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从《高山流水》到广陵绝唱,中国民乐从悠远的历史深处信步而来,打动着一代代知音。
随着大量艺术水平高超又符合市场规律的作品推出,中央民族乐团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民乐的领头羊、排头兵,把古老的中国民乐奏出了传统味和世界范儿。
记者:近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文艺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对此您有何心得?
席强: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很有指导性、启发性。从国家赋予艺术院团的责任和国家艺术院团应发挥的社会作用来看,我们要为构建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而创作出精品力作,为弘扬民族文化思想而推出优秀作品,使文艺作品肩负起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的核心使命,这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重要历史责任。具体到文艺创作、乐团管理、品牌打造等方面,乐团将秉承习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将其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
记者:据我们了解,近几年来,中央民族乐团的创作欣欣向荣,您能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吗?
席强:过去,中央民族乐团一年只搞很少的传统音乐会,出二三十首新作。近年来,我们创作了一大批剧目,至少每年推出6到7台主题性大型民族音乐会。同时,我们每年还委约全国各地的作曲家创作单首作品,数量达到六七十首之多,不仅质量高,而且成活率基本上达到了80%,这在艺术创作领域是非常高的一个数字。
记者:那中央民族乐团是如何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呢?
席强:我们一直坚持以量身定做的委约方式来创作,作品必须符合我们乐团的要求,即:旋律优美、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意境深远、百听不厌。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强调作品的学术性、技术性。我认为单方面追求学术性和技术性是不被市场与观众接受的。我们的文艺作品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将传统民族音乐时尚化,让更多的观众喜爱民族音乐,这才是当今民族音乐传承的硬道理。过去30年,民族音乐界做了大量的探索,可是这些探索很多都丢掉了传统,写出的作品孤芳自赏,不考虑大众和市场的需求。这些作品没人愿意演,也没人愿意听,即使获了奖也是昙花一现,难逃刀枪入库式的结局。
记者:那么乐团是如何对作品质量进行把关的呢?
席强:我们会提前与作曲家沟通我们的理念,作品完成后还要进行试奏,不合格的只付1/3的费用,合格的才付全款。我们的委约原则是充分考虑艺术对市场的适应性,尊崇民族音乐时尚化的理念。乐团这几年推出的新作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我团年平均商演收入突破2000万元,这在海内外的民族乐团和乐队中是极其罕见的。
记者:优秀的作品需要优秀的乐队、优秀的演员来诠释才能得其精妙。您能谈谈乐团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的经验吗?
席强:过去,国家艺术院团的人才流动性差,几乎是死水一潭。目前,中央民族乐团采用两种用人机制,一种是有事业编制的,另一种是社会上招聘签约的,即聘任制的。聘任前会有严格的考试。我们现在作品多,演出也多,很多签约演员通过实践渐渐成了主演、独奏、领奏、声部首席,这部分人才容易管理,也最出艺术效益。两种人才机制盘活了乐团的人才资源。我们用作品来推动演出,用演出来吸引和锻炼人才,用人才来推动创作、盘活市场,形成市场、人才、作品相互带动的良性发展机制。
记者:形成作品、人才、市场的良性循环非常不易,需要剧院做大量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在这方面您遵循怎样的原则,采取怎样的策略呢?
席强:中央民族乐团坚持人性化的管理原则,贯彻落实企业化的办团理念,一改过去的大锅饭体制。近年来,我们把各个业务部门的管理条例重新细化、修订、完善。我们的管理理念既要体现艺术院团的特性,又要强化艺术家队伍的法制观念。
为了贯彻国家的有关精神,为了激励演员的艺术创作热情,我们的薪酬制度均按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奖勤罚懒的原则进行。乐团取消了各种非劳动所得的资金发放,演职人员要通过绩效考核、出勤、排练、演出来获得相应的工资。
记者:乐团的这些举措与国家倡导的理念非常吻合。这一两年,国家出台了“八项规定”“限奢令”等,这对乐团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席强:从2013年开始,乐团在演出市场上一直在调整思路和应对办法,目前已经取得了成效。现在我们外请演奏家、指挥家以及委约作品都严格遵照政府规定,不请客吃饭、不送礼、不发生正常酬劳以外的资金开销。对此,艺术家们也予以理解和支持,他们看到了国家艺术院团在转变工作作风方面的可喜面貌。
记者:中央民族乐团取得了令人羡慕的市场效益,那么公益演出这部分,乐团有哪些大的动作呢?
席强:作为国家艺术院团,中央民族乐团一直很重视公益演出,每周在我们的民族音乐厅上演民族音乐会,票价惠民;还积极参与高雅艺术进校园、“三下乡”等演出。文化部组织的“大地情深”“春雨工程”等活动,我们乐团都积极参与。为了国家的民族团结,这几年我们还落实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用文化援疆、援藏,与西藏歌舞团合作创作了《西藏春天》,与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合作创作了《美丽新疆》,与贵州黔东南州合作创作了《仰欧桑》,与成都民族乐团合作创作了《锦城丝管》等作品,这些作品为提升和发展民族音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打造的其他作品,如《印象-国乐》、《泱泱国风》、《丝绸之路》可以作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而走向世界。
记者:中央民族乐团除了自己的演出和帮扶性的演出,在乐器和演奏形式的创新上也做了不少工作,复原了很多中国古代乐器,请您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好吗?
席强:中央民族乐团通过敦煌艺术研究院的专家,把敦煌壁画上的乐器制图,再拿出来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共同合作开发制作了50多个品种、近90件乐器,并在方才提到的《印象-国乐》中进行了全方位展示。《印象-国乐》近一年来演出近40场,观众非常喜爱,是中央民族乐团在适应市场、创新民族音乐演出模式上的重大转变之作。
记者:据我们了解,遏制维也纳金色大厅镀金演出是您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一个提案,您能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吗?
席强: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文化走出去战略。1998年、1999年,中央民族乐团开启了中国民族音乐在西方主流音乐殿堂演出的先河,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音乐会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民族音乐表演形式第一次登上西方音乐殿堂,彰显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在之后的十几年,由于市场炒作,很多去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都成为地方政府和某些机构的政绩工程,用国家财政资金、纳税人的钱在金色大厅搞演出,却没有产生什么文化影响。他们更多是以送票方式进行演出,这实际上是把中国的演出品牌质量降低了。所以我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要遏制这种镀金行为。这个提案在媒体、民乐界引起了高度关注和强烈的社会反响,文化部也专门出台了相关的文件遏制此种不良的演出行为。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