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事件:音乐厅的音响效果
核心观点:通过对座位音效的讨论,能够让乐迷懂得如何更加专注聆听音乐演奏的某些细节,进而提高对音乐的辨别能力。
在中国各大城市的音乐厅中,如果要论视觉效果、音响效果俱佳,有年头的音乐厅,当数广州的星海音乐厅;近几年开张的新厅,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肯定是无二了。但就算是上交音乐厅以最新的建筑声学理念营造出的极佳且极具当代听觉感受的音响效果,它仍然不能让人忘掉星海音乐厅那迷人的音效。如果你是那种长年浸泡在音乐厅又有机会在世界各地音乐厅去欣赏的人,那么每一座音乐厅就都像是一个迷人的女子,她们相貌各异,但真正能够让你打动甚至着迷的一定是她们的性情。在今天,一座新音乐厅开张,人们首先会打听她的“父亲母亲”是谁?因为,继承下来的基因会不一样。有些音乐厅追求几乎所有座位的音效完美一致,但只有极少数的设计师能够做到,绝大多数即便是音效上佳的音乐厅,其实也是有音效缺陷和死角的,这让买票的乐迷爱恨交加,由此,他们也大多能够逐渐通过每次选择不同区位的座位来找到音乐厅的最佳音效位置。比如,我就特别喜欢国家大剧院一层楼座正面两个拐弯处那三排座位的音效,只要有可能我都愿意坐在那里。不过,有一次坐在左侧拐弯的座位听国交的音乐会,竟然发现第一小提琴最后三个谱台发出的声响大大超过了所有的小提琴,这让我对以往的判断感到有些迷茫。但一位某乐团首席小提琴跟我开玩笑:也可能是后三个谱台的人想要证明自己拉得更好而拼命拉出了大动静呢!这是个有趣而又总是让人迷惑的游戏,不管怎么样,即便你很有经验和耳朵,“最佳”座位,也是很个人化和时间性的即时感受。
这几天,偶然发现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的微信朋友圈在讨论星海音乐厅的音效、视觉与座位之间的必然联系,原来陈擎为星海音乐厅当起了“义务试听员”,每一场广交音乐会的排练,他都会利用工作之便,在各个位区和座位试听,然后拍照片、写感受,为想买票的乐迷提建议。这原本是乐团走台时,通过各个位区的试听,让乐团的声音更加适应场地而达到最佳效果的乐团工作程序,而陈擎团长的这个“义务试听员”,却因此而衍生出了针对观众的一项“特殊服务”,对于乐迷来讲,真的是太贴心了!当然了,唯一的遗憾是走台排练时观众席是空的,与满座时的音效还是稍有差异的。
这倒是让我有了很多的想法。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厅每年有那么多各种类型的音乐会,声乐、器乐、合唱、室内乐、交响乐、民族音乐、民间音乐,无论哪一类,都有它们的音效特点,都有独有的最佳音效或者观赏座位区,尤其是在名家、名团演出时,就更需要有这样专业性极强的选座指南。大剧院不妨先从大剧院管弦乐团开始尝试,专业人士与乐迷的“专业”互动,还能引发演出后听感、观感的进一步讨论,通过座位音效的讨论,还能够让乐迷懂得在这场音乐会上如何更加专注聆听音乐演奏的某些细节,进而提高对音乐的辨别能力,这未尝不是提高观众欣赏水平的一种有益的方式。李澄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