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慧主演歌剧《阿依达》。
国家大剧院的原创歌剧《骆驼祥子》。
神州乐器网讯 夜晚,当你走进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的大剧院,歌剧剧场前肯定人流涌动,名作、名演员、名导演,一出出歌剧让观众大饱眼福。“从前看歌剧名作往往要等几年,有时还要跑出国去欣赏,现在呢,所有的经典都来到中国。”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金曼这样描述当今中国的歌剧演出。
8月20日,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经典歌剧《西蒙·波卡涅拉》首演,多明戈与和慧主演,郑明勋指挥。像这样高水平的歌剧演出,在国家大剧院早已成为常态。2008年才开始制作第一部歌剧,可2011年起就达到每年10部,7年半的时间里,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经典歌剧已有33部,其中,原创中国歌剧7部;从2013年开始,国家大剧院平均每年制作16部歌剧,演出75场到80场。可以说,其歌剧生产能力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
如此活跃的创作、制作、演出情景,何止在北京。2013年3月,天津大剧院开业以来的首部歌剧《托斯卡》上演,打破了天津35年没有世界经典歌剧上演的历史,两年多的时间里,20部歌剧在天津大剧院相继登台。在兰州的甘肃大剧院,上演经典歌剧也成了日常内容,还拥有了自己的原创歌剧《貂蝉》。而上海的举动就是再造两座新的歌剧院,这一消息甚至成为舆论争论的焦点。第一座是上海音乐学院歌剧院,就在学院旁;第二座是上海大歌剧院,位于世博园内,将成为上海歌剧院的主要剧场。
音乐院校和歌剧院建造附属歌剧院,如今已经纳入城市文化设施建设之中。北京的中央歌剧院剧场去年就已开工,而北京海淀观众期待已久的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歌剧剧场,虽说已经选址在北京大学东门旁,拆迁也早结束,可一片空地至今仍没有开工的动静,据金曼称,由于剧场缺少建设资金,所以还在为筹措资金四处奔走。
演出为何逆势上扬
目前中国的歌剧演出和歌剧院建设发展看好,实际与国际歌剧舞台的大趋势并不一致。歌剧演出在世界已处于普遍下滑状态,一是成本高昂, 30年来,制作同一部歌剧的成本增加了10倍以上,意大利的13个主要歌剧院,去年有8个亏损。二是观众年龄老化,美国大都会歌剧院从10多年前开始,主要受众就已经转为60岁左右,而且年龄还在逐渐增高。各个国家歌剧院的观众席上,白发苍苍的越来越多。
中国的歌剧制作、创作和演出为什么在这种国际环境下还能逆势而动,一路上扬呢?
今年6月下旬,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2015世界歌剧院发展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歌剧院负责人和歌剧专家聚集一堂,研讨“21世纪歌剧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其中的中国专家就分析,近些年,中国各地的大剧院建设得到主管部门的强力支持,遍地开花,而创作、制作、演出歌剧是大剧院的主业,几乎成为大剧院经营者的共识。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认为:歌剧作为融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为一体的艺术,被誉为“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大剧院艺术水准的重要标准。
此外,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的大剧院这几年坚持培育歌剧观众,不断举办普及讲座、免费欣赏会、大师班,持续推出低价票,还利用公共媒体和新媒体渠道,扩大了歌剧的影响力。国家大剧院通过建立完善的会员体系,设立了歌剧培养基地,举办了“百场歌剧讲座进校园”等活动。依照陈平的话,就是“经过‘滴灌’一般的传播推广和长期的观众培养,让观众数量逐年增多,最终覆盖到老、中、青各个年龄段,开拓了市场”。
中央歌剧院近几年不但上演了《女武神》《众神的黄昏》等对演员技巧要求很高的瓦格纳歌剧,还创作演出了民族歌剧《杜十娘》《霸王别姬》等。他们的演出之所以能有如此强劲的势头,也与观众培育有关。自2010年开始,中央歌剧院每年举办歌剧演出公共免费开放日,在北京的工人体育馆、天桥剧场和人民大会堂,先后上演了歌剧《霸王别姬》《蝙蝠》和《白毛女》,演出时总是座无虚席。
人才为何不断回流
