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业界新闻

渐被遗忘的军乐器 虎纹铜錞于

来源: 2016-05-16 12:00

錞(音同“纯”)于,亦作錞釪、錞,是我国古代铜制打击乐器,现发现最早的制作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汉代。《国语·吴语》记载:“鼓丁宁、錞于、振铎。”《周礼·地官·鼓人》记载:“以金錞和鼓。”錞于常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国语·晋语五》记载:“战以錞于,丁宁,儆其民也。”

战国虎纹铜錞于,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_副本

战国虎纹铜錞于,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錞于,形如碓头,与鼓角相和。”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这件战国虎纹铜錞于造型独特,整体器形如碓头,横剖面呈椭圆形,胎质较厚。虎形钮,盘作椭圆形,鼓肩收腰,腰上部两面各饰有虎纹,下部饰变形花纹一周。

此器铸造精良,花纹独特,是春秋至汉代流行的錞于乐器中的珍品,盘上精致的虎形钮及腰上的虎纹,对研究先秦湖南的土著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精美华丽的纹饰,带着青铜时代特有的神秘感。

錞于作为一种不定音高的古代军乐器,出现于春秋,盛行于战国,淡出于两汉时期。最早的錞于出土于山东沂水刘家店子1号西周早期墓,其主人为东夷。

錞于在春秋晚期进入到了吴越地区,溯江而上,战国晚期为巴人所接受。据统计,湖南、湖北两省是全国錞于出土最多之处,有虎钮、环钮、兽钮等数种,虎钮錞于与巴人崇虎的习俗相契合,开始被大量铸造。

据记载,商周时期,錞于就是《周礼·地官·鼓人》记载的“六鼓四金”之器。“击鼓鸣金”,“四金”为錞于、镯、铙、铎,多与鼓配合,用于号令军士行动之器。《淮南子·兵略训》中记载:“两军相当,鼓錞相望。”古代巴人“天性劲勇”,英勇善战,錞于所发“清响良久”“声震如雷”的乐音,正是这一特点的印证。后来,錞于逐渐转变为贵族田猎时使用的打击乐器,部落欢宴时的娱乐之器。

自宋代以来,在湖南南部、湖北西部、四川东部等地区多次发现錞于。现在,錞于出土地已遍及湘、鄂、川、黔、滇等省区。其形制一般多略呈椭圆筒形,肩围大而腰围小。无钮,或为光素无饰的环钮、桥钮,或作虎形、马形、龙形、凤形钮。其中以虎钮錞于最为多见。

沧海桑田,时光荏苒。1960年以来,湖南常德石门县相继出土錞于32个。其中1983年在新关镇安乐村熊家岗渫水河滩边,一次性出土战国錞于15件,最高的53.5厘米,最矮的43厘米,最重的14.2公斤,出土总数为全国之最。

錞于的上盖,一般以虎、马、龙、蛇等图形为钮。而石门出土的錞于全为虎钮,虎是巴人的图腾,以虎的形象做纽的“虎钮錞于”,表示了巴人祖先的崇拜观念。由于时间久远,已没有一件錞于能清晰发声。如今,其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玻璃展架内,追忆着昔日的“回声嘹亮”。

关于錞于奏法,历代记载纷纭。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的铜贮贝器上,铸有大群滇人举行宗教仪式的场面,其中有两人合扛一木,下悬一錞于、一铜鼓,铜鼓侧悬,錞于则正吊于横木之上,旁有一人执棰并击之,展示了生动的演奏图像。另据《南史·齐始兴王鉴传》和《北史·斛斯征传》记载,用盛器置水于錞于之下,“以芒茎当心跪注錞于,以手振芒,则声如雷”或“以芒筒捋之,其声极清”的奏法。

宋《乐书》载有形状似钟、内悬铃舌的錞于。明代王圻《三才图会》所绘錞于,口朝上,亦作“大上小下”之形,用曲绳形钮系悬于木架上。这些錞于与古錞于已有较大的区别。文/金茫

返回上一页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Copyright© 2002-2021 神州乐器网版权所有
豫ICP证:豫ICP备050113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