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调流畅、弦乐动人,一曲曲清新典雅的管弦乐从古村传来,回荡在古朴优雅的石阶小巷。在和孚镇荻港村,这个让外地游客耳目一新的民间演奏,却是村民耳熟能详的杨门“看家”本领——丝竹。
“采南浔之丝,载浙北秀竹,传湖地佳音,集弦索精萃,水乡荻港有丝竹音”。湖州南浔荻港民间丝竹源自拜香司,可以追溯到清朝年间。荻港历史上建有34座古石桥,自嘉庆年间农历正月初八开始,人们参加当地的庙会、拜桥神活动,以6人组拜香司,庆贺鱼蚕丰收。
丝竹艺人在重大节日表演
一直以来,拜香司的民间艺人都是荻港人,以杨氏家族为主,至同治年间受苏州人传授,丰富了曲目内容。在拜香司的基础上,以杨三九为鼻祖的丝竹艺人形成。以家人为主的杨家丝竹队,用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月琴、胡琴、笛、箫、笙及小锣、响玲、木鱼等击拍器乐,以吹、拉、弹、奏等方式,演奏着各种民间小调、戏曲。
丝竹活动有聚有分,自由灵活,可以一个人自得其乐地拉上一首,也可以茶余饭后合奏一曲,给人以艺术熏陶。它不需要化妆,不需要道具,不需要服装,也不限场地,只要几只条凳坐下来即可演奏,为此深受大家喜爱。逢年过节,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演奏,周边地区的庙会及当地的喜庆、节日活动,都会邀请他们去表演。
在荻港还流传不少佳话,一生专注丝竹的杨三九,不但能熟练演奏各种丝竹乐器,还有一门用鼻子吹笛的绝技,可以一路走、一路吹,长达十多分钟。在杨三九手里,杨家人便与丝竹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个个会吹、拉、弹、奏,一家子在一起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乐队。
而今,丝竹第三代传人——杨三九的孙子杨培根已有85岁高龄。记者登门拜访,老人第一时间展示了自己的毕生“伴侣”。在客厅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丝竹乐器,这里承载着老人满满的回忆。
杨培根老先生整理自己的乐器
杨培根记得14岁那年,开始跟随父亲学艺。当时没有谱子,乐曲全靠耳听、心记。当长辈演奏时,他就站在一旁,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一有空便练习。根据乐器的难易程度,杨培根先从二胡学起,然后是笛子和箫,再是三弦。尽管父亲不会演奏三弦,但杨培根硬是通过观察和领悟,把三弦演绎得熟门熟路。
在不断的琢磨和练习下,《三六》《八拍》等各种戏曲调、山歌,杨培根都学会了。之后,他随演出队从荻港到和孚,再到湖州府庙的戏院,开始了演出生涯。在演出中,杨培根还认识了不同的民间艺人,评弹开篇等也渐渐学会了。
杨培根老先生演奏二胡
作为第三代传人,杨培根如今很是感慨,年轻时,丝竹在荻港盛行,村里很多人都会演奏丝竹。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项民间艺术渐渐被“淹没”了。一般人学精、学好并不容易,所以特别希望这项民间艺术能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令他开心的是,这些年,和孚镇宣传文化中心组建起了丝竹班,古朴的丝竹民间音乐在荻港恢复了生机。2018年,荻港民间丝竹成功入选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让他更自豪的是儿子杨兵泉。“我同一首曲子最多能拉3个调,我儿子六七个调也能拉出来。”看得出,杨培根对这位传人很是满意。如今,杨兵泉组建了自己的乐队,除了演绎丝竹等传统音乐外,现代流行乐曲也加入其中,并将此作为事业,努力把音乐事业做大做强。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