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乐器网讯 9月22日,由山东省文化厅主办,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济南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济南·明湖秋韵”2015年山东省精品曲艺邀请展演在济南正式拉开帷幕。一系列的曲艺展演也让不少戏迷享受了饕餮盛宴。济南,似乎又回到了曾经“书山曲海”的曲艺盛世之中。喧嚣之后,一系列的问题也重新在此次展演中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来:传统曲艺的传承该如何继续?曲艺的下一步又该如何发展?曲艺的市场化该如何推动?
死去的远远多于活下来的
很多时候,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郭学东,对于曲种的生存,有着一种超乎常人的理性。“其实我们如果翻一下历史就会发现,从曲艺出现到现在,在历史长河中消亡的曲种要远远多于现在存留下来的曲种。每一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曲艺曲种。所以面对曲种的生存残酷,我们应该更加理性。”郭学东是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戏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所的主任,曾经参与编纂过《山东曲艺史》、《山东曲艺研究》等曲艺研究类的专业书籍。
为了编纂《山东曲艺史》,郭学东曾经查阅过大量的资料,也曾经在山东省内进行过各种调研,越深入研究,他越感受到一种无奈:“因为我们根本无法跟历史抗衡,这就好比诗歌在唐代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唐朝之后,诗的盛世就已经结束了。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曲艺曲种,而相应的,前一个时代的曲种可能就要因此消亡。”
一个显见的例子,是山东大鼓的消亡。
清末民初年间,山东大鼓曾经风靡全国,连《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也对其赞不绝口,“当时山东大鼓是北方大鼓的鼻祖,我曾经查过一份资料,是在民国初年河南开封办的《开封日报》,短短十年之间,这份报纸就给山东大鼓做了几百个整版的报道宣传,还评出了‘四大亲王’、‘说书八大家’等等,甚至还派人去大鼓艺人的老家做采访。”郭学东这样对记者表示。
然而,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山东大鼓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原先的大鼓艺人几乎全部转行做起了河南坠子。“为什么山东大鼓会在一夜之间消失?大鼓艺人全部转行?这里面有很多因素,首要的因素就是这个曲种已经不再受市场欢迎了,其次当时的艺人大多是为了养活自己,什么流行唱什么,市场不需要山东大鼓了,他们就会转行。”郭学东曾经在调研期间分析过山东大鼓的曲目和河南坠子的曲目,结果惊讶的发现,几乎所有的河南坠子的曲目,都源自于山东大鼓:“可以说是山东大鼓的根儿,嫁接出了河南坠子。但是山东大鼓,基本上很难再复原成原汁原味的味道。从这一点看,历史上消失的曲种,要远远多于我们现在的曲种,这是历史的选择。”
非遗曲艺,保护为主,推广困难
也正因为如此,作为戏曲类非遗保护传承研究的专业学者,郭学东对于戏曲类非遗的保护,有着独到的看法:“我认为(戏曲类)非遗保护的意义,就是保留它的活态,换句话说,就是向世人展示它的文化博览价值,而不是一味的去传承或者开发,说实话,我个人认为开发某一个非遗的曲种,让它重新回到以前的巅峰,是不现实的,也不是可以普遍实现的。”
在郭学东看来,目前的戏曲类非遗保护,也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地域文化兼容性和方言的生存能力。“目前山东有30种地方戏,每一个地方对于曲艺的审美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地方戏的生存范围注定是在其所在的地方,而很难走向其他城市。”郭学东曾在胶东一带和鲁西南地区进行过调研,结果发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现象。
在胶东一带,观众听戏,讲究的是艺人的口齿和音色:“口齿清晰,音色优美,胶东的观众认为这是好听的戏,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到了菏泽一带,由于尚武之风,当地人对于戏曲优劣的评价,第一条就是艺人有没有卖命演出:“艺人上台,演的很卖力,出汗了,下面的观众一起叫好,反而对于音色口齿,要求不高。”
这种特殊的地域审美性,也限制住了地方曲种的传播发展:“比如说外地的地方戏来济南,可能演上一两场可以,但是想长期扎根留在这里,基本不可能,即使留下了,肯定也会变味,因为市场上大众的要求是在变化的,除非这个城市有着很强大的地域文化兼容能力,可以兼容地方戏。”
即使是曲艺本身,观众的审美也不相同:“听书的观众,听的是故事;听相声的观众,是为了听段子图一乐呵;而听戏曲的观众,主要听音色看形体。观众的诉求不一样,因此对于曲艺的评价也不一样。”
此外,地方戏的生存空间,更多的源自于方言,因此推广地方戏的难度更大,郭学东在几年前曾前往广东一带开会,在小剧场里听过粤语相声:“剧场里人很多,非常火,但是演员一张嘴,我们都愣了,因为根本听不懂。周围的观众都在笑,就我们坐在那里一脸茫然。你说要把粤语相声推广到全国,基本也不可能。”
有实践,缺理论
上世纪90年代末,郭学东与张军一起,编纂了《山东曲艺史》一书。
这也填补了山东曲艺历史上理论系统的一段空白。“但是,只有这个还是不够的。”9月21日,在郭学东的家里,他这样对记者表示。
作为曲艺码头的济南,郭学东曾经见证过书山曲海的繁荣与兴盛:“建国之后,我们曾经对省内的曲艺艺人进行过普查,后来我还查到了这份资料。”从1958年开始,山东开展了曲艺普查,让郭学东印象深刻的是,仅当时登记在册的说书艺人,就达到了5000余人,而全省的曲艺表演团队则达到了130多个:“可以说几乎每个县城都有自己的曲艺队伍。”
遗憾的是,随后的那场历时十年的运动,让普查戛然而止,而同时也使得不少艺人不得不韬光养晦,远离舞台。
文革结束后的1980年代,山东的曲艺也曾有过一次恢复:“那时候我在曲艺团里实习,参加过一些汇演,每到一地,观众都很热情,而且当时各地的曲艺团队都在慢慢的复原,有老艺人,也有中坚力量,还有一批跟我差不多大年纪的年轻力量。如果持续下去,山东的曲艺肯定会恢复元气。”
但是从1985年之后,随着娱乐方式的增多,曲艺团队的生存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流失。
这也使得后来山东曲艺的理论研究,出现了空白:“山东是一个曲艺大省,但是相对的系统理论研究太少,所以我们也开始尝试抢救,研究曲艺理论。但是目前来看,我们缺失了很多。”
在郭学东看来,目前山东曲艺有30个曲种,但是真正能了解这30个曲种的学者却寥寥无几:“很多人都说,我可以研究剧本文本,但是其实很多山东的地方戏文本,是一样的,变化的是形式,如果没人研究形式,就很难谈到保护,我们保护的,就是这种活态的文化。”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