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今年11月,受病痛折磨多年的台湾音乐泰斗李泰祥被送进台湾新店慈济医院安宁病房,又一次引发两岸文化圈和乐迷的关注,“再唱/听一首李泰祥”一度成为流行音乐圈的共同话题。
继齐豫前去看望完成了李泰祥“唯一的心愿”之后,12月20日,龙应台也来了,李泰祥必须靠儿子李奕青贴近耳边聆听再转述才能与之交流,最后仍因百感交集而说不出话,勉强唱出原住民迎宾曲“咿呀吼海洋”几个字,唱罢泪流满面。
在华语流行音乐的漫漫大海中,李泰祥是一个孤岛。在自由的漂移中,他自始至终没有追随大部队。狭小、安逸、腐湿,是他一辈子都在逃离的。他汲取自己所需的阳光、空气、风和土壤,孕育它自给自足的成长空间。在半个世纪里,他所呈现出的那片茂盛生态,让每一个驻足者惊叹、陶醉。
邱大立
11月27日凌晨近1时,“走江湖”音乐节杭州站结束后,熊姐在艺人休息室对我说,当李泰祥在越洋电话里听到我们在唱《一条日光大道》时,他的眼睛忽然亮了。
11月初,72岁,身患甲状腺癌症多年的李泰祥被送进安宁病房。由于经济状况窘困,李泰祥最初只能住在拥挤的四人间,根本无法好好休息。几位好友不忍心看李泰祥老师在生命最后的阶段还得忍受这种煎熬,才出手相助帮他转入头等病房。在那里,他终于可以听马勒交响曲了。在马勒的音乐中,李泰祥终于睡得很香。我穷尽自己的想象力,去勾勒这样的一幕:在最后的那几轮日出、日落里,李泰祥坚忍着,不舍退去。
从1963年到2013年,李泰祥为提升台湾音乐在世界的高度奉献了自己半世纪的生命力,这在整个亚洲地区,几乎找不出类似的例子。当我们回顾李泰祥毕生的创作时,不禁疑问,他远远超乎常人的创造力与精力,究竟从何而来?
“在那个哪里都不能去的年代”
“在那个哪里都不能去的年代,李泰祥的《橄榄树》呈现一个遥远的梦想!”—林怀民
李泰祥出生于1941年。上世纪40年代的台湾,正处于日据时代和国民党抵台的更迭期。童年的李泰祥感同身受着台湾土地的疼痛,那股坚忍与勇敢,在这位音乐大师成年后的作品中深深根植。
1953年7月,朝鲜停战,中国大陆和台湾在福建东山岛发生军事冲突,两岸关系的紧张和战后初期的贫困让台湾人处于双重的煎熬中,唱着原住民古谣的李泰祥却一心沉浸在对未来的音乐憧憬中。1956年,15岁的李泰祥以国立艺专美术工艺科的学生身份一举获得台湾省小提琴比赛第一名。1963年,在台北市市立交响乐团任首席小提琴手的李泰祥已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并与前辈、作曲家、音乐学家许常惠成立“制乐小集”。1973年,李泰祥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奖学金,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访问,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现代音乐中心进修。1976年,举行“传统与展望”音乐会,主题是“中国民歌之夜”。彼时的台湾民歌三巨头的杨弦刚刚发表第一张专辑,胡德夫与李双泽则刚刚开启唱自己的歌意识的觉醒。
1979年开始,李泰祥展开了自己创作力最旺盛的六年。我们借由流行音乐所认识的李泰祥,就是在这六年里全面绽放的。
有感于台湾流行音乐的简单化与模式化,李泰祥开始思考在艺术和大众歌曲之间,还应该有一个可以让音乐自由生长的空间。带着深厚的古典乐功底,李泰祥潜入了全新的实验探索。他的创新很快在海内外引起轰动,看一看他交出的这份成绩单便一目了然:1979年,以《欢颜》荣获金马奖最佳电影插曲奖,始创性的发表以人声与打击乐合作的乐章《幻境三章》,在德国弗洛特-加龙省世界音乐节的首演引起轰动。1980年,以《候鸟之爱》荣获巴拿马影展最佳音乐奖,制作歌剧《张骞传》。1981年,以《名剑风流》荣获金马奖最佳原作音乐奖。1982年,为齐豫制作的《你是我所有的回忆》荣获金鼎奖最佳唱片奖。1983年,举行第五届“传统与展望”音乐会。1984年,为云门舞集创作现场配乐《生民》,以及管弦乐舞剧《薪传》。1985年,发表专辑《美丽与哀愁》、《错误》。
思考的风帆绕过了衰老与疾病
1987年开始,台湾流行音乐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爆炸期。几十万的销量不再是一张专辑的奋斗目标,一百万成为了新的及格线,艺术流行歌曲逐渐让位给热门金曲,李泰祥、陈扬、张弘毅为代表的学院派创作人被排挤到更边缘的位置。但李泰祥将自己的速度重新调整,一刻都没有停下。
