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一件成品严格把关
迎难而上只为圆梦
【神州乐器网讯】“我们的初衷就是想通过创业来改变现状,虽然现在事业起步阶段遇到的困难很多,但我们都在努力克服。”由于气温低,长时间站在门边干活的庞富文已经冷得不断发抖,但是为了能及时交货不失信誉,他还是坚持在桌子前赶工,对于他来说,现在经销商信任他们,他们就必须克服所有困难拿出好的产品,这样才能开创自己的天地。为了筹建乐器厂,庞富文、庞均文兄弟已经投资了近20万元,其中有部分是借款。由于资金短缺,兄弟俩只能既当老板,又当工人,还兼做业务员。制琴所需的木材,只能到广州去买;厂房地处山村,发货只能找熟人帮拉到县城的物流公司。“最怕是下雨天,由于包装是纸箱,湿了就影响销售了。”庞均文一边拼装秦琴一边说,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历练,这些困难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足为道了。
“乐器的制作要求非常精细,产量也不高,像我们现在半手工制作就更少。”庞富文表示,现在产品是供不应求,但是产量却提高不了,一是因为工序问题,二是要保证质量,再有就是人手的问题。“如果以后扩大规模,肯定要从本地招人。”在兄弟俩的设想中,家乡周边的木材原材料和懂木工的人多,这些都是天然的优势。为了拓宽销售渠道,他们还开设了网店,虽然远在河南、河北的客户不断增加,但销量还是很少。下一步他们打算去注册商标,逐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弘扬传统文化义不容辞
秦琴,声音明亮、柔和,与别的乐器合奏,音质非常协调,是结合高、低音乐器的中音乐器。现多用于广东音乐、潮州大锣鼓和民族乐队,也作为各地方剧种的伴奏乐器。在广东音乐中,秦琴是配合高胡或扬琴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秦琴以前只在两广和海南流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全国范围内,剧团对于秦琴的需求逐年增大。”庞富文介绍,现在秦琴已经走向北方,他们的产品远销河南、河北,这种古老的乐器随着传统戏剧的繁荣,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据介绍,本地的剧团对秦琴的订货量也比较大,在玉林本地市场,一年的订货量就有一两千把,在平南的采茶戏剧团,秦琴更是成了“标准装备”。
庞均文告诉我们,他内心一直有一个传承传统乐器制作工艺的梦。“我以前打工的乐器厂前身是当地的民族乐器厂,那里的师傅早已退休,厂里面除了我,没有人全面掌握乐器的制作,而厂长也已经上了年纪,厂长的儿子明确表示不愿意继承产业。”庞均文表示,当初回家办厂也是基于这一原因,师傅把技术都教给了他,他不能让传统乐器因为没人愿做而走向没落。
“在网络销售的时候,郑州就有一些年轻人表示也想学习弹奏这种传统乐器,但不知去哪里学。”这些话在庞均文心里激起波浪,为此,他多方寻找秦琴弹奏技法的资料,同时也去请教会弹奏的人,把技法整理成文字。“现在秦琴的弹奏技法我们已经收集了一部分,可能不太准确,但是也算是为传承和推广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微小的力量吧。”庞富文告诉记者,他们整理的资料既有秦琴的弹奏技法,也有秦琴的曲谱等,这本资料有几十页,正筹划着印刷成册随产品附送,让这一珍贵的民族传统艺术,通过他们的努力不断发扬光大。
更多新闻请登录神州乐器网网站:http://www.chinayq.com/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