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业界新闻

化柔为刚 展现琵琶阳刚之美

来源: 2015-09-12 12:00

  化柔为刚 展现琵琶阳刚之美

(图由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提供)

神州乐器网讯  9月8日晚,来自香港中乐团的琵琶演奏家张莹做客市文化艺术中心的“星期二艺术沙龙”,举办了她在中山的首场个人音乐欣赏会,这也是该沙龙首次琵琶专场。当晚,张莹生动多变、扣人心弦的琵琶演奏,让我们深切感受着民乐“活化石”的魅力。

“说到琵琶,大家第一时间联想到的画面可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是昭君出塞,或白居易的《琵琶行》,但其实琵琶在古典柔美之外,也可欢快热闹,有趣时尚,剑拔弩张。”当晚,张莹特意挑选数首大曲,以呈现琵琶音乐由古至今、能文能武的发展面貌。在她十指弹拨之下,琵琶既可模拟民间的锣鼓、女子的悲泣,也可再现小提琴的华丽线条,正如其言,琵琶犹如一面多棱镜,百变的琵琶令人惊叹。

别出心裁的节目安排以《霸王卸甲》呼吁世界和平

当晚的节目别出心裁,上半场以琵琶古曲为主,从民间乐曲《龙船》、到古曲《塞上曲》和《霸王卸甲》,每一首堪称民乐瑰宝。其后的曲目逐渐趋向音乐织体丰富的现代派作品,如谭盾的少年之作《忆——八幅水彩画的回忆》,香港作曲家罗永晖《千章扫》,也有琵琶独奏和钢琴伴奏的协奏曲《中国花鼓》和《花木兰》,加场环节更是再现了脍炙人口的小提琴名曲《流浪者之歌》。从文曲、武曲到文武曲,风格多样的旋律让观众大饱耳福。

对于理解琵琶乐曲的窍门,张莹认为只要静心聆听,不需特别刻意。在琵琶名曲中,《十面埋伏》传播甚广,而同样是描写楚汉之争、垓下之战的《霸王卸甲》却知之者寡。张莹估计,这或许是因为中国文化崇尚“胜者为王”。如果说《十面埋伏》以刘邦为主角,气势磅礴,《霸王卸甲》则是给失败者项羽的一曲挽歌,整首曲子将英雄末路的内心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为突出“卸”字,琵琶模拟了解下盔甲的金属声,其中“别姬”一段如泣如诉,远处四面楚歌沉闷,结尾乌江自刎决绝悲壮,富有戏剧性。

在张莹看来,此时选择《霸王卸甲》还有一层非一般的意义。“战胜者往往得意洋洋,但战败者的心酸却不为人知。”张莹称,“我之所以选择它,也是希冀和平,避免战争。”

■谈民乐新发展赞同跨界创新 但传统仍是基础

除了琵琶独奏,钢琴与琵琶的协奏曲使民乐突破了传统的单线条旋律,呈现更丰富的织体。“星期二艺术沙龙”艺术总监甘霖表示,这种形式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便已存在。

张莹觉得,借用现代人耳熟能详的西方音乐手法来诠释传统旋律非常不可。而在当下,民乐正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地的乐器频频合作。她所在的香港中乐团也不断在寻求艺术的跨界,如将中国乐器、多媒体和现场沙画相结合。她本人也参与过谭盾的《鬼戏》。张莹表示,她期待和各种艺术家碰撞出不同火花,但关键还是要保留传统,以此为根基,再向外发展。

至于像女子十二乐坊那样的 “新民乐”,甘霖认为它在当时推翻了民族乐器的古板形象,在传播民乐上具有一定进步,但今天再看,未必了得。“十二乐坊在日本火爆,是因为它体现了一种新事物。用民族乐器演奏现代时尚的东西没有错,但要做得更有品位,娱乐和艺术是两回事,如果有人认为市场决定如此,那是错误的,市场是我们培养的。”

张莹寄语中山琴童初学者首先需要练好手型

在香港,张莹除了在香港中乐团演奏,还任教于香港演艺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教育学院等多所学校。从学琴到教琴,她对琵琶演绎又多了一层传业授道的体会。

她坦言,琵琶上手比较难,初学者首先需要练好手型。但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仅仅练习基本功是枯燥乏味的。她说,教学的过程自己也在学习。“教学过程中,你还会发现很多千变万化的问题,比如手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问题。”在她看来,自己的学生和她当年相比,得以接触更广博的知识,掌握多种乐器,但也因此,专心练琴的时间也相对少了。

艺术沙龙当晚,张莹也与中山观众做了交流,她惊讶于有的小观众问出诸如“如何放松手臂、弹出颗粒状的音色”等专业问题,为在中山遇到琵琶知音而欣然,不惜将自己的秘诀倾囊而出。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也深感回味无穷,希望能再一次聆听琵琶妙音,邂逅心水名曲。

返回上一页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Copyright© 2002-2021 神州乐器网版权所有
豫ICP证:豫ICP备050113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