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古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3000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它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
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的琴,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古往今来的大量诗词文赋中,均有琴的身影。嵇康在《琴赋》中说:“琴能感天地以致和”。范仲淹的《与唐处士书》写道:“盖闻圣人之作琴也,鼓天地之和而和天下。琴之道大乎哉。”
在上古时期的礼乐制度中,古琴地位一直崇高,直至明清之际,被文人士大夫逐渐失宠才使古琴逐渐式微。到如今,古琴这门艺术虽然最大限度地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精华,但它也在慢慢面临失传的风险。
北京宫廷式斫琴代表人物、九嶷派大师管平湖的关门弟子田双琨还记得,2003年古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前,全国的斫琴师已不足10人。那会儿没人学古琴,北京一个琴馆也没有,很多古琴演奏者甚至转行教人弹奏古筝,一张普通古琴只卖2000元,历代名琴通常不到10万元就可以售出。靠斫琴养家糊口,已无可能。
然而,在这样的窘境中,仍有一些人在坚守。他们心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对古琴的热爱,甘愿寂寞,执着付出。斫琴师王正明,就是其中一位。
今年51岁的王正明有着典型琴者风范。与人交流时,他往往是静静安坐,微笑听人叙说。即使谈起近30年的斫琴经历,他也从容道来,不喜不怨。
旧时的制琴人多是继承的祖上或父辈的手艺,王正明却不一样。他从小喜爱美术,画得一手好画。曾有一次,他在家里雪白的墙壁上画了一幅花鸟。他父亲见后喜出望外,决定送他去干细活儿。从此,王正明开始学习木雕。他的家乡江苏南通,红木雕刻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种丰富、题材广泛,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上世纪50年代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全国红木看江苏,江苏红木看南通。”王正明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得到了熏陶和锻炼。
1988年,王正明来到北京,他先是在制琴师傅的作坊里从事琵琶的背板雕刻工作。3年的时间里,王正明从师傅那里学到了许多制作琵琶的技术。为了使自己在制琴方面有所成就,他曾辗转于大江南北,先后师从上海的高占春,北京的田双琨、孙庆堂,山西的梁世侃等制琴名师。
王正明在业界崭露头角是在1998年。那一年,我国乐器界继1961年时隔37年后再次举办民族乐器制作大赛。大赛由中国乐器协会主办,中国轻工总会乐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承办。当时有北京、上海、苏州、扬州等8个城市14家企业的36件产品参加比赛,经过林石城、刘得海、吴玉霞等诸多专家、演奏家的严格测定和评审,在琵琶制作的5项大奖中,有4项被上海制琴师获得,另外一个奖项就是由代表北京的王正明获得,他也是北方参赛选手中唯一一位获奖的选手。
王正明说,制作一把成品的琵琶需要四到五年的时间。首先将木料制成琵琶毛坯后,根据木料的干湿情况而定风干时间的长短,长
一年,短则需要七八个月。一年后再一层一层往下刨,一年最多刨两次,尔后继续风干,工序繁多,不可能一步到位。制作中最难把握的就是音色,音色对于乐器来讲就是灵魂。工艺问题是纯技术问题,比较容易解决。而音色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完全凭耳朵和感觉。于是,他就背着一把把刚制作好的琵琶在京城穿梭,踏破了许多专家和演奏家的门槛。
林石城、李光华、吴玉霞、杨静、张强等诸多琵琶演奏家当年都曾为王正明的琵琶试弹、调音。演奏家说“空了”那是因为面板薄了,他就抱着琵琶回去加厚;演奏家说“窄了”,那就是面板厚了,他又回去接着改。
王正明说,如果没有众多的专家、艺术家为他的琵琶不厌其烦地试弹和调音,指出他的弱点和不足,他琵琶的音色绝不会有长足的长进和提高。他的每一个进步,除了自身的刻苦努力和悟性以外,其中也融进了艺术界的大师们对他的鼓励和帮助。
制琴技术的日见精进使王正明制作的琵琶受到许多名家的青睐,高占春就高度评价过王正明制作的一把琵琶。吴玉霞使用的乌木象牙琵琶,正是出自王正明之手。王正明要求琵琶不仅音色美,而且品相要好。凭着当年从事过绘画和雕刻的功夫,他将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有机地融进琵琶制作中,在琵琶的背板雕刻盘龙,绘出古代仕女,还画出兰蕙的飘逸,刻出书法的遒劲。如今在业界,王正明的琵琶不仅是乐器,而且是可供人欣赏和收藏的艺术品。
1993年,他创办了北京正明乐器厂,开始生产琵琶、古筝、古琴和阮等一类弹拨乐器。为了制作古琴,必须对古琴的历史、形制、款式、规格尺寸有所了解。王正明花了数千元钱购买了故宫藏琴的图录以及《中国古琴珍萃》等书。他发现,古琴的款式众多,音色独特,音量比其他乐器低沉,与他制作的琵琶的高亢清亮形成强烈反差。
古琴最重要的是选材。古琴面板木质的疏松程度直接影响着琴的音色、音质。师傅告诉他:古琴的面板和底板要用两种不同的木材合成,面板首选桐木和杉木,底板用梓木或其他硬木为宜。于是,王正明满世界寻找老木料,北京郊区甚至外地,都留下了他寻找老木料的身影。经过一段时间的搜集,他终于寻觅到了制琴的材料。从此,他甩开膀子干了起来。
刚开始,他遇到的是面板的薄厚如何掌握的问题。最初制作的古琴不是面板薄了就是厚了,音色不是空了就是紧了。为了获得正确的数据和理想的音色,王正明不知浪费了多少木料,摸索了三四年时间才掌握了一定的规律。
2003年,正明乐器厂承接了北京天坛公园神乐署内展出乐器的仿制工作。如今,人们在天坛神乐署内的皇家乐器展览馆看到的琴、瑟、筝、琵琶、萧、建鼓等几十件乐器均是正明乐器厂出品。也就是那时,王正明较深入地了解了古琴文化,并被古琴优美的发音所打动,这种既不同于古筝的亮丽,也不似琵琶的清脆的声音,被王正明视为天籁之音。他发誓要学会做古琴,他将乐器厂的业务交给妻子打点,自己一天到晚耗在新拜的古琴师傅处,学习如何掏膛,如何上漆,也许是因为有多年制作琵琶的功底,王正明对古琴的领悟非常迅速,没过多久,他就出师了。他制作的古琴在全国首届高档民族乐器制作大赛上获得了银奖,中阮获得金奖,古筝获得银奖,并在2005年第二届全国高档民族乐器制作大赛获琵琶金奖、柳琴金奖。2010年,王正明又参与了北京日坛公园中和韶乐的复原工作,为日坛公园复原了包括建鼓、编钟、编磬等一大批失传乐器。
近年来,王正明和正明乐器厂制作的乐器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如今,除了钻研古琴的制作技艺,王正明的大量时间用于培养年轻的制琴师。他最为骄傲的是,他的儿子王越进已经在他传艺下脱颖而出,并且开始接手正明乐器厂的经营业务。
王正明说,与琴结缘,就注定了他一生为琴而奋斗。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