见证了“唱片已死,音乐不朽”。在4年多的工作和坚持中,我清楚地意识到:传统与现代同处于不同的危机境遇中——现代社会的我们与民族歌乐师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启发、相互的扶佑、相互的坚守和相生相传。

  这张唱片曾被爱乐者形容为“本世际最难产唱片”。其难产的原因不仅是经过4个月2万 多公里在村庄、山坡、高山上漫漫寻访的采集旅程,也不仅仅是之后的三年,创作团队如何将上千首的采样整理编辑提取,将这些来自不同族群文化和生态时空的南腔北调汇聚梳理整合,使他们相互承接、凸显、融入,呼应,使所有不相干的音乐段落按照我们想像中的样子组合对话、承接转合,并传达着特定的音乐主题。为了检测创 作方向与听众层面的回应,在2011年我们还组织了一个六大剧院的巡演,将部分初始完成的创作进行现场演出,并获得极大的鼓励和共鸣。在完成了所有音乐的创作和录制之后,等待我们的又是长达12个月历经4次的录音合成,这张唱片从创作到制作方式的独一无二,使我们在后期制作中遇到很多听觉挑战和技术局限。更戏剧的是,专辑的发行也经过数度戏剧性的转折,其中的经历与遭遇足以写就一部曲折动人的小说……..

  《月出》是一张寻找与实践中国当代原创起点的力作。这是一部集合多民族歌乐师和新锐音乐家音乐演出的当代音乐作品,Dadawa的声音只是串联那些丰富的声音地途中璀璨宝石的导航;以6个 民族区域音乐大师的音乐采样为启发,联合中国新锐的当代音乐人一起创作、制作完成的以民间采样素材为主题,将《诗经》与民歌采样片段对照发展创作的音乐。在这张唱片里,真正的珍宝是航行中预知的,她更重要的使命是如何将眼见而入的民间音乐珍宝和新锐音乐人的美聚合,并与他们共同探讨中国原创音乐的创作 新方向。

  这是一张当代中国多元音乐地图。这张唱片的制作是从一个2万公里的行程开始的。一支10人的工作团队,历时4个月走访中国6个 民族地区的山村乡镇,在民间音乐的发源地寻访记录民间传世的乐音。这个漫长艰辛又丰满的音乐旅程启发了我们对音乐和创作的重新认识,使我们重新思考对传承与当代的定义。另一方面我们到访的山村乡寨已经大不相同,古老的传承生活习俗被边缘化,我们感觉到这些音乐的真传在时光的磨砺中声息微弱。旅行结束之后,在3个月的素材整理剪接工作中,面对超过上千首音乐素材,一个全新的创作思路和可能性渐渐出现。

  这 是一张中国当代音乐的地图。这张音乐地图由多民族歌乐师、新锐音乐家共同绘制。我的声音是这个音乐旅行的导航器。音乐主角是民间音乐的采样,所 有的新创作都是依据采样发展创作而成的。它的创作手法主要根据多民族采样和中国诗经典籍的诗句展开,并将当代的理解思考与时空感受呼应结合。一首新创作的音乐包含了若干独立的原始音乐片段。歌中有若干的歌,曲中有若干的曲调。为此,我们将所录用的主要采 样样本单列为一张独立的唱片,以供创作人与爱乐者作发展对照之考据。

  这是一张多民族多元文化混搭互动的音乐作品。民族歌乐师与当代乐手同台,冬不拉可以对话马头琴,针对每一个特定区域的音乐创作,我们先将各个区域的内涵和精神内核提取出来:西域新疆,有一种荒芜与殉烂、欢乐与悲伤相悖相伴的哲 学;西藏是人性与神性同修共显的圣土;贵州的原始本能与野性奔放如银子一样光芒四射;蒙古人兼具了游牧民族的宽广天地与生存孤独,豪放凶悍与协作有序混然而就的文明。

  这是一张向前看的创作,它从中国多民族古老的音乐文化血脉而来,凝聚了众多民间歌乐师的传习,却要走向未来。这张唱片在制作之始,我们邀请30岁以下的新锐音乐家共同完成。我们相信这些年轻的血液使这些传承在希望中开花结果。

  这 是一张强调中国原创的音乐作品。在音乐素材的使用上,我们将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作为创作的主要素材,将西乐做辅助素材运用。我们试图从音乐构成的固有习惯中解放出来,将音乐的构成表现做更大胆的创想和实践。因此我们放弃对西乐贝斯的依赖,而用蒙古呼麦作为多首乐曲的低音铺垫。芦笙也不是只被当作旋律和小品来使 用,而是作为节奏和中频来作横向编织。

  我们相信音乐无所不能,音乐的路如此宽阔,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以一个容纳和赋予创造的心灵去发现、认知、等待与实践它。

  当我们今天热衷于“什么是当代中国”的讨论,我们的制作是不是也迈出了小小的探索的一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拥有多元文化的国度。中国之美是容纳之美、是兼容并蓄之美。

  最后感谢所有对该制作鼓励关心帮助的人们。

  原文链接:http://music.yule.sohu.com/20131127/n390866201.shtml

乐器培训|打击乐器

更多新闻请登录神州乐器网网站:https://www.chinayq.com/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神州乐器网微信关注

责任编辑:jenny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