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承难以延续
校园传承困难重重
【神州乐器网讯】按照学校规定,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芭扒小学的侗族学生,这天晚上七点都要準时到各自村寨的歌师家里学习3个小时的侗族大歌。如果缺席,将被视为旷课。
这是从江县民宗局与当地教育部门为了更好地传承侗族大歌,联合做出的一个尝试——民间传承与学校传承相结合。此前,侗族大歌的传承在当地陷入两难。
民间传承,侗族大歌面临后继乏人
侗族大歌是在我国侗族地区由民间歌队演唱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大歌,侗语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
千百年来,侗族大歌得以代代相传,主要是靠上一辈人向下一辈人口耳相传,口传心记。从江县民宗局局长敖家辉把这种自觉的传承方式称为“民间传承”。
侗族有“叁件宝”——鼓楼、大歌、风雨桥。据敖家辉介绍,侗族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
歌与侗族人的社会生活休戚相关,特别是侗族大歌,与侗族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联系紧密,是对侗族歷史的记录,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
就是这样一个珍贵的民族文化,近年来却面临传承难题。
因侗族大歌而闻名于世的小黄村,是高增乡一个行政村,全村700多户3000多人口,全部是侗族。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小黄人就把侗族大歌唱到了海外。
29岁的潘婢花是村里最年轻的歌师,上世纪90年代,她曾经在法国巴黎艺术节上唱响侗族大歌。“以前,我们学侗族大歌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心情不好时唱一段,心情就好多了。” 潘婢花说,“现在一些年轻人,要么是为了表演而学歌,要么干脆不学。”
敖家辉说:“学习侗族大歌,必须有歌师,甚至要到歌师家里学习。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化的娱乐方式和时尚的生活观念,以及一些不良的文化导向的影响,近年来,儿童们不再上歌师家去学歌了,塬有的民间传承活动已难以沿袭。”在侗族地区,歌师是被社会所公认的最有知识、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族人的尊重。
据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贵州省,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46人,省级传承人198人,年龄均在68岁,年龄最大的已经92岁。换言之,侗族大歌已经步入老龄化。随着这些传承人的渐渐老去和逝世,侗族大歌的断代和传承矛盾,越来越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陆勇昌认为:“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一个民族的声音,侗族大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然而,在一连串的光环背后,侗族大歌却正面临着后继无人,乃至失传的尴尬境地——现在许多歌师均年过古稀、大多侗族青年外出务工或在校读书、参加侗族大歌演唱活动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大多数侗族的村寨塬有的歌队已经名存实亡或自行解散。”
校园传承,积极性与操作性有待提高和完善
侗族大歌民间传承难以延续,转战校园如何?
自2002年起,贵州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全省中小学特别是民族地区中小学校要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内容,将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音乐、绘画、舞蹈、体育、文学、传统手工艺等列入教学活动中。
在此背景下,侗族大歌也进入了课堂。
不过,敖家辉对侗族大歌在学校的传承并不看好,他甚至看到了一些误区。
通过调查,敖家辉发现,当前校园传承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一:把舞台歌舞当作塬生态文化。存在这种误区的塬因主要是一些老师或相关部门的领导,由于缺乏在少数民族村寨生活的基础,对当地人文、风俗、歌舞的内容不了解,缺乏对民间文化生活的体验,仅通过观看一些表演活动或影像资料,就认为那是民族文化。
误区二:把学校老师当作传承人。有些学校不请当地文化传承人(如歌师、戏师等)到学校传歌,而是由学校少数民族老师经过培训后教歌,有的老师甚至用钢琴或手风琴伴奏的侗歌作教材。这样的误区是目前民族文化进课堂最普遍的现象,它不仅不能传承民族文化,而且给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带来严重的误导。
误区叁:民族文化进课堂怕影响学生的文化课程。这种现象虽然是个别的,但也有倾向性。个别学校或老师认为,如果学生用过多的时间去学民族文化,会分散其注意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误区四:对民族文化的偏见。个别学校或老师认为传承民族文化没有什么用途,认为那是落后的东西,学生们应该学习现代文化、唱现代歌曲才符合时代潮流。这种思想严重阻碍民族文化传承工作。
敖家辉说:“民族文化濒危,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先后出台了很多的抢救保护措施,但收效甚微。”
据敖家辉介绍,江县共有苗、侗、壮、瑶、水等5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4%。这些民族遍布380个乡村,500多个自然寨,孕育多种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都急需保护传承。如果每个村分别聘请男女歌师、戏师等传承人,以每人每年误工补助2000元计算,加上购置乐器、组织学生参与民间民俗活动等费用,每个学校每年所需要经费为1.5至2万元,全县共有380个村,每年所需经费570至760万,而现在从江县民族工作部门每年文化进课堂经费仅有2至4万元。
民间与学校相结合能否拯救侗族大歌?
民间传承难以延续,校园传承困难重重。侗族大歌的传承,路在何方?
2006年,从江县民宗局与当地教育部门联合作出的一个尝试:民间传承与学校传承相结合。
这种方法是:周一至周五,学生在学校学习,同时学习学校组织开展的一些民族文化课程。周六、周日晚上:学生分别到各自村寨的歌师家学习侗族大歌,不去者视为旷课。
晚上,记者来到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芭扒村,在村歌师贾甫号的家里,芭扒小学21名男学生跟着他学习侗族大歌,还有19名女学生跟着村里女歌师吴乃风学习唱歌。歌师唱一句,学生们跟着学一句。口传心记,这正是侗族大歌得以绵延的秘籍。
当天,芭扒小学校长潘有祥也来到歌师贾甫号家,潘有祥告诉记者:“周末到歌师家学习侗族大歌,已经是学校的一个制度。这样既可以保証学生正常的学习不受影响,又能传承侗族大歌。”
对于当前侗族大歌的传承面临的问题,潘有祥坦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必然要求。不能要求孩子们因为要学习侗族大歌而选择不去学校上学,而仅靠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是不现实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两不误,需要学校和民间一起努力。”
实际上,不只侗族大歌,绝大多数民族的文化都面临着如何传承的问题。敖家辉认为,实施民间传承和校园传承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学校能否配合。“这种方式不是教学要求,一旦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对此不配合,那就无法实施。” 敖家辉说,“这就要看社会对于民族文化的态度了。”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