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后魏(公元六世纪)前期开始出现,当时称为沙锣。
锣,铜制,圆形,长期以来,经过劳动人民不断的创造,已有多种多样的锣类乐器出现,它们大小、形制、音色、效果各有不同,各有各的名称,各有各的用处。如大锣、中锣、小锣、春锣、汤锣、苏锣、马锣、斗锣.....等等。 有中心部分凸起发音比较浑厚的叫做包锣或铣锣,有由多面厚薄高低不同的定音小锣组成一套,适于演奏旋律的,叫做云锣;又有多面大小高低音色不同的锣组成一套的, 叫做十面锣。戏曲的伴奏、器乐合奏,特别是锣鼓曲的合奏,都要用到锣。不同的戏曲种类、器乐组合中所用的锣,都有一定的规定。现在常用的锣类乐器有大锣、小锣、汤锣、铠锣、云锣、十面锣等。
大锣
大锣,锣的一种,锣面较大。边穿小孔,系以绳。演奏时,左手提锣,右手持术槌击奏,在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中常用到它(也有较大的锣,悬在木架上击奏的)。演奏时,常与别的打击乐器相互配合,但它起着最主要的作用。锣面各部分发音高低不同,中心发音较低,近边发音较高。演奏锣鼓曲时,击锣者常能利用这一特点,在同一锣的锣心、 锣边和锣心与锣边之间,击出音高、音色不同的三种音来。
小锣
小锣,锣面较小,边缘低,中心稍凸起,锣身不系绳。奏时,用左手指头支定锣的内缘,右手持一薄木片敲击,发音明亮清脆。小锣在京剧中也称京小锣,它与大锣在京剧中随着表演动作的节奏敲击,起着衬托和加强效果的作用。在十番锣鼓中,也称为喜锣、内锣。小锣在锣鼓曲中,除有时突出其音色特点外,也敲击花点,起着丰富合奏效果的作用。
铓锣
铓锣,又称乳锣,是流行于云南省傣族和景颇族的打击乐器。
铓锣,铜制,直径约48公分,形似一般的铜锣,但中间凸起。演奏时用槌敲击,发音柔和低沉,常用于舞蹈伴奏或器乐合奏。傣戏伴奏用的铓锣一组四个或五个, 锣大小不一,音高也不同,悬挂在木架上。
十面锣
十面锣流行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它是由多面(“十”泛指多数,并非限于十面)大小不等、音色、音高不同的锣组合起来的,悬挂在架上,由一人演奏。没有严格的定音,由于音高和音色的不同以及演奏时力度和节奏的变化,能造成丰富热烈的音响效果。在器乐合奏,特别在锣鼓曲中,常常用到它,是一种色彩性的乐器。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