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 正文

百年老字号——非物质“乐器张”的千年传承路

2016年06月21日    来源:乐活中国-中国网    

 

乐器张部分师兄妹和师母(一排中)合影

神州乐器网讯 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手工斫琴技艺千年万世传承下去,天津乐器张破旧立新,打破祖辈“嫡系单传”的老规矩,建立“一代传十”新制度,并淡化性别界限,破格招收女弟子。

已有可查100多年历史的“天津四大张”之一的百年中华老字号——非物质“乐器张”6月17日在天津壹仟英里私人会馆又新认领了一位台湾籍女弟子。

 

乐器张第三代传人蔡芷羚(左)和师母及大师兄合影

至此,继张俊国、刘金凯、马宁、钟洪波、张守忠和廖忠等6位师兄妹之后,非物质乐器张传统手工斫琴技艺第三代传人第七位弟子蔡芷羚女士顺利拜师成功。乐器张“竹林七贤”的新名号也不胫而走。


破规矩:从嫡系单传到一代传十

在祖辈传承规矩上,乐器张敢于破旧立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曾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落后的规矩阻碍了非物质乐器张的传承和发展。时间追溯到100余年前。1898年,乐器张史料可查询的第一代创始人张福起诞生于河北武邑县,自幼随父学习传统民族乐器制作,在京剧盛行的民国年间以京胡制作独树一帜,在津京一带享有极高声誉。22岁时,随其父拜素有“民国古琴第一人”之称的杨宗稷先生(又名杨时百)为师。紧接着在1937年,乐器张前身——“文声斋”创立并名声四起。

一代单传。1927年其子张培森(乐器张第二代传人)诞生并顺理成章接棒。他自幼随父研习斫琴与胡琴手工制作,18岁左右拜早年著名工匠李魁元为师,而后又担任中国民族乐器学会理事长与天津民族乐器厂厂长一职。张培森在继承其父的手工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为我国民族乐器行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乐器张第三代嫡系传人张俊国正在为制琴画图纸

第三棒接手,改嫡系单传为一代传十人。张俊国出生后,受父亲影响,14岁就开始学习乐器制作,23岁在天津洪声乐器厂担任质检组长与领导工作。在他的领导下,乐器张从全国各地引进国家级民族乐器制作大师,使乐器制作工艺更趋细腻;此外在德国汉堡创立古琴办事处,再一次推动了民族乐器的国际化潮流。2015年左右,为将乐器张千年万世传承下去,打破祖辈世代单传规矩,建立“一代传十”新制度,并淡化性别界限,破格招收女弟子。

量变才能质变,破格招徒只为扩大传承基数。懂行的人都知道,古琴制作是份孤独的工作,它以工序繁琐复杂、耗时漫长、对原材料苛刻而著名。而现代年轻人多心气浮躁,极少有人能耐得住这份寂寞,因此潜心学这门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古法手工斫琴技艺濒临技尽人亡的窘境。


耐寂寞,任你各种伪“大师”招摇过市

自古以来,武功绝学都讲究门派出身,非正统不正宗。古法手工斫琴技艺也不例外。然而现实中,各种斫琴伪“大师”盛行,劣币驱逐良币,李鬼打死李逵,真传人无处话凄凉。

斫琴,不是指琴的名称,而是一种手工制作工艺。是指对中国民族乐器——古琴(亦称瑶琴,七弦琴,玉琴)进行精工细作的一种工艺技术。它需要有专业技术的琴师完成操作,需体现其散、泛、按音质的匀称等诸多专业要求。

 张俊国向在场朋友介绍古琴

它除了对工匠技师的出身派系的正宗性要求极为苛刻外,对选材和工艺流程的完整性也极为考究,历来素有“爷爷备料、儿子制琴、孙子弹琴”之说。

据张俊国介绍,一张琴,选好材之后要经过一到三年的晾晒,即便是晾好的材料,从定胚成形,再到定音上弦成品,时间跨度也达三年之久,再经过百余道工序,没有机器,全是靠铲子、锉刀一点点打磨出来。

