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业界新闻

10岁起步学钢琴“音乐奇才”周铿的“琴心”大师班

来源: 2016-01-07 12:00

神州乐器网讯 “钢琴音乐很容易变成象牙塔里的东西,其实,顶级大师的音乐是雅俗共赏的,并不是大家认为的那么高深。”钢琴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国际钢琴艺术中心主任周铿在谈及钢琴时表示,“希望更多人了解钢琴、欣赏钢琴。”他坦言,当初创办大师班,不仅是为了引入国际一流的大师,还希望能挖掘一批优秀人才,让大众听到更加美妙的音乐。

10岁起步学钢琴“音乐奇才“周铿的“琴心”大师班


聊“琴缘”:10岁起步学钢琴 演奏富激情进艺校

周铿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在鼓浪屿长大,弹得一手好琴,家里和著名钢琴家殷承宗也是世交,然而,他学的第一项技艺却并非钢琴。在周铿七岁那年,北京体校到他所就读的小学挑选体操运动员,他入选了,但体校艰苦的训练让他吃不消,最后,终于决定退出体校。

周铿回到家,其父亲认为,让孩子学习一门技艺是十分重要的,既然成为不了体操运动员,那就好好学习钢琴吧。于是,周铿开始真正接触钢琴时,已经十岁了。考虑到周铿起步比同龄孩子晚,他的父亲不仅找来著名的钢琴家为其传授技艺,还带着他四处拜师求学,因此周铿的琴艺提升非常快。

1974年,福建艺术学校钢琴专业开始招生。当时的周铿尽管只学了两年钢琴,但还是参加了考试。“当时报名有200多人,但是学校只招两个。我记得我弹的是“小奏鸣曲”,其他同学弹的都是‘肖邦练习曲’、‘革命练习曲’、‘黄河’等知名乐章,但老师觉得我弹得很有激情,就把我招了进去。”说起当年的那场考试,周铿至今仍觉得不可思议。

话“琴事”:在国外以教琴谋生 受恩师影响归故里

1980年,周铿从福建艺术学校毕业,留校成了一名教师。三年后,他又在全国考生中脱颖而出,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并在毕业后考取了明尼苏达大学,远渡重洋继续学习音乐。在明尼苏达大学这所综合类大学里,学音乐的周铿成了“稀有动物”,他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文艺演出,也交了很多朋友,大学的生活过得忙碌而充实。

大学毕业后,周铿不得不面对生活的考验:当时在美国,参加一场音乐会报酬只有几千美金,这样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周铿的日常生活。为了糊口,周铿只好开办培训中心以教学谋生。就这样,周铿在美国奋斗了五六年,生活逐渐稳定了下来,还买了自己的房子。2002年,周铿的恩师许裴平在一次谈话中告诉他,国内的发展已经今非昔比,他希望周铿能回到祖国去,为家乡做出贡献。这番话在周铿的心里起了作用,不久他便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带着全部积蓄回到了厦门,进入厦门大学任教。

就在周铿刚刚回到厦门几个月,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立青到厦门大学厦大出任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的评委,两人相谈甚欢,杨立青还邀请周铿加入上海音乐学院。“当时上海音乐学院正好要成立一个国际钢琴艺术中心,所以希望我能去做这件事,所以我只好暂时两地兼职,直到把我在厦大的学生带完。”周铿说。

谈“琴心”:决心引入国际优秀资源 创办“大师班”

周铿去到上海音乐学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引进了著名钢琴大师傅聪。周铿始终认为,就是要引入国际一流大师,把这个国际钢琴艺术中心做大做强。随后,他又提出了开办大师班的想法,但这个方案却没有立即得到院领导的支持,当时全国还没有这个先例,这个大师班一旦失败,赔钱倒是小事,砸了音乐学院的招牌可不是闹着玩的。

面对领导的担忧与迟疑,周铿并没有放弃,他觉得中国有这么好的市场,这么多人学琴,大师班不可能没人来。自己在国外也运作过很多类似的活动,从来没有失败过。他向院长表示,如果办班失败,所有的损失他一人承担。这样的决心终于打动了院长,第一届大师班也终于开始启动了。

周铿在美国工作期间就经常组织大型活动,也与钢琴大师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第一届大师班就邀请到了德奥学派掌门人保罗·巴拉杜·斯科达、定居于伦敦的钢琴大师傅聪、俄罗斯钢琴学派集大成者的德米特里·巴什基洛,以及耶鲁夏季钢琴学院和香港夏季钢琴学院的创始人鲍利斯·贝尔曼等,可谓“巨星云集”,而报名大师班的学员也挤破了上海音乐学院的门槛,中雅、雅马哈、英昌等钢琴公司也纷纷前来表示愿意提供经费和钢琴。大师班不仅获得了成功,更坚定了周铿继续办班的决心。

如今,大师班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在这期间,周铿还邀请到法国著名的当代钢琴大师和指挥家让·伯纳德·帕米尔、俄罗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前院长齐格兰·阿里哈诺夫、世界著名的德国男中音歌唱家安德列·施密特,以及中国当代负有盛名的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和著名钢琴家刘诗昆等。

大师班越办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大,周铿也越来越有信心,不仅如此,他还在促进上海音乐学院和美国的耶鲁大学,霍普金斯大学联合办学,甚至成立分校,让优秀的资源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走进中国、扎根中国,提高国内的钢琴教育水平。周铿直言,“我看到过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出去留学,而为了陪孩子,还要有爸爸或者妈妈陪同。一个家庭要付出的太多了,为什么不让大师们来中国,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学到好的东西呢?”

返回上一页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Copyright© 2002-2021 神州乐器网版权所有
豫ICP证:豫ICP备050113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