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锣鼓乐器的悠久历史
中国乐器文化源远流长,在记录周代利益的《周礼》中便有了以金、石、土、木、革、丝、木、匏、竹统称“八音”的说法。如属于金音的乐器有钟、钲、铎等,属于土音的有磬、鸣球、毊等,每一类下都已经形成了一系列乐器。其中锣属金之音,鼓属于革之音。
戏曲伴奏乐器分为吹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以锣鼓为代表的打击乐器在戏曲或曲艺具有极大作用。其中鼓是原始乐器中最早产生的打击乐器,其产生的时代可以上推到原始社会,从古老的土鼓、石鼓、木鼓,到后来的铜鼓皮鼓,历史悠久。而锣的历史亦可追溯到商周时期濮壮先民所使用的乐器。
在后来的发展中,锣和鼓两个系列都具有极多品类。如锣有大锣、小锣、十面锣、云锣等;鼓除了材质上的更替,在外形上和功能上亦有差别,除了大鼓、堂鼓、书鼓、腰鼓,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鼓乐器,如朝鲜朝鲜族圆鼓、傣族大鼓等。锣鼓乐器也是中国最具有乡土色彩的乐器。
2锣鼓的广泛应用
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对锣鼓的应用产生了极大影响,锣鼓乐器所具有的乡土色彩对其千年绵延不断息息相关,也正是也因此,锣鼓乐器才广泛地被应用到生活和艺术的广阔天地中去。锣鼓和代表着雅文化的琴瑟相对,代表着乐器中的俗文化,这种气质究竟是演绎而来还是归纳所得已经不得而知,但其在社会最底层群众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既成之事实,无论是乡村中召集群众、集市上杂耍引客,还是夜晚打更报时、战场鼓舞士气,锣鼓的应用堪称广泛。
戏曲界有“戏未开场,锣鼓先响”的俗语,这在现今已成熟的剧种中已成不争的事实。其为何会在戏曲中被广泛接受呢?大致有两个原因。
首先,戏曲艺术最初都是从平凡的人民群众生活实践中产生的,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开篇言: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戏曲性质的艺术本来源于巫师祈祷,即便是像黄梅戏这样产生比较晚,历史比较短的戏剧,也是发自人民群众对自身生活疾苦的感叹,即“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诗歌如此,戏曲亦如此。
若说锣鼓艺术的乡土性显示了其在戏曲艺术上被接受的合理性,那么锣鼓的音乐特点便为其被接受提供了可能性。锣鼓之音往往节奏有余而韵味不足,这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既是锣鼓的缺点,也是锣鼓之音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乐器出现的时间来看,无旋律发声的乐器出现在有旋律发声乐器之前,或者说,在最初,无旋律发声乐器与有旋律发声乐器在数量上是占有优势,前者具有节奏控制方面的优势,后者具有深发人深思韵味无尽的长处。
无论是自身发展史还是被应用到戏曲的历史,都符合人类认识事物从实到虚、由表及里的规律。锣鼓在戏曲中被广泛应用的例子不胜枚举,京行剧中有“一套锣鼓半台戏”的说法,可见锣鼓之重要;晋剧甚至会在开场前打三通锣鼓,依次称为头通、二通、花二通,头通鼓声甚至被安排在正式开场前一个小时,后两通锣鼓也带有极大的炫技成分——这是一个剧种给予伴奏打击乐器(主要是锣鼓)单独表演的机会。
3锣与鼓的区别
锣鼓在戏曲中作为打击乐器的代表往往被相提并论,这是两者具有众多相同之处而致,在打击乐器之类看,锣与鼓的区别亦明显。大概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鼓是革音,锣为金音,所以鼓音沉,而锣音泛。这是两者材质和形状影响下的突出特点。鼓一般是在圆桶形状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层膜(一般为牛皮);锣则为铜制的圆形弧面,一般以木槌击打。
第二,戏曲伴奏中的锣鼓数量不同的,演奏时作用也不同,鼓指挥,锣主奏,另有铙和钹分声部交替对奏。
结语
锣鼓自身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当锣鼓成为戏曲伴奏主要乐器之一的时候,其节奏性强的主要特点就显现出来。锣鼓伴奏也就成为戏曲表演伴奏之中的定海神针,其他班组乐器都要听从锣鼓指挥。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