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约翰·塔文纳爵士
聆听塔文纳的无伴奏合唱音乐
◆朱墨青
【神州乐器网讯】英国著名当代作曲家约翰·塔文纳爵士本月12日在多塞特郡的家中逝世,享年69岁。宗教是塔文纳创作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尤其是他的许多无伴奏合唱作品,篇幅短小,旋律优美,充满宁静与冥想的气质,因此也吸引了大量非古典音乐听众。
塔文纳1944年出生于伦敦温布利一个长老会教友家庭,曾就读皇家音乐学院。和激进的上世纪60年代其他音乐人一样,他的音乐生涯是从标新立异开始的,1968年,戏剧康塔塔《鲸鱼》的首演使他被《卫报》称为“年度音乐发现”。该作基于《圣经·旧约》中约拿与鲸鱼的故事,但表达形式可谓光怪陆离——电子乐、足球场喝彩声、鞭子、百科全书中鲸鱼词条的朗读都成为他运用的素材。
塔文纳身高1.98米,一头金色长发,年轻时颇有明星风范,但健康问题时常困扰着他。30余岁便遭中风打击,加上首次婚姻的失败,使他逐渐对神秘的东正教及其教义音乐产生了兴趣,并于1977年改宗俄罗斯东正教。从此,他的创作转入纯净、空灵的精神世界,无伴奏合唱成为他运用最广泛的介质,简洁的素材、朴素的织体与和声,使他的风格向爱沙尼亚简约主义作曲家阿沃·帕特靠拢。
说到塔文纳的无伴奏合唱作品则不能不提如今为申城不少高校及业余合唱团青睐的《羔羊》,它取材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同名诗歌。作曲家在1982年的一个下午从德文郡前往伦敦的车上完成了作品的全部构思,并将之题献给侄子西蒙的3岁生日。一个五音旋律是作品唯一的素材,但发展出两个迥异的形象:一是通过不协和音程营造的冰冷神秘的世界,但翻开乐谱你会发现听觉上的刺耳竟是来自视觉上的和谐——同声部后半句是前半句的逆行,上下两个声部则互为倒影,形成横向、纵向的完美对称;二是通过传统平行和声塑造的温暖而充满慰藉的世界。两者相交织,生动地表现了孩童懵懂天真的视角,并完美传达出原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界温顺的羔羊来象征“上帝的羔羊”耶稣的神秘意趣。
使塔文纳成为全球关注焦点的无疑是1997年他的《雅典娜之歌》在戴安娜王妃葬礼上唱响的时刻,但它并非是为戴妃所作,而是1993年献给因车祸丧生的好友——希腊裔女演员雅典娜·哈里亚德斯的。塔文纳十分欣赏雅典娜在西敏寺朗诵的莎士比亚,因此他请教母特克拉嬷嬷用《哈姆雷特》的台词穿插“阿肋路亚”来撰写歌词,在音乐中则倾注了最强烈的东正教情愫——自始至终的持续低音正是拜占庭传统的体现,而构成音乐发展动力的是F大调与f小调间的不断切换——又是两个迥异形象的交织。
进入21世纪,塔文纳的关注转向更为遥远的东方宗教,并将传统元素融入他的音乐。东西方文明在神秘而祥和的气氛中交汇,但不论塔文纳处于心灵追求的哪个阶段,他音乐的歌唱性始终未变,其名言“不能被歌唱的音乐不是好音乐”无疑是他无伴奏合唱艺术的最好概括。
更多新闻请登录神州乐器网网站:https://www.chinayq.com/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