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鼓是黑非洲最普遍、最常用的乐器,是非洲音乐最重要窗口之一,是非洲音乐的灵魂。除了音乐功能外,鼓还是非洲民族、部落和宗教的象征,用来传递各种信息,成为“会说话”的鼓。《环球时报》记者在非洲见到过各种形状的鼓,听非洲人讲过很多鼓的历史和功能。
非洲鼓有数百种
非洲存在几十种基本鼓型和数百种鼓的变形,有的大如水缸,有的小如茶杯,鼓身形状有的如陀螺形,有的圆锥形,有的正方形,还有各种飞禽走兽形。鼓身上还画有各种图形,雕刻花草、人兽等。鼓皮也多种多样,常用的有牛皮、羚羊皮,还有豹皮、斑马皮、蜥蜴皮、鳄鱼皮,甚至还有用大象耳朵做的鼓。为了取得一些特殊效果,有些非洲鼓还加装一些装置,如在鼓腔内装一些珠子或植物种子、金属片、贝壳等。打鼓的方式也形式多样,根据鼓的大小,有的把鼓放在两腿中间敲打,有的夹在腋下,有的挂在脖颈之上,有的背在肩上。击鼓手法也很多,除常用的鼓槌敲击外,象牙、人骨等都能做鼓槌,人在鼓的各种部位用拳头、手掌拍打,甚至还用脚后跟,用绳子摩擦,用手臂施压等不一而足。在演奏方式上,非洲鼓有独奏、重奏和合奏,节奏复杂多变,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在乌干达草棚王陵大门内左侧有一个鼓室,里面保存着二三十个大小不等的牛皮御鼓,最大的鼓直径有两米多。王陵里的向导告诉记者,这已经很少了,原来国王出征时会根据军队需要,有几十面鼓甚至上百面鼓,用来指挥军队。此外,这些鼓还有传递信息的作用,当国王在世时,几十名御鼓手在鼓室里昼夜不停地击鼓。王陵正门里的炉火长燃不熄,不绝于耳的鼓声和常年燃烧的火焰,标志着国王的建在和王国的兴旺。国王一旦驾崩,则鼓熄火灭,待到新国王登基,则重新击鼓点火,再次延续王国的香火。
记者在卢旺达参加非洲开发银行年会时看到,一群鼓手站立在大会议室门口,每当贵宾到达后,鼓手都会用一同鼓声来表示欢迎和敬意。在非洲各种重要会议上,都会安排鼓手进行表演以表示欢庆,在非洲婚丧嫁娶都离不开鼓的演奏。
说话鼓是非洲最古老乐器
在非洲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就是说话鼓。它呈沙漏状,鼓皮双面,鼓绳均匀而细密地连接两端的鼓面,通过调节鼓绳的松紧度来调节音量。演奏者通常将鼓夹在腋下,通过手臂的夹力来控制鼓绳的松紧,进而影响鼓面的松紧程度,调节鼓的音量。这种说话鼓用于各种场合。如国王结婚时,具有皇室象征的鼓会不停敲击,直至婚礼结束。一些特定的鼓在婚礼上常被作为新娘和新郎之间的传话器,在非洲中部的斯坦利维尔地区,一对已订婚的新人在婚礼仪式举行前男方可以用鼓声给未来的新娘传递信息,例如,“我的心咚咚直跳”。又如,西非科特迪瓦的一些地区,在举行孩子的成长仪式时,手鼓的作用就完全被拟人化了,成了可以说话的一方,用鼓声和年轻人交谈。
非洲中部的巴米累克族用手猛击3次鼓表示将有危险,击鼓5次表示要集会,用两根木棒打击“恩都”鼓,是发出警报叫人们投入战斗。加纳阿肯人用鼓表达他们对酋长的看法,可以用鼓宣布酋长去世、战争爆发等。在肯尼亚还有击鼓就餐习惯。在一些餐馆里,老板敲着大鼓在门口欢迎客人,服务员击着小鼓带领客人入座。每张餐桌中间都有一面小鼓,那是桌鼓,是专门召唤服务员的。客人点餐和结账也是通过桌鼓,轻敲桌鼓4下表示呼叫服务员,轻敲5下表示结账。当客人走出饭店,站在门口的男鼓手重击大鼓8下,表示“请走好,欢迎下次再来”。 在尼日利亚、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喀麦隆等地区还有一种被称之为开口木鼓的乐器,鼓身是一段掏空的树干,树干的一端有一条长长的开口,开口的两边是两块厚薄不均等的缝边,厚的一边发高音,薄的一边发低音。不用鼓膜,演奏时用小棍敲击那两块缝边。开口木鼓在形状上有很多种变体,最大的鼓长度可达2米。
用鼓声来表达信息
在非洲,鼓声可以宣布邻里之间一场战争的到来,也能告知臣民们部落酋长的死亡,正在田里劳作的丈夫可以用鼓声来通知家人送一些必需的农具。鼓声通过节奏和音高的变换还能表达更多的信息,如对爱人的赞颂,报告孩子的出生等等。有些社区,根据分工不同,一些艺人可以用击鼓的方式来讲述家族的历史,而此时站在边上的演唱者,负责将他所听懂的鼓语演唱给大家听,其实只是充当鼓语翻译的作用。
总之,非洲人的说话鼓所能表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击鼓传话的作用就如同我们现在到处能遇到的媒体广播一样,其差别只是用各种不同类型的鼓声来传递信息。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