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业界新闻

走出孩子靠兴趣学琴的误区

来源: 2015-08-12 12:00

走出孩子靠兴趣学琴的误区

神州乐器网讯  几乎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提到孩子学琴兴趣的问题,好像只要提高孩子的学琴兴趣就可以解决学琴中的很多问题,难道兴趣的作用就这么大?
     人的所有行为可以划分为:情感和行为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情感通过行为来表现,行为通过情感来明确性质。高昂的情绪可以加强行为的控制能力,提高行为的反应速度。相反低沉的情绪可以减弱行为的控制能力,减低行为的反应速度。我们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高兴的时候学琴的效率会明显提高,而孩子刚睡醒的时候学琴效果就要差很多,这就是跟情绪有关系了。还有当家长发怒,孩子紧张或者哭闹之后,学琴的效果也会提高,这也是情绪提高造成的。所以情绪并部分好坏,只有提高和降低之分。情绪过高人的行为就要失控,情绪过低人的行为就要麻木。我们追求孩子学琴兴趣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琴是的情绪,由此增强个人的控制能力。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孩子从小被打骂也可以成为钢琴家,兴趣并不是唯一提高孩子学琴效率的手段,只不过是比较好的手段,因为笑总比哭要好呀。

兴趣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琴的效果,但兴趣也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首先孩子在学琴中表现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有对音乐的兴趣,有对乐器的兴趣,也有对乐曲的兴趣等等。不同的兴趣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感受,刚决定学琴的时候,孩子往往表现出对学琴极大的热情,但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这样兴趣往往越来越淡漠。什么原因?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什么是兴趣?

我在总结教育原则的时候曾经提到人性的四个特点:自我、自大、懒惰、欲望。人对于陌生的事物总有一种要把握的愿望,这就是欲望。而欲望的情感体现就是兴趣,人会对自己不熟悉或者没有掌握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而对于已经掌握的或者已经熟悉的事物就不容易产生兴趣,这一点体现在很多事情上。在学琴上欲望体现在:刚买钢琴时对于钢琴的兴趣、弹新的乐曲时对乐曲的兴趣,换老师时对老师的兴趣,等等。兴趣的具体行为可分为:质和量两个方面。质就是兴趣虽然可以提高人的行为能力,但往往兴趣会随着对事物的熟悉和了解而减弱,分析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了,如果孩子完全凭借兴趣在做事情,那么这个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将是浅尝即止,无法深入的。也就是说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要保持孩子对学琴的兴趣,结果只有一点:所有的练习都将是肤浅的,不太可能进行更深入、更专业的学习。这就是我们多数孩子身上普遍的现象:喜欢弹琴,但不喜欢练琴。我想很多家长对此应该有所体验吧?

兴趣带来的结果不但如此,还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很多孩子不愿意慢练习,只愿意快弹琴。因为只有快了才可以使乐曲有完整性,这也是兴趣在孩子身上发生的作用。长期依赖兴趣学琴的孩子往往是只能表扬不能批评,有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就容易停滞不前,这就是兴趣带来的后果:浮躁!

在追求学琴兴趣的误区一文中,我提到了根据不同的学习目的选择教师和教学的问题。那么凭借兴趣学琴的孩子,整体上的教学方向就应该是娱乐性质的。那么进行专业训练的孩子要依靠什么样的方法来提高情绪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专业训练的最终目的,什么是专业?就是更细致,更认真。专业更注重的是品质和质量,而不是数量。兴趣
专业的训练更多的是需要孩子对学琴的爱好。也就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弹琴,而不单单是兴趣。

爱好和兴趣在表现上怎么区分呢?兴趣往往是一种对数量、表面性的追求,而爱好则是品质上、质量上的追求。兴趣的作用往往是尽快的完成一首乐曲,爱好的作用往往是尽可能的弹好这首乐曲。怎样培养孩子对学琴的爱好呢?首先要培养孩子对事物敏锐的辨别能力,通过辨别能力来形成孩子的判断能力。

返回上一页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Copyright© 2002-2021 神州乐器网版权所有
豫ICP证:豫ICP备050113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