歌剧生存环境的改善,不仅为歌剧创作、制作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也让舞台演出人才呈现回流景象。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音乐人才大量涌向欧美国家,留洋,几乎成为当年音乐人才的主要去向,学习后留在当地任教、创作、演出的也不在少数。30多年来,世界各国的乐团里都少不了中国人,各大舞台上也时常可以看到中国演员的身影,加上作曲家和指挥家,一支华人音乐大军一直活跃在世界各地。随着国内的乐团建设、剧目创作、舞台演出的不断发展,许多演奏人才先后将目光投向国内,各大乐团里的“海归”逐年增加,但由于歌剧演唱多年来的不景气,所以,演唱人才的回流相对缓慢。自从歌剧的情势好转后,演唱人才也开始回流。
这几年,观众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认识了一位帅哥,他就是生长在河北秦皇岛的张英席,已经主演了10多部歌剧,歌声、相貌、表演都令观众眼前一亮。2009年他在美国学成,似乎没怎么犹豫,就选择了回国。“国内舞台现在很有吸引力,作品多、演出机会多,大剧院的纷纷落成给歌剧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国内的条件更适合我。”
演唱人才的回流明显显示在大剧院的舞台上。30年前就走向海外的艺术家频繁出现在国内的歌剧舞台,在国外成名多年的中年艺术家不断飞回国内,刚刚学成的青年学子纷纷将眼光盯住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国家大剧院的“大剧院制作”效应更让一些常年在海外演出的艺术家将国内当做了日常舞台,从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到女高音歌唱家和慧,再到正当红的男低音歌唱家李晓良……
“回到中国唱歌剧,实在太幸福了,团队很专业,在这里演出很棒。”歌唱家和慧一再这样说。她是当今活跃在世界歌剧舞台的著名人物,与欧洲重要的歌剧院都签有主角演出合同,不但成功演出了《托斯卡》《阿依达》《蝴蝶夫人》《阿提拉》《假面舞会》《图兰朵》等一批作品,还在多项国际大赛中获奖。
演唱人才回流,既得益于国内大剧院的建设和歌剧发展势头向好,也在于国际歌剧演出的下滑,演出机会正在减少。实际上,国际舞台的演唱相互竞争一向激烈,而近些年日益狭窄的演出空间又让演出人才的登台次数一再压缩,这也使很多歌唱家,包括华人歌唱家,转向了中国舞台。
歌剧也不能一窝蜂
如今,各地剧院已经逐渐摆脱了“房东”角色,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14年国内演出市场年度报告”介绍,剧场正成为政府补贴的最大获益者,已达53.78亿元,比2013年上升20.15%。因为有了政府的支持,创作、制作歌剧,正成为各城市大剧院的向往。
不过,像国家大剧院这样拥有歌剧制作成熟模式的还是少而又少,在国家大剧院,包含制作、主创、主演、小角色、舞美、合唱、乐团、排演团队八个板块的制作体系已经形成。
由于经费不足,欧洲的许多歌剧院现在纷纷采用联合制作这一方式,以解决资金的压力,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演出场次,而且成本也能降低。上海大剧院近几年多次与欧洲著名歌剧院联合制作经典歌剧,例如与奥地利萨尔兹堡音乐节联合制作了《波希米亚人》,去年和英国皇家歌剧院联合制作了《曼侬·莱斯科》,成本果然节省了不少。
无论国家大剧院还是上海大剧院,都是依据自己的具体条件选择歌剧的发展道路,但有些大剧院制作歌剧,并没有经过细致的市场调查,盲目上马,结果最终还是以赠票为主。有些地方对歌剧的资金投入完全是由于奢华晚会被禁绝后,文化经费没地方花,一见其他城市都在那里投入歌剧,于是就跟风而上,还有的歌剧实际就是奢华晚会的美声版,只是换了个名称而已。其实,我国各地的歌剧观众依然极其有限,市场也远不成熟,假如都不计成本地制作歌剧,浪费就会成为结局。
话剧导演陈薪伊最近几年一直在执导歌剧,不过,她对歌剧免费欣赏持不同意见。她认为,免费观看尽管有益于培育观众,但因为歌剧观众有限,如果免费观看的人数过多、演出频繁,就会对原本不大的歌剧市场带来影响。另外,一到歌剧上演时,来要票的人太多。在她看来,应该培育起观众买票的习惯,票价可以降低,但必须买票。
舞蹈评论家冯双白看到海外歌剧人才回流的情景非常感慨。他认为,舞蹈舞台的状况有所不同,回流的人才主要从事教育和编导,而演出人才不多,这与舞蹈演员的年龄限制有关。舞蹈演员演出的黄金期很短,等到在国际舞台锻炼成熟后,年纪都已过大,不像歌剧,40岁、50岁还是正当年。他期望,其他艺术门类也要借鉴歌剧发展的经验,让更多的人才回到国内舞台,提高国内舞台的表演水平。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