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上海京剧院的新编历史京剧《春秋二胥》近日来津参加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并于11月20、21日晚在天津光华剧院上演。该剧由上海京剧院的花脸名家安平和上海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傅希如领衔主演,并由京剧界的资深导演续正泰、白云明联合执导。
返璞归真的舞美、古朴苍凉的音乐开启了《春秋二胥》的序幕。该剧是以春秋时代原本一对相敬相惜的好朋友伍子胥与申包胥因为家仇国恨而相互纠葛的故事为题材,以史实为骨架、以人性为血肉创作而成的一部厚重的历史悲剧。
颠覆传统戏曲中的“伍子胥” 丰富历史记载中的“申包胥”
该剧讲述了楚平王荒淫无道,父纳子妻。太傅伍奢直言谏阻、遭奸臣谗害满门三百口被无辜抄斩,在好友申包胥的帮助下,伍奢次子伍子胥作为伍门唯一的幸存者逃出了楚国,申包胥因此下狱。十九年后,伍子胥从吴国借兵杀到楚都郢城脚下,楚国新君楚昭王从死牢中赦出了饱受煎熬的申包胥,希望劝退伍子胥的虎狼之师。然而,这一对生死故交却因为各自不同的人生遭遇及人格理念,一个执着报家仇、一个坚持捍卫国家存亡,最终站在了彼此的对立面,背道而驰……
伍子胥这个人物,对京剧观众来说并不陌生。不仅《史记》中《伍子胥列传》有较详的记载,在传统的戏曲舞台上也有着丰富的艺术创造,仅京剧就有《乱楚宫》、《战樊城》、《长亭会》、《文昭关》、《浣纱记》、《出棠邑》、《武昭关》、《卧虎关》、《战郢城》等剧目,其中《文昭关》更成为京剧舞台上历演不衰的保留剧目。然而《春秋二胥》中的伍子胥却是一个别开生面的崭新创造。区别于传统戏里那个受人同情的悲剧英雄,该剧中的伍子胥不再单一“脸谱化”,而是更贴近他历史上复杂丰满的真实一面:复仇和纠结。
史书上记载的申包胥较为简要,几乎是一笔带过。该剧则丰富了申包胥劝诫和阻止伍子胥复仇的人物内心。该剧从申包胥帮助伍子胥逃离楚国为序幕,从十九年后伍子胥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为主要事件;并以申包胥劝诫伍子胥放下仇恨、捍卫楚国的史实为基础,丰富了申包胥几次劝谏伍子胥的戏剧动作,着重刻画了伍子胥和申包胥的人物内心及人性的碰撞与纠葛。
探讨历史发展进程中复杂人性的一出大悲剧
新编历史剧《春秋二胥》试图探讨灾难面前人性的复杂。该剧想传递给观众:在人类经历了灾难与痛苦之后,我们仍愿相信,人性中的善良、纯真、柔软和爱,与它所有对立面一样,坚固存在!