就在再度起飞的一刻,李泰祥于1988年患上了帕金森症。但大师把疾病当做了另一个孕育胚胎的包衣,飞针疾线,进行着一场和死亡搏斗的赛跑:1988年,和叶树涵合作完成民谣专辑《少年 心事》;1989年,发表胡琴与电子合成器的专辑《山连水,水连天》,同年,在专辑《溯(叛逆与回溯)》里,李泰祥用管乐器将流行歌曲重新发声。1990年,完成《无卵头家》的电影配乐。1991年,创作钢琴与管弦乐作品《山、火、流云》,为许景淳制作闽南语专辑《真想要飞》。1992年,到上海录制许景淳的专辑《你来自何方(台北到上海)》。1994年,到北京录制文学与音乐的主题专辑《偶然与追寻》、《情定威尼斯》电影配乐。在与齐豫的数度经典合作之后,李泰祥找到了另一个在性灵上与他深情沟通的女弟子许景淳,书写下另一段佳话。
1994年,一套名为《李泰祥与他的女弟子》的双唱片发表,收录李泰祥历年为齐豫、许景淳、黄琼琼、唐晓诗、钱怀琪、叶倩文、潘越云制作专辑的代表性作品。在这些女性情怀的歌里,人们重新辨认着李泰祥的浪漫。她们的歌声疏离,从来没有企图靠近闪亮的中央。在淡淡的诗意与情欲中,李泰祥梳理着她们鲜为人知的质感。在市场化运作上,她们从来没有创下和陈淑桦、林忆莲、潘美辰一样的唱片奇迹,但这些散发着浓郁文艺精神的音乐在多年后听来依然无比芬芳。同样是擅长抒写女性的微妙心态,也同样是创作大师,李泰祥和李宗盛呈现的是迥然不同的视野与肌理。
从1971年的《春天的故事》到2001年的《因为秋天就要过去》,仅仅在作曲这一项上,李泰祥就奉献了40载。他涉足的音乐领域实在太广泛了,从现代流行类之歌乐、民歌风之歌乐、现代诗之歌乐、原住民之歌乐,到舞剧、清唱剧、歌剧、音乐剧、管弦乐、协奏曲。在21世纪,他更为原住民民谣、客家民谣、布袋戏、锣鼓管吹乐重新编织音乐的体裁。
2003年2月22日,李泰祥62岁,患帕金森症15年来首度公开举行个人作品发表会,音乐会首演地点在彰化员林演艺厅。生命随时幻灭,但生命力不可以脆弱,当李泰祥坚持不用人搀扶,撑着自己不停颤抖的身体、碎步走上舞台中央的演奏位置时,全场观众无不动容。这是一份对音乐无怨无悔的诚意,正因为它,思考的风帆绕过了衰老与疾病。
对音乐的痴情最终导致悲情
“在黑夜里,独自向前行,我更渴望光明来到。我要赶快离开这狭小、安逸、腐湿的地方。”这是李泰祥1981年7月2日的一段日记,至今读来令人振聋发聩。
1999年,李泰祥再度涌起发表新作的冲动,决定录制一张新专辑《自彼次遇到你》。录音室选定了位于台北西边老城区的“十方乐集”,那里已看不到太多的人文气息,但这些丝毫不影响李泰祥饱满的情感。黄耀明和张国荣—两个香港歌手,2002年专辑《Crossover》里的合唱歌《这么远那么近》中,张国荣呓语“李泰祥嘅新唱片,你买咗未”,指的就是《自彼次遇到你》。
2006年,“民歌30”音乐会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当属万芳一边演唱齐豫的名曲《走在雨中》一边动情旋转舞蹈时,镜头转向观众席中的李泰祥,但见穿一件格子衬衫的他身形瘦削,双眼湿润的紧紧盯着同样双眼含泪的万芳。时间过了数十年,潮流叠转了无数场,飞扬的青春依然光彩夺目。
今年4月的一个午后,第32届台湾“行政院”文化奖颁奖典礼在台北市中山堂举行。今年获奖的是电影界和音乐界的两位巨人:侯孝贤和李泰祥。李泰祥坐着轮椅,由女儿推着进入会场。全场数百名文化艺术精英起立鼓掌,当所有人开始合唱《一条日光大道》时,李泰祥竟然精神焕发地举起双手,指挥着合唱。
那一幕,也是台湾记忆的一部分。
龙应台这样评价李泰祥和侯孝贤,“他们出生于村落泥土,历经贫穷、战争、离乱,一路走来滋润台湾,使文明更丰润,文化更深沉,几乎就是台湾整个记忆。”
在台湾人的记忆中,李泰祥的形象越来越立体,他为台湾文化所做出的奉献,却并没有令他安享晚年。李泰祥对音乐无限的痴情,最终导致了后来的悲情。上世纪80年代,李泰祥常常去国外做交流演出,曾经为筹得一张机票款,而被迫把一张专辑的版权由一家唱片公司买断。创作力最旺盛的阶段,李泰祥几乎全部的作品版税都被唱片公司一次性买断,唱片的一年年、一次次再版与李泰祥健康的由盛而竭已没有任何关系。李泰祥一生获奖无数,但在生命最后一刻却落魄、凋零得令人不忍一睹。
更多新闻请登录神州乐器网网站:https://www.chinayq.com/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