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业界新闻

河南稀有剧种展演,“拉魂腔”柳琴戏受学子热捧

来源:新浪网 2019-12-02 12:00

河南稀有剧种展演,“拉魂腔”柳琴戏受学子热捧

  河南稀有剧种再进清华大学展演,“拉魂腔”柳琴戏受学子热捧。

河南稀有剧种展演,“拉魂腔”柳琴戏受学子热捧

  河南省永城市柳琴剧团的传统剧目《王三善与苏三》“苏三起解”一折,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展演,为首都观众奉上一席艺术盛宴。

河南稀有剧种展演,“拉魂腔”柳琴戏受学子热捧

  这是河南省稀有剧种第二次走进清华大学展演。中国非遗戏曲进校园—2019清华大学校园戏曲节河南稀有剧种展演在清华大学举行。

河南稀有剧种展演,“拉魂腔”柳琴戏受学子热捧

  据悉,本次展演活动自11月27日—29日,连续三天在清华大学进行,演出河南稀有剧种——太康道情、延津二夹弦、商丘四平调、永城柳琴戏、濮阳大平调、安阳淮调、沁阳怀梆等七个稀有剧种的折子戏。

河南稀有剧种展演,“拉魂腔”柳琴戏受学子热捧

  柳琴剧团的传统剧目《王三善与苏三》“苏三起解”一折,由演员陈淑云饰演苏三,李杰饰演崇公道。该剧讲述的是明万历年间,永城公子王三善与丽春院歌妓苏三婉约凄美的爱情故事。

河南稀有剧种展演,“拉魂腔”柳琴戏受学子热捧

  柳琴戏是豫东地区的稀有剧种之一,人称“河南一枝花”,它分布在豫东地区沱河、浍河两岸,主要流行于永城、夏邑、虞城、商丘一带,柳琴戏可分为东、西、南、北四路,永城属西路流派。

河南稀有剧种展演,“拉魂腔”柳琴戏受学子热捧

  据传,柳琴戏起源大约在清乾隆年间,有200多年的历史。柳琴戏初期的说唱形式以民歌、小调为基础,咸丰同治年间,出现简单的班子,使用“土琵琶”(柳琴)来作伴奏,因柳琴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形状像柳叶的柳琴,故而得名柳琴戏。


河南稀有剧种展演,“拉魂腔”柳琴戏受学子热捧

  在没有被称为柳琴戏之前,又称“拉魂腔”,通常称作“拉魂腔”。由民间小演唱“拉魂腔”和“肘鼓子”相结合而形成。据传,该地区在清朝之后的道士和尚为了生计,下山化缘帮人除魔消灾,演绎出拉魂腔这类唱腔。

河南稀有剧种展演,“拉魂腔”柳琴戏受学子热捧

  柳琴戏的音乐唱腔基本上属于板腔体,男腔尾音多带“嗷”字,女腔尾音常以悠声突然翻高八度“拉腔”。其特点是:柔润婉转、高亢圆脆、爽朗欢快、乡土气息浓厚,具有迷人的魅力,因此又被人们称为“拉魂腔”。

返回上一页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Copyright© 2002-2021 神州乐器网版权所有
豫ICP证:豫ICP备05011371号