该剧出品人、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表示:中国有两句互相抵牾的俗语。一是“有仇不报非君子”,二是“冤冤相报何时了”,自古流传,对应着国人面对冤仇的两种态度。仇恨如山,是复仇,还是宽恕?人们难以摆脱深重的心理困境。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与申包胥,便是在命运的驱使下,被这样的困境缠绕了。于是,便有了本剧的艰难创作。以京剧的舞台语汇,探讨这样一个人类共同遭遇的哲学叩问。无疑,是一班京剧人在挑战自我。创作者无意于剧中人物的孰是孰非,却着力刻画和渲染着人物心理过程中的艰难、困顿、残酷,乃至人性的变异扭曲。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文明和理性精神的生长,人类应该思考和避免由复仇而带来更为深重的人道灾难和人性摧残。
该剧编剧冯钢表示:“我想通过这部戏呼唤大家学会放下,用爱来解决一切困扰、不平与仇恨。”
唱段动听、以情动人 彰显京剧艺术纯粹之美
本剧是一出花脸、老生的唱工戏。导演续正泰同时也担任了该剧的唱腔设计。续正泰的唱腔设计在京剧业内广有口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不失创新。除了旋律动听外,续正泰创作唱腔时尤其注重其与人物的贴合。剧中为伍子胥打造了大段抒情唱腔,把成套反二黄用于“花脸”行当,在以往罕见。续正泰表示:“‘由情而生、由感而发’是我遵循的创作原则。”
在配器方面,全剧采用了大量中国民族乐器。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乐器排箫。排箫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在汉墓和敦煌壁画里都有出现。排箫的运用把剧中的历史感和人物的悲凉渲染到极致。此外,营造古朴、苍凉氛围的古琴和埙也运用在其中。
唱作俱佳、表演投入 尽显舞台艺术之张力
安平扮演的伍子胥、傅希如扮演的申包胥不仅唱做俱佳,而且富于激情。伍子胥这一形象在传统剧目中均以老生行当扮演,此剧演出改以净行花脸行当,这也是此剧在艺术上的一个大胆创造。红脸的伍子胥在扮相上更显美观大方。在表演上安平借签了前辈的艺术经验,趟马时,增加一个马童,加强舞台气氛。在马童翻扑跳跃技艺的配合下,伍子胥端庄稳健地舞动马鞭,深厚的武功根基,显得庄严威武,神采奕奕,每每亮相,都宛若一尊形神兼备的雕塑人像。
而傅希如在饰演申包胥时则着重刻画了人物内心的心理变化过程:把对伍子胥从相敬、相惜到劝诫、阻止其复仇心理再到最终批判其走火入魔的复仇行为的痛心通过有层次的舞台表演层层递进。将申包胥这一大义凛然的文弱书生的爱国情怀、正义精神以及复杂的兄弟情义表现的真实动人。
舞台表演区只留有一块平台,简单、干净。舞美设计给舞台做减法等于是给演员和观众做加法:为演员留出足够的表演空间,其实也是为观众留出更多的想象和思考空间。
与以往的新编历史剧不同,舞台上没有极为奢华和复杂的实景场面,取而代之的是设计师运用的“七巧板”式的平面模块。在几块模块的拼接下,一个倒梯形的平面布景出现在舞台正中央的纱幕后,楚国城池和王宫也被清晰的呈现出来。
“七巧板”模块在剧中既是王宫、城池,又是宗庙,亦或是战场、战车,这正和京剧本体的“一桌二椅”的象征意境如出一辙。舞美设计师郑加杰说:“我们这里所说的一桌二椅,已不是单纯意义的道具实体,而是一种虚拟、写意的美学手段。在有限的元素下,通过简单的拆分、组合,演变出不同的时空,将戏曲写意的美学特色发挥到淋漓尽致。”
青铜器、彩陶元素 舞台服装使观众置身“考古”现场
春秋战国时代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因此剧中的舞美大量采用了青铜器的元素。舞美布景的模块表面被做成了历经岁月腐蚀的青铜器的质感。此外,战国时期民间流传的彩陶艺术元素也被吸纳到了本剧的服装设计中。为了营造全剧沉重压抑的氛围,本剧服装面料采用了特别的“做旧”印染技术,有类似彩陶的斑驳质感,并采用了大量的传统苏州绣娘的平金绣工艺。
服装设计秦文宝介绍他的设计灵感来自春秋战国时代民间流行的彩陶和青铜器元素,他将彩陶色系延伸到了人物服装的色系上,并且赋予每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符号。他说:“青铜器当中的某种艺术效果具有现代性,例如上面的金箔,永远不褪色的金,象征永恒;青铜受到腐蚀以后的斑驳和沧桑很具艺术感,两种不同材质并置在一起时产生的独特的美,我想把这种美感附着在服装上去体现。”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