就光上漆这道工序就讲究颇多,张俊国介绍,古琴的漆胎大多用传统的生漆与鹿角霜合成,也有用八宝灰、瓷粉或瓦灰等十几种原料通过配比与生漆合成的。“鹿角霜是一种中药成分,磨成粉与生漆拌合以后上于琴体表面,有透气性,质地坚固,不易磨损,时间越久,琴的音色越透,故历来为人所重,鹿角霜胎在传世古琴中也最为多见;而八宝灰胎是用金、银、珍珠母、孔雀石等数种珍贵宝石粉掺于鹿角霜中与生漆合成,其质地最坚,弥为珍贵;还有一种胎,称瓦灰胎,其优点是声音比较松透,但时间久了,容易成片剥落,难以修理。”张俊国这样说。

 

乐器张第四代嫡系传人张雨在操琴

200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古琴名列其中。2006年5月,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至此,曾在民国动乱中和文革后几经“灭绝”的古法手工斫琴又出现了一派看似“繁华”的新景象。各种无根源可查的伪斫琴“大师”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经过一番自我包装炒作招摇过市。他们的名声和气势甚至远远盖过根红苗正的“斫琴真传人”,令真传人寒心的不是个人名利上的被“冒名顶替”,而是正宗斫琴技法被滥竽充数。

2006年,国家文化部出台了《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在《意见》中,“坚持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被提到7次之多,可见这句话的份量。

外界喧嚷,我心自静。尽管市场纷繁杂乱,乐器张始终坚持在古法斫琴制作工艺上,严格遵循完整的工序流程,不偷工减料。最大限度保障古法手工技艺世代传承的完整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


怀"绝招" ,誓将正宗手工斫琴技艺发扬光大

已有3000余年历史的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也是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修身养性之物,位列“琴棋书画”之首。齐桓公、孔子、李白、宋徽宗、乾隆等皆为著名琴家。

和其它所有器乐不一样,操琴和斫琴只为悦己而非娱人,因此历代琴人,非大才即大贤。乐器张旗下弟子也个个不俗。

正所谓:龙生九子,个个不同;竹林七贤,各怀绝招。大师兄张俊国系乐器张直系嫡传,从小跟随父亲耳濡目染,斫琴的古法手工制作工艺在选材、造形、斫制、髹漆等一道道繁琐的工序中烂熟于心;青年后又广泛游走海内外,不断扩充视野吸收国际流行元素。

在传承父辈传统的斫琴工艺中,张俊国将旧技艺赋予新内容,使之更适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让古琴款式不再古板单一,而是花样百出,新颖别致。

三师兄马宁,从小钟爱传统文化。彼时他在天津市少年宫学习时,就从众多同学中脱颖而出被选为代表参与航海模型的手工制作,其在手工制作上的天赋异禀亦初见端倪。20岁左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书画、古玩和玉器尤为喜好,并因此进行了专业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最近几年逐渐迷上了古琴和古琴文化,特别是在结识大师兄张俊国后更加痴迷于古琴。由于两人住的比较近,他们经常聚一起钻研古琴的手工斫制技艺。

都说文化是融会贯通的。由于他对书画、古玩和玉器的精深研究,让他在古琴鉴赏方面也独具慧眼,再加上打小就动手能力很强,他的手工斫琴技艺虽学得较晚却上手飞快。

六师弟廖忠,从小习武出身,却也风雅十足。13岁时从其姐姐手中获得《易经》一书,当时读得似懂非懂,却也爱不释手,并根据《易经》里面的原理摸索学习气功和武术。20岁出头,已翻阅过近百本类似书籍。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一次三天三夜连续研读中,终于得其三昧,悟出了人生智慧。

认识大师兄张俊国后,获知斫琴最早出自始祖伏羲之手,而易经和伏羲八卦也有渊源,多种因缘际会下迷上了古琴文化和手工斫琴工艺。并矢志要用自己修习几十年的易经智慧制作出天地人合一的古琴。

在传承和弘扬乐器张传统手工斫琴技艺上,七师妹蔡芷羚的台湾籍身份也被赋予更多期待。截至目前,以张俊国为首的乐器张第三代传人已增至7人,而以嫡系直传张雨为首的第四代传人已有6人,目前还在扩招中。

一代传十,以此为传承基数不断几何复制下去,相信非物质乐器张的千年传承之路不是梦。(文/何芳)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神州乐器网微信关注

责任编辑:杨阳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