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业界新闻

特仑苏携手王潮歌导演团队邀您一起 聆听张静的故事

来源: 2015-10-20 12:00

导语:国乐长音,千年传承;民族的瑰宝,文化的精粹,洗尽铅华后在现代的舞台上绚丽绽放。金牌品质,更好十年;过去十年用金牌营养陪伴,未来十年从更好出发。特仑苏携手王潮歌导演团队与中央民族乐团开启特别策划之“百人百天 国乐故事”,邀您一起,品味国乐故事,致敬更好十年,致生命更好乐章。

今日国乐故事人物:张静

神州乐器网讯  聚光灯打亮河南大学音乐厅舞台的那一刻,一个个稚嫩的身影出现在一排排扬琴旁,体积庞大的扬琴和身形小巧的孩子们形成明显的反差。随着孩子们手起琴鸣,一曲有着河南特色的《流水欢歌》奏起,慢奏时琴音如叮咚山泉,快奏时琴音又如潺潺流水,明亮清脆的扬琴声回荡在演出现场。身着彩色演出服的孩子们,像一群音乐精灵,欢快地在国乐扬琴的丛林中嬉戏玩乐。

他们是来自河南郑州市五里堡小学的孩子们,来给恩师张静老师的扬琴独奏会助阵。那些熟悉张静老师的朋友们,都很惊讶这个平时带艺术学院大孩子的张老师,哪来这么多小孩子学生?张静欣慰地看着孩子们演出,这四五十个精灵般的孩子,扎进他们心里国乐的根,终有一天会在他们的人生中开枝散叶,繁花似锦。

十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张静认识了五里堡小学的音乐老师朱艳美,在音乐老师的极力撮合下,张老师每个周末从当时距小学很远的家里去给孩子们教一节扬琴课。一开始只是尝试,孩子们还小,张静觉得要在这些纯净幼小的心灵里先埋下民族的声音,这样无论将来他们做什么,走在哪里都会铭记下我们民族的声音。

张静从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开始,并将国乐和传统文化的知识融入进去。慢慢地,来的孩子还真不少,本是几乎公益的讲学,张静并没有想到会坚持得这么久。看着这些花骨朵儿般的孩子们,是那样的纯真可爱,慢慢地,她对孩子们也有了感情,即便有事耽搁了也会十分不舍,就这样,张静一直做起了孩子们的课外老师。

扬琴是目前唯一世界性的民族乐器,早在16世纪中流行于欧洲,明末清初才随着海上丝路传入我国。它与钢琴同宗,在民族管弦乐合奏演出中,往往起着重要的“指挥”作用。这种形制相对复杂的乐器,流传到不同国家,与当地文化融合,成为了十分特殊的民乐器。扬琴的特殊与复杂,让它的普及不及其他一些民乐器。

张静也是出于延续扬琴演奏,弘扬民族文化的想法,十多年来在五里堡小学坚持不懈地开展扬琴的课外辅导。让这个在河南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有了自己的特色,甚至有家长为了读五里堡小学的“扬琴班”特意搬家到这个学区,为的就是跟着张静老师学习扬琴。

到了周末,张静成了这些小孩子们的良师益友。一练琴,这些刚还在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孩子们安静下来了,心在美妙的琴音中沉静下来了,这在一群不到十岁的孩子们身上是很难得的。“都说音乐陶冶情操,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一种沉下心来,心无旁骛认真做事的习惯”,张静说,至少在练琴的那些时刻,孩子们的心是安稳的,这对他们将来做事做人的定性是很有帮助的。

看到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学有所成,张静乐在心头。敲了一辈子的扬琴,说了一辈子的“琴书”,最爱莫过于看着自己心爱的扬琴为大家所爱,后继有人,莫过于让扬琴的国乐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返回上一页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Copyright© 2002-2021 神州乐器网版权所有
豫ICP证:豫ICP备050113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