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 正文

沂河岸边斫琴人

2014年08月06日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神州乐器网:彤云密布,夏雨将至,马兴民站在庭院中观望雨势。又快到一年做琴的时候了。古琴上灰胎的环节,需要数日连绵雨水的潮湿温热,等到雨季,手工琴人才开始这道工序。雨水润色声音,却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几天前的天气预报,让马兴民一度也抱有期待,但云图预报无法精准,没半天风把雨吹到别处了。

    恒温恒湿的技术已经成熟,但封闭的人造环境,无法复制风雨中自然生出的变化,木质缺少浑厚生机。河东每年此时有大雨,今年似乎晚了一些。斫琴室中,一些琴坯正在架上等待。这些古琴所用,都是百年以上古木。每方都得之不易,一旦灰胎不成只能废弃,为更好的效果,马兴民仍甘心冒险。

    制琴理想的梅雨天气,在江南常见,也滋生了江南古琴的胎质与气韵。不过对于马兴民,偏偏是北方这种难得的长雨,更为让人期待。不同于梅雨连绵,北方雨势莽阔,雨水披沥,伴随雷动,成就诸城派古琴大起大合、俊逸酣畅的风度。《关山月》《长门怨》等许多名曲,都由诸城派这份独特风格成就。

    诸城派古琴,又称“琅琊古琴”,起于春秋时期,是北方的古琴重镇。在清代以来,名家辈出,风云正起。马兴民是第六代传人。古琴不同于古筝,弹奏时不能带护手套,手要忍痛磨砺出来。古琴声音又小,不适合舞台演奏。古代已是阳春白雪,到了现代,雪都快化掉了。马兴民自17岁接触古琴,一见钟情。后来又多学几种乐器,却越喜欢上了古琴。投身诸城派古琴第五代传人朱子易先生的门下。求学艰难,反而学得忘乎所以。

    当时改革开放初期,那是文艺张扬的时代,小青年学摇滚、少林寺的五花八门。马兴民还记得骑自行车提着录音机的“音乐同好”,在他身边经过。时代的景色早已变迁,在学古琴之前,马兴民没有自己独立决定什么,在做出决定之后,却至今未改初衷。记者面前,穿着宽松黑色衬衫,头发微卷的他让人看不出年龄,听他说是44岁,也没有确实感,可能抱着少年时代志向未改的人,多少有少年的气息。

    马兴民在河南大学艺术系学琴毕业后,同学有的去做琴师,有的转行经商下海。他还在寻找。先后跟中央音乐学院的古琴教授赵家珍、李祥霆学习琴艺。后又南下厦门。 “家里人很支持你学琴?” 记者问,“他们不懂古琴,但是了解我啊。”马兴民说。

    诸城派南下学琴,这样的话让安土重迁的人听来,八成会觉得奇怪。但是对于天南地北跑来跑去的古琴艺人,那却再自然不过。数得上的斫琴人太少,对琴师来说,一个琴师就是一个省份,有琴的地方也就是家乡了。这些传统继承者,对于住迁的观念,反比平常人开阔得多。
2002年,在广东潮州的一次琴友会上,马兴民被一款蕉叶琴所吸引。这款名琴立即让他爱不释手,高价将这把古琴买了下来。半年后,在福州古琴研究会上,他用那款蕉叶古琴弹了一首《鸥鹭忘机》的曲子,一位禅师静听后说,你弹得很好。他就是那琴的作者,智藏大师。当场拜师,大师欣然应允。当时他还不知道,老师已是东南成名的人物。那种迟钝,是琴友才能明白的。此后,他随师在寺庙学习制琴。师傅琴声高超,仍不愿惊扰徒弟,往往山深人静处,很少居室中弹琴。

    古代讲学与习,学是和书本学,习是向人学习。在智藏大师那里,很多道理是不用他说,看着他本人才明白的。比如,做琴的禅意比弹琴更深。怎么有这样的道理呢?这要从古琴本身说起。

    古琴和现代种种乐器,同为乐器,却比湖水和玻璃杯差距大。琴说到底,所发出是草木的声音,草木本不该发声音,但是岁月更深,偶尔总有超常规事,就比本来能发声的金石来得更为奇妙。就好比随手一路敲东西,勺子、桌子、木头,世间万物,总有一样好听。

    “古琴很难,我开的琅琊古琴社,仅有一半的人能弹出曲子。却还是很多人弹,因为弹拨本身也让人心满意足。”马兴民说。

    这不是理所当然的行业,古琴所凭借是一种材质的偶然。从弹琴入手往往因为行业的惯性,把它看得平常了。他是弹琴的人,弹得好,做琴迷惑也更大。老师看中的部分,也包含他的这个缺点。更加迷惑,才做得更开阔。

    学成之日,他本来以为师傅会奏曲相送。师傅袖手而坐,深深目送他去。

    “后来才知道,老师那是在送别他的关门弟子。但这种言明的话,师父是不讲的。”

    斫琴入门极苦,做琴要用从漆树汁液,再一层布包裹琴胎,其中有漆器的功夫。马兴民操作后,手臂先是麻木,后来变得奇痒,当时化学品有害的概念已经有了,他没想到天然漆的桀骜难驯。最后找到的克服办法,是在伤口还没好时工作,因为疼,就会降低对痒的敏感度。他吃尽了苦头,终于有机会入门吃更多苦。

