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业界新闻

川籍旅美艺术家“复活”30多种古乐器

来源: 2016-06-24 12:00

(原标题:川籍旅美艺术家“复活”30多种古乐器)

2016记录

向翔 本报记者 李思忆

近日,成都孔裔(英美)国际公学音乐厅里,年逾古稀的杜长松正认真地向现场观众表演并讲解春秋战国时期失传的乐器。

这位老人,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复活”古乐器。在他家里,摆满了编钟、“天籁”、觱……

保护祖先音乐基因

早在五六岁时,杜长松便开始跟着祖母学习古琴。由于从小热爱音乐,上世纪70年代,杜长松选择进入成都市曲艺团工作。在研习民乐的过程中,一些已失传或面临发展困境的古乐器引起了杜长松的注意。“我开始尝试复制的第一件古乐器是苗笛,后来音乐界老前辈贺绿汀来四川时听了我的苗笛演奏,赞赏有加,这也让我信心大增。”

他告诉记者,让古乐器“复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准确地复制一种古乐器,需要查阅大量的史料,还需要努力搜集、参考民间岩画或壁画拓片,有时候还需要加入自己的“合理联想”。其中,最让他“刻骨铭心”的是“天籁”的“复活”过程。“这里的‘天籁’指的是一种类似排箫的古乐器,但不同的是它每一个管可以发出三种不同的声音。”为了证明天籁的存在,杜长松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了天籁的另一个别名“箾韶”。说着,杜长松随手翻开了书架上的《论语》,向记者介绍:“《论语》里有提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里孔子听到的很可能是以‘韶’也就是‘天籁’为主奏乐器的大乐。”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杜长松又根据史料大胆地猜测这是一种编竹类的乐器,形似排箫。杜长松说:“我不能断言我们‘复活’的乐器和古代的一模一样,但我们在努力保护祖先的音乐基因。”据悉,到目前,杜长松已经复制了30多种古乐器,其中一部分还申请了知识产权保护。

在西方推广中国民乐

杜长松常年旅美,但在异国不时也能遇到和他一样对中国传统民乐“有爱”的知己。他回忆说,一次自己在家研究乐器,正巧华裔画家陈先生驱车从他家门前经过,听到房里传来古朴乐声,这让陈先生心中突然升起一种奇妙的乡情,随即陈先生便敲响了杜长松的家门。“原来,陈先生也是中国民乐的发烧友,随身还带来了两包沉甸甸的物品,打开一看,一包是民乐手稿,另一包是箫、笛等中国乐器。”离开前,陈先生邀请杜长松到他所在的华人乐团交流,通过华人乐团,杜长松渐渐和美国其他乐团也有了联系。2005年,杜长松受邀与纽约民族乐团等音乐团体合作,成功演出了他原创的《创世纪》。“东方音乐的高品质、典雅的文化其实是深受西方尊敬和推崇的。”杜长松说。

当然,在国外推广中国古乐的道路也不总是一帆风顺。他回忆,在巴黎一次关于《东方音乐审美》的讲学上,欧洲一位汉学家便向杜长松提出了尖锐的问题:“人类的耳朵都是一样的,听到同样的音乐应该有同样的生理反应。那么东方音乐审美和西方到底有什么不同?”杜长松思忖了一会儿,说:“西方音乐的主流是讲究悦耳,而东方音乐追求的则是悦心。我们不仅关注声音,更注重音乐所包含的内容。孔子、墨子、老子的音乐都有他们自己的精神诉求。东方音乐不同于西方,它更注重返璞归真。”这一回答获得了在场学者的认同。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杜长松憧憬更多愿意传承古乐文化和继续探索研究的年轻人出现。

返回上一页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Copyright© 2002-2021 神州乐器网版权所有
豫ICP证:豫ICP备050113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