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有一种美妙的音乐,从彩云之南走向大江南北、国际音乐艺术殿堂。这就是源自云南梁河,被誉为“东方萨克斯”的葫芦丝。听过葫芦丝演奏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人,都会为它那悠扬、透亮、纯净的音色魅力而忘我陶醉。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作为一种民族民间传统舌簧乐器,葫芦丝在云南已流传千年,被认为是“会说话的乐器”,曾是青年男女传情达意、倾吐爱慕之情的音乐媒介,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特点,用循环换气法能持续发出五度音程,音色优美、柔和、圆润、婉转,惟妙惟肖。
陈兴彪在云南创建的曲靖环宇艺术学校的葫芦丝乐团连续4年受邀赴台湾演出。今年8月,受奥地利国际音乐家协会的邀请,乐团将赴维也纳皇宫音乐厅演出,葫芦丝将在世界音乐之都奏响,为云南民族音乐和葫芦丝艺术谱写新的辉煌。
小小葫芦丝,成就一方产业。这一土生土长的民族乐器,已经从傣族民俗乐器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乐器之一,葫芦丝音乐文化所带动发展的行业已经逐步成为云南的新兴文化产业。为此,本届文博会首次将云南葫芦丝巴乌全国邀请赛——“梁河古歌之约”世界葫芦丝寻根之旅系列文化活动纳入文博会的主要活动内容,标志着葫芦丝音乐文化已经成为云南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
葫芦丝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引人专注。目前,全国葫芦丝生产厂商1万多家,每年生产销售葫芦丝1亿余支,其中云南生产葫芦丝的企业达400多家,年生产200万支葫芦丝,产值近2亿元,带动相关从业人员数万人。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云南葫芦丝已形成了规模化种植、集约型加工、新产品研发、新作品创作、专业化培训、品牌化推广销售和文化交流演艺一条龙产业体系,呈现“井喷”式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弥勒东风农场管理局规模化种植葫芦面积2000多亩,产值1200万元,葫芦销往全国各地的葫芦丝生产制作厂家。
近些年来,作为葫芦丝音乐文化重镇,云南积极弘扬民族民间音乐,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发展葫芦丝音乐,努力打造葫芦丝音乐文化品牌。云南省音协葫芦丝巴乌学会与有关部门连续3年在云南举办面向全国的葫芦丝音乐最高赛事——云南省葫芦丝巴乌全国邀请赛,本届文博会期间,除了云南省葫芦丝巴乌全国邀请赛外,还有“2015中国葫芦丝之乡首届葫芦丝大赛”、梁河古歌之约“走进中国葫芦丝之乡微信摄影大赛”和“丝韵云南”葫芦丝新作品创作大赛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体验梁河,感受葫芦丝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为民间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葫芦丝是从葫芦丝发源地、“中国葫芦丝之乡”梁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梁河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是“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深厚的民族文化孕育了葫芦丝悠久而灿烂的文化艺术。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奏响过千年的葫芦丝音乐沉寂了。九十年代,生长于梁河的著名葫芦丝演奏家龚全国、哏德全以及龚家铭、李仲培制作、演奏的葫芦丝异军突起,特别是被誉为“葫芦丝王子”的哏德全率领梁河葫芦丝演出团到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他们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月光下的凤尾竹》、《勐养江畔》等曲目吹至大洋彼岸,享誉海外,他录制出版的第一张葫芦丝音乐专辑《多情的葫芦丝》以及中国第一张葫芦丝教学专辑《傣风神韵》传遍全国,走进千百万葫芦丝爱好者和中小学学生的音乐生活,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全国学习、演奏葫芦丝热潮。近年来,随着一批作曲家多元化的音乐创作、葫芦丝乐器制作的提升、葫芦丝音乐的推广普及,葫芦丝音乐文化迎来了黄金时期,除西藏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成立了葫芦丝学会,葫芦丝的演奏爱好者也越来越多。葫芦丝音乐文化还走进了校园,重庆市上百所学校10多万中小学生学习葫芦丝音乐,葫芦丝音乐蔚然成风。现在,葫芦丝音乐文化成为民族器乐演奏新宠、云南音乐文化的一张名片。
葫芦丝之乡梁河,把葫芦丝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产业链列入“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从种植、制作、培训、品牌、规划等方面入手,大力挖掘和弘扬葫芦丝文化,大力推进葫芦丝文化进机关、校园、企业、社区、农村,形成原料生产、加工、销售、培训、音乐创作、表演基地,使梁河葫芦丝正式成为全国唯一一种民族器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擦亮了葫芦丝音乐文化品牌。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