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业界新闻

国家大剧院奏响作曲家常平专场音乐会

来源: 2015-06-22 12:00

神州乐器网讯    本周五晚,国家大剧院将奏响作曲家常平的专场音乐会。近几天,这位出生于音乐世家的作曲家忙得连轴转。14日晚,常平把演奏曲目的总谱和分谱又细细过了一遍,一抬眼,已是第二天清晨。眯了两个小时,他又赶到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开始了新的排练。

17日上午,二胡协奏曲《天香》正在排练。像往常一样,常平安静地坐在指挥席的侧后方,这个位置,与乐团指挥和特邀的民乐演奏家交流起来最方便,也可以将每个乐手的状态尽收眼底。但大多数时候,常平并不抬头,而是紧紧盯着已烂熟于心的乐谱,偶尔还会在上面写写画画。

演奏家于红梅手中的二胡曲调如泣如诉,与交响乐交融在一起,迸发出独特的张力,让人耳目一新。近些年,常平一直在挖掘民乐独奏与交响乐协奏融合的审美空间。专场音乐会上,二胡协奏曲《天香》、古筝协奏曲《风定云墨》、笛子协奏曲《蓝莲花》和琵琶协奏曲《墨章》,将汇成气象宏大的交响协奏套曲《东方水墨》。从2005年创作《风定云墨》开始,这些作品沉淀10年,套曲婉转、复杂,一般总谱纸有24行,工作人员不得不为这部作品特制了80行的总谱纸。如此巨幅的中西合璧“画卷”,在国内外都不多见。“近代文化的主要流向是自西向东,以西方交响为载体,加入东方独特的音乐语汇,会让世界更容易接受中国音乐,有助于中国文化输出。”常平说。

排练中场休息时,常平、于红梅和国家交响乐团指挥林涛“躲”进办公室,打磨刚才排练中的“小石子”。平时语气温和的常平,模仿着在作品中他试图表达的旋律,声音洪亮、充满激情,仿佛变了个人。

“作曲家常被称为幕后英雄,似乎很神秘。”常平笑言,自己的生活其实挺“狼狈”,“作曲是个安静的活儿,平时运动、社交活动也不多,有时一个灵感突然来"敲门",这一夜就睡不了了,得赶紧记录下来。”不一会儿,他又认真地说:“不管神秘与否,一位优秀的作曲家必定很勤奋,既要挖掘、熟悉、突破多种乐器的语言,又要做到对情感的把握、对节奏的控制和对技术的展示。”

“目前国内能举办自己专场音乐会的作曲家,其实并不多。”常平常感恩自己的幸运。为推广和弘扬杰出华人作曲家及中国民族音乐,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自2006年推出了“龙声华韵”系列音乐会,并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文化部“交响乐发展支持”项目。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越来越多作曲家像常平一样,拥有了自己的专场。

常平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硕士生导师,现在带了6位学生。排练间歇,常平还要给学生打个电话,询问作业进展。

系里经常举办作品研讨会,或大或小的师生音乐会也很频繁。“我们有一流的学生,他们中很多人甚至在来中央音乐学院之前,就已经能进行高水准的演出了。”在常平眼里,目前,国内的音乐学院的设备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非常棒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作曲的诀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常平强调,宽广深厚的音乐视野和音乐内涵是首先要传递给学生的,此外,便是要保护好学生的创作个性,“最后,才是技术上的东西。”

2009年,常平曾到德国做访问学者。虽然欧洲的交响乐创作更成熟,但在他看来,国内的氛围更“沸腾”,“不论学生、老师,都在进行更大胆的探索,常常有令人惊喜的碰撞。”同时,常平观察到,国内民众对交响乐的热情也在逐渐升温,他创作的一首结合了蒙古族音乐和交响乐的曲子《内蒙组曲》很受欢迎,很多观众表示自己“真听懂了”,“以前,来听音乐会的大都是专业人士,但近些年,普通市民、学生也开始贡献越来越多的票房。”


返回上一页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Copyright© 2002-2021 神州乐器网版权所有
豫ICP证:豫ICP备050113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