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笙和大提琴、民乐和西洋乐,将会产生怎样的碰撞和激情?11月9日,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举行,除了郭文景的竹笛协奏曲《愁空山》和《中国民乐组曲》之外,余隆执棒的中国爱乐乐团与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笙演奏家吴彤演奏中国作曲家赵麟的《度》,十分引人瞩目。
中国当代作品需要更多大师级的演奏
当悠扬的小提琴和空灵的笙响起,一下子汇聚了全场观众的注意力。在乐队的伴奏下,时而大提琴引领着笙,时而笙引领着大提琴,呈现出千变万化和美妙和声。
“作品选择了西洋乐器大提琴、中国民乐笙作为主要乐器,笙飘摇的特质最能演绎音乐中的神性,而大提琴的沉稳则代表了人性,两种乐器的交叉,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尝试。”赵麟说。
这也是知名华人大提琴家马友友第二次和中国爱乐合作。难能可贵的是,在音乐会中,马友友没有单独演奏作品,而是尽力展现一部中国原创作品,诚恳地推荐赵麟、吴彤这样的本土音乐家。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中国音乐艺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在世界音乐的版图中,中国音乐还是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很少有国际知名音乐家演奏中国的原创作品。“因此,此次马友友甘当绿叶,令人动容。”
近年来,马友友的表演重心已经从古典大提琴演奏转向“丝绸之路”等近现代作品,他创立的“丝绸之路”音乐项目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探索,这次演奏,正是这种理念的延续。
“中国当代优秀作品需要更多大师级别的演绎。”音乐评论家张光楹说,音乐会通过精巧的结构设计与配器手法探寻这些中国元素所蕴含的感情能量,挖掘中西方乐器交融的无限可能。但我们更希望,今后有更多大师能够演绎中国作品,促进中国原创音乐的传播。
中国原创需要超越“器”的层面
受到文化背景、演奏方式等的限制,中国民乐的走出去一度成为难题。将中国民乐和西洋乐器结合,用西方人易接受的方式传播中国音乐,杜鸣心、谭盾、叶小纲、郭文景、陈其钢等作曲家都在做着不懈的努力。叶小纲的《大地之歌》、郭文景的《中国民歌组曲》等不但在国内获得成功,还走向了世界舞台。
在赵麟看来,中国的原创作品,需要超越“器”的层面。“中国民乐、西洋乐器都是表现手段,关键在于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核心。”
他此次创作的《度》取材于玄奘法师所著的《大唐西域记》。据了解,两年前,赵麟开始着手创作《度》,光是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他就读了整整一年。“我想找到一种精神,为什么玄奘如此执着去印度寻找真经?即使遭受了身体和心灵的困顿,仍旧坚持普度众生的理想和信念,这种执着的精神,在当下仍有意义。”赵麟说。
“我希望能够用西方乐器阐释东方哲学。”赵麟说,作品通过《相》、《喜》、《悟》三个乐章,演绎了玄奘的苦难、坚忍与顿悟。除了深刻的主题之外,丰富的旋律也让这部作品具备更为广泛的接受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度》由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和广州交响乐团联合委约创作,由三家交响乐团共同委约一部作品,十分罕见。“委约作品不但可以起到刺激艺术家创作、推动音乐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使观众接触到更多的当代音乐。通过委约激发中国原创作品的问世,是中国爱乐乐团的责任。”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余隆说。
更多新闻请登录神州乐器网网站:http://www.chinayq.com/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