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业界新闻

自制乐器 从不合奏

来源: 2016-02-03 12:00
  朱芳琼带着陶鼓和呜嘟即兴表演
  用陶做的鼓,用竹做的埙,朱芳琼(右)与寒鹰(左),在第六届广州书墟开幕演出上,用一系列自制乐器即兴演奏


  神州乐器网讯 作为一个独立音乐人,最高境界是为自己的音乐创造一系列新的乐器,还是用自制乐器即兴音乐自由创作?对音乐的欣赏也许尚有很大的主观空间,无法高下立断,但为了自己想要的声音而去试验制作出一件甚至几十件新的乐器,至少是一件勇于创新勇于跨界的事情。

  去年年底,曾在发生艺术节和广州书墟上露面的朱芳琼,与他的朋友寒鹰,就带着一系列自制的乐器,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用即兴演奏的方式,再度让大家见到他们用陶做的鼓,用竹做的埙。

  ●陶做的鼓与竹做的埙

  似乎是一种巧合。原本用陶土做的埙,寒鹰用竹子做成了竹埙;而原本用木与皮制成的鼓,朱芳琼却用陶瓷重新试验鼓的发声。而他们俩的同场表演合作,十分碰巧地互换了共振发声的材质。

  事实上,用什么乐器、喜爱什么音色,跟每个人的性格一定有着关系。曾长期居住在广州的朱芳琼,其实是陕西人,当然对泥土的气息有着一种天然的熟悉;而寒鹰是云南人,在云南西双版纳雨林中,竹子也许就是最常见的植物,因此对竹子发出来的声音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就像你对着一个窄口的陶瓷花瓶说话,里面会有回声一样,其实很多材质都能传声。”朱芳琼的陶制乐器,主要有各种类型的陶鼓、呜嘟(udu:陶罐鼓)及陶琴。而就算是共鸣腔大小不同,陶鼓两面敲出的音色也会有高低不同。所以朱芳琼会更注意听在不同场合手中陶鼓的“反馈”——那些用手可以抚摸感受到的振幅,会告诉他接下来应该怎么演奏。

  而寒鹰自己手工制作的各种乐器则包括:新疆图瓦人的苏尔、云南傈僳族的笛哩吐、克木人的蹈道、非洲民族的雨树、卡铃巴、科拉、印度传统乐器班舒里笛,及自创乐器葫芦鼓、三孔、循环鼓等等。他的每一件乐器上都会有一个图案:一段半圆的曲线和一个点。这是他的手作标记。在五线谱里,这个记号是自由发挥的意思。

  ●化繁为简的十年之后

  其实早在2006年,朱芳琼刚刚研制出陶鼓等陶制乐器时,羊城晚报记者就采访过他。那时他的陶制乐器,还带着试验性质。从不同器形、不同大小,甚至不同釉面,各种试验。当时,朱芳琼已经研制出不下几十个形状各异的陶鼓,有的两头大中间小如同棒槌;有的则只有一边微微向上张开,而另一边细细地直立着,如同花朵或酒杯。

  形状的不同自然会影响到声音。陶制乐器中,导音管(共鸣腔下端细长的部分)细长,声音穿透力会变得更强;共鸣腔大,低音会呈现厚实的质感。同一个鼓,敲中心是低音,敲边上则是高音,这些排列组合可以有很多种变化。

  而去年年底再次出现在发生艺术节与广州书墟上的朱芳琼,一头长发已剪去,一身干净的白衣,只带了一个陶鼓和一个小瓷鼓,跟以往琳琅满目高低错落的架势很不同,有一种化繁为简之感。 

  ●“从不合奏”的即兴音乐

  “因为是即兴表演,我在表演前不会考虑要如何技术性地表现陶瓷乐器的音色,我不会根据主题事先挑选好某种陶制乐器,我也不会按既定的风格和预想的音乐去演奏,而是一边聆听感受,一边唱和。”朱芳琼十分坦率地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现在的陶制乐器跟十年前,并没有什么太大不同,只是因为不同的时间与地点,表演时的一些技法细节肯定会有不同,“在现场演出时因为场地空间及音响的不同,观众的不同,自己的身体、情绪的不同等,我所听到的陶鼓的音色每次都会有所不同,感受到的陶鼓的振动也会有细微差别。而在即兴演出中,这种不同的感受就会带来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创作。”

  这些利用空气振动原理以及不同材质特性发声的自创乐器,轮番被奏响。人声与乐声交互流转,朱芳琼与寒鹰,在这个被称为务实商业的广州,用各自自创的乐器,即兴演出,“从不合奏”,但又互相呼应,不谋而合。

返回上一页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Copyright© 2002-2021 神州乐器网版权所有
豫ICP证:豫ICP备050113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