    他自从师学制琴,做了6年的琴,也还是不得意。“这种看不见的事,却都是板上钉钉,琴好不好一眼就知道,比拿称量还要准确。”马兴民说,选材、设计外形、上灰胎、上面漆、栓弦,是古琴的步骤,然而剖析木梁、涂抹灰胎的分寸,却无迹可寻。现在古法做琴的不过5个人,按照步骤能做出琴形的人,自然比这个多。能真做出琴的,却寥寥无几。
学了也不一定会就用,不懂的话,照样做出来也等于没做出来,这是中国古艺的残酷。马兴民苦思冥想,一天坐在趵突泉边,听泉水声音,一个老太太上前阻止他,“小伙子,这么年轻,什么事可别想不开啊。”看他坐了一夜,怕他寻短见。

    他又往山上跑。他师傅说人声狭隘,让他去听风雨之声。可是怎样表现在琴呢,总不能录音放在琴里吧。跑了几趟,依旧求而不得。

    山风声不算好听,马兴民心里想着,可是还坐在那里。一天,夜深人静,他把手里矿泉水瓶捏出“咔嚓咔嚓”的声音,那声音让他紧张,把水放回石头上,激震“咚”的一声,他猛的惊醒。

    矿泉水比之前的声音,大得多了。他意识到水位和空气的对比,造成了音位变化。在琴上挖出空间共鸣腔来,就像是让水位比例改变。他借以明白,空虚无形之中,仍然有声音盈满变化。

    从此拿着木料去扣弹琢磨,就像知门后有什么人再敲门了。即使如此,也还是变数很大,有时把琴板磨薄一点,敲出一种意外声音境界。或者糟糕,或者惊艳,人生也往往如此。

    马兴民做出第一把好琴的时候,此时距离他最初学斫琴,已足足过了六年。成琴时,大吃一惊,竟然发现,哎?这就是我刚开始想做的琴呀。音色感触,确实是六年前曾经设想的,他以为早忘记了。成琴中间的艰辛波折,又好像是不那么重要了。

    “那可真算一把琴啊。”那把琴被一位林姓先生重金求去,如今远隔重洋,音讯杳然。对同时斫琴又弹琴的人,琴成时难免这种遗憾。

    马兴民说,好琴在手的感受,如同人在顺境,喜怒哀乐都自若;得到率真发挥的情绪,自有气韵动人。这种遂心遂愿,并不是寻常富贵可比。

    而琴又各有特色,不能以一概之。几年前一个年轻琴手要去比赛,向他寻琴。马兴民找一把给他,“这是你最好的琴吗?”少年问。马兴民说,“不一定,得看表现吧。”

    少年在比赛时,中间第五个出场。琴声一响,四座皆惊,少年自己也有一瞬惊讶,这把琴他已经弹过,但自己房里和此刻如同两把琴。惊艳源于对比,在众琴之后,那种特异的琴色被衬托出来,之后上场琴色,也都无法比拟那种奇怪的穿透力。

    马兴民说,只是那块木料十分特殊。斫琴人用胚包裹木料,本为了声音沉稳,那块木头经此工序,声音却更通透。就好比江湖豪杰,抑制反更激起心性。这种琴在居室里或许太吵,然而在人群里,那是有震慑感的璀璨音色。少年又是好琴手,得此琴势,本来的技艺就发挥出来了。
斫琴久了,马兴民凡事不谈自己的功劳。他眼中是木料的本来质地。他斫琴的生活岁月,也是寻找良材的奔波过程。

   古琴由梧桐或杉木为琴面,梓木为底板。每种琴材都要砍伐期超过百年以上老木,才能存出来悠远性情,发挥稳定的声音性能。马兴民选材更严,都是几百年的:“古木是古琴的底线,有了它才叫的上是古琴。”
旧房改造,庙宇迁移,红尘翻滚,也是古木现世的时候。一次在沂蒙山区里,他看到一段房梁已被熏得乌黑,扔在砖瓦上准备生火,过去敲一敲,突然迈不开腿了。一边老太太正摘一盆小鱼的肺腑,并不知那木梁年岁,只说自己小时就有了。听他想高价买她做晚饭的柴禾,摇头不肯卖,感觉太不可思议。到他费了劲说服成功,已累的满头大汗,老太太一筐鱼都摘完了,“本来留你吃饭也行,你看,你把柴火买走了。”那真正是块除了做琴,什么也不能做的材料,让马兴民印象深刻:连做梁都不怎么尽职,一事无成,偏偏声震层林。

    古琴为历代士人文客所重。生在林中生长繁衍,却发出动人声响,是琴。饮食住行,生老病死,却发出超脱时代的声音,为士。所谓“琴心剑胆”,古琴是凡世中人凌云意气的见证。

    马兴民曾听朋友说广西修明代古庙,卸下旧梁是上乘琴材。他急买了机票,大雨里赶着山路去。却看了一眼就走了:工地一角木片砍成几片,断口是铲车的痕迹。金声玉振,埋没百年才有机缘出世,不该是那样的结局。

    马兴民本人交谈,似乎也能感觉到材质的特别。当记者问他“你是在寻找自我,反而契合了古代传统吧。”马兴民苦思冥想,不知说什么才好。这样的斫琴人,问他太虚太大的问题,反而太俗气了,记者很有点不好意思,但他的无语是真正的无语,并无轻蔑,又不让人窘迫。
马兴民在河东定居十多年了。这里临近秦岭淮河线,是江南和北方的交接处,拥有北方难得的阔大河面,沂蒙湖边,长风辽阔,风水相生,是斫琴的好地方。斫琴人的视角,让人对河东觉得分外新鲜。其实,遇到他这样的人,也让人觉得做人的有趣。

    他的妻子是河东人,也会弹琴。被记者问起来对他的评价,回答是,“经常一天不吃饭。”看来妻子最关心的还是本人。记者走的时候,雨已经下大了,她递伞时忙着递了一个塑料袋,原来是先让罩住相机。关切到对方的重心所在,也是琴师妻子才有的直觉吧。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神州乐器网微信关注

责任编辑:慧娇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