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神州专访 > 正文

执着的古琴传承人:24年如一日斫出名家古琴

2011年06月08日    来源:华西都市报    
曾成伟展示家中的古琴,好琴都有自己的名字
曾成伟展示家中的古琴,好琴都有自己的名字

  2000多年前,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博得卓文君的芳心。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作为蜀派古琴大师张孔山第六代传人,当今最具代表性的蜀派古琴家之一“蜀山琴侠传·曾氏父子古琴雅集”专场古琴音乐会便在上海奏响。
  作为蜀派古琴大师张孔山第六代传人,当今最具代表性的蜀派古琴家之一,生于1958年的曾成伟,不仅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是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不仅奔波于世界各地演奏古琴名曲,更有着精湛的斫琴工艺。甚至有传闻称,他的一把古琴能价值二十余万。
  川派古琴
  蜀派古琴又称川派古琴。从地理概念上讲,上古时期在今川西有蜀国,川东有巴国,三国刘备建都成都,国号“蜀”,管辖的地域比现在的四川还大。“四川”的称谓始于宋代,后人习惯以蜀代川,所以蜀派古琴也称川派古琴。浙派古琴的演奏风格在于温文尔雅,如南方的山水;然而蜀派却更加‘好听’,其演奏颇有四川特色,独具“辣感”,演奏豪放有气魄,张弛有度。
  斫:[zhuó],用刀斧等砍或削
  斫琴,是指对中国民族乐器古琴(亦称瑶琴、七弦琴、玉琴)进行精工细作的一种工艺技术
  抚琴复斫琴
  得一把好琴,讲机缘巧合
  由于木头乐器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所以每年手工制作的二十余把琴,也不一定每一把都很优秀。“有时候碰到了,这批琴就很好,也讲究些机缘巧合。”
  在曾成伟位于成都的家中,一间空屋内放着十余把尚未制作完成的古琴,有的是未上琴弦,有的还在打磨琴面。
  “当初并不觉得古琴有什么好听,只是外祖父弹,我就在一旁听。有一次听到《关山月》的曲子时,脑海中浮现曲中意境,好像一下子就爱上了古琴。”
  不过,现在令大家更津津乐道的,除了曾成伟30多年的弹琴经验,更有其精湛的制琴工艺。其所斫之琴更“雄、宏、公、透”俱佳,在千人音乐厅演奏,也可不用扩音设备,为众多音乐院校和名家竞相珍赏收藏。
  他还曾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专门制作了一把琴“博雅”,既与“世博”同取一字,又谐音“伯牙”,取其“伯牙鼓琴”之意,坊间传闻,价值二十余万。
  “没有(那么多钱),这个我需要实话实话。虽然好的古琴甚至还有上百万元,但我制作的,可能就几万元一把。因为我做的琴音色比较好,很适合在舞台演奏,所以中央音乐学院、天津、上海音乐学院等都有用我的琴。其中还包括名家李祥霆等。”被记者问起这个问题,曾成伟很认真地说了“底价”:由于木头乐器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所以每年手工制作的二十余把琴,也不一定每一把都很优秀。“有时候碰到了(好的材料),这批琴就很好,也讲究些机缘巧合。”
  斫琴廿四载
  制一流好琴,需雕琢打磨
  “好的古琴之所以能够保存上千年,漆料是关键。”“琴好面好,音色就有气魄和张力。为了琴面能够足够平整,全靠一把铁尺。尺子一考,如果成翘翘板或者有缝隙,就说明不行。”
  我国制琴历史极为悠久。唐、宋是古琴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造型美观、工艺精巧、音响洪亮、音色优美的珍品。唐代制琴世家雷氏曾总结为:“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
  谈到自己的制琴经历,曾成伟说,要从24年前,也就是1987年说起。那时候,他除了弹奏古琴之外,还喜欢把玩一番。“弹久了,就想自己做。那时候也没有人可以特别教我,我就自己琢磨,慢慢地也就学会了。”
  现在,曾成伟斫制的古琴已达到一流水平,在古琴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一般古琴的制作分为伐木选材、定型、挖洞、粘合、定弦等十多个步骤。而我的制作中颇为重要的工序,则是上土漆和打磨琴面。”曾成伟拿出一碗黏稠物给记者看,里面灰色的物质被塑料袋严密地罩住。
  “好的古琴之所以能够保存上千年,漆料是关键。但这样的土漆因为从特别的树木上采摘而成,一般会有很难闻的气味,有的人一闻就会全身过敏长疙瘩、肿脸。最初,我也有类似情况,但现在基本都已经适应了。”
  而打磨一个精准的琴面,也通常会花费数次劳作。“琴好面好,音色就有气魄和张力。为了琴面能够足够平整,全靠一把铁尺。尺子一考,如果成翘翘板或者有缝隙,就说明不行。此外,上弦时有沙音,也说明琴面不好。只要随时发现问题,就需要马上拿砂纸,反复打磨,以便及时修整。”
  琴艺有传承
  研究生儿子,先学木匠活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成都会弹古琴的就十余人,1995年的时候,超过八十。而现在,成都弹古琴的有三千多人,数量在全国都属前列。所以如果有机会申报,成都很有可能成为古琴之都。”
  古琴流派形成于明清时期,从古琴艺术传承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蜀派古琴,其历史却可追溯到汉代。据历史记载,蜀派琴人,远有司马相如、扬雄、李白、苏轼父子;近有张孔山、顾玉成、喻绍泽等,名家辈出。蜀派琴曲,最负盛名者当数《高山》《流水》。
  据悉,在去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成伟和儿子曾在上海举办演奏会,门票不到三天就被抢购一空。从他手中教出来的很多学生,还有很多来自我国香港以及英国、美国等地。
  “作为本土演奏家,我们有责任传承古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作为蜀派古琴大师张孔山第六代传人,曾成伟同时也肩负着传承蜀派古琴的重任。
  对于今后古琴艺术的传播,曾成伟认为应该回归传统,就如同现在的许多兴趣班一样,可以开一些“琴馆”。“作为普通大众,要先尝试多听古琴演奏,才可能对其产生兴趣,继而才能学习和研究它。”
  看来,对于古琴的传播,他并没有太大的“野心”,而是在用平常心看待。而对于自己的传人,曾成伟就有些“严格”了:“儿子今年考上了古琴专业研究生,演奏技巧比我还厉害。但是制琴还得慢慢来,现在我就要求他,要学斫琴,先当木匠,把推刨子、拉锯子熟悉了,再说其他。”
  当然,作为一个斫琴师,曾成伟也有着自己的“私心”。他希望有一天“曾琴”能成为一个品牌,为四川文化添光加彩。华西都市报记者陈颖任翔摄影陈羽啸。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神州乐器网微信关注

责任编辑